打磨拋光(上)
各位玉友大家好!【業(yè)余時間玩轉(zhuǎn)玉雕】系列文章,上篇“三少帶你玩雕刻(下)”介紹到一個簡單雕刻的雕琢過程。那么當我們完成一件簡單作品后,如何進行打磨拋光呢,今天三少和大家分享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識。
首先,我們要對“打磨拋光”的概念有個認識。“打磨”一般指借助粗糙體(含有較高硬度顆粒的砂條、砂紙等)來通過摩擦改變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種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拋光”則是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玉器主要是用機械),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通常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者其他拋光介質(zhì))對工件表面進行修飾加工。玉器一般是利用砣輪(拋光工具)和拋光劑(磨料顆粒),對玉石表面進行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拋光不能提高作品的尺寸精度,或者幾何形狀精度,而僅僅是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于消除光澤(消光)。所以玉器拋光前,需要先通過雕刻工具把作品精度給處理到位,以免影響最終作品藝術(shù)效果。
一般拋光對象的材質(zhì)不同,效果要求也不僅相同。比如,翡翠,瑪瑙,水晶等硬度高的材質(zhì),一般要求是拋出“鏡面光澤”(玻璃光澤)反光效果很好,可以體現(xiàn)材質(zhì)的美感;但水晶雕刻的作品,有時會把局部進行噴砂處理,形成“啞光(亞光)”,增加作品的藝術(shù)效果;而像和田玉的溫潤感,則多是采用拋“柔光”,這是玉石拋光的一種習慣叫法,喜歡照相PS的朋友應該也常用,但在這里還是有所區(qū)別,大家可以體會下;這樣咱們歸納下就可以把寶玉石拋光效果分這樣幾類——啞光、柔光、玻璃光。拋哪種光澤大家可以根據(jù)材質(zhì)不同靈活選擇。
面部和手腳即為啞光
柔和光
綠色部分明即明顯有玻璃光
了解過拋光(習慣說法,其實拋光的準備工作就含有打磨)的基本概念,那么一件玉石作品如何拋光呢?方式一般可以分為機械拋光和人工拋光兩種。雖然不同雕刻工藝,由于精細度要求不同,拋光的用具和要求不盡相同,但拋光一般都是按照這樣的一個拋光流程:打磨——拋光——合蠟——擦拭;要求較高的流程分得更細:細琢(私人訂制細砂雕刻工具)——粗磨——精磨——清洗——拋光——精微修調(diào)——清洗——合蠟——擦拭等,這個主要指人工拋光。每個環(huán)節(jié)具體操作不盡相同,但業(yè)余時間玩雕刻,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拋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