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中國原子彈之父”,現(xiàn)在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媒體中的觀點至少是7種,比較常見的是5種。
1、錢三強說,最早的觀點認為,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這個觀點從上世紀60年代出現(xiàn),由法國人最先提出。
2、鄧稼先說,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呼聲很高。
3聶榮臻說,理由是他領導整個國防科技事業(yè),為國防科技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
4、群體說,錢三強本人也持此說,他認為“中國原子彈研制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p>
5、無“之父”說,認為中國核事業(yè)的每次成功,都凝聚著集體的奮斗和創(chuàng)造,榮耀不屬于哪個人,卻屬于每個人,屬于每一個在這條戰(zhàn)線上埋頭苦干的無名英雄。
趣話君的個人觀點傾向于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理由是:
1、1937—1947年,他在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從事研究,他與何澤慧、微聶隆的重大成果,是發(fā)現(xiàn)了鈾核三分裂和核四分裂,在取得重大成果后于1948年回國。
2、1949年3月,他參加代表團去巴黎出席一個國際會議,國家撥出5萬美元,供他訂購原子核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為中國核科學研究準備了條件。
3、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不久成立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為原子能研究所),他任副所長,一年后任所長,中國的原子核科學研究條件大為改觀。
4、1955年1月15日,在專門研究發(fā)展我國原子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他匯報了幾個主要國家原子能發(fā)展的概況和我國情況,并用蓋革計數(shù)器做鈾礦石的演示。國家決定發(fā)展核力量后,他又成為規(guī)劃的制定人。
4、1956年成立主管原子能工業(yè)的第三機械工業(yè)部(后改為二機部),他任副部長,是副部長中唯一的科學家,1958年,他參與蘇聯(lián)援助的原子反應堆建設。
5、1959年蘇聯(lián)單方面終止國防新技術協(xié)定,撤走專家后,錢三強作為研制原子彈的組織協(xié)調者和總設計師,起到了關鍵作用。
當然,我們說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并不是否定其他科學家的功績,鄧稼先曾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對中國核科學事業(yè)做出的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此外,王淦昌、郭永懷、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程開甲、彭桓武等科學家,都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做出了貢獻,他們的功績載入了中國的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