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這些標注了許多線,但卻不知道添加原因的作品時,都會覺得逼格好高,對作品和作者的崇拜感油然而生。
后來知道這些線存在都為了一個詞“黃金比例”。
自然界和設計中,我們所看見的大多數(shù)的美景都運用了黃金比例,通過黃金比例還能改良、提高設計水平,但設計的時候真的一定需要黃金比例么。
將一條線段分為兩部分,整條線段AB與較長部分AC的比值與較長部分AC與較短部分BC的比值相同。這樣就給給出一個近似比 1.161803:1
將三角形黃金分割,產(chǎn)生了黃金分割的矩形,用矩形的邊畫圓,以此類推,使所有的圖形都符合黃金分割比例。
三角形的黃金分割構成方法也能產(chǎn)生一系列符合黃金比例的圓形或正方形.
由正五角形的對角線構成的有五個頂點的形狀是一個五角星形,它的中間部分是另一個正五邊形,以此類推。較小的五角星形和無邊形產(chǎn)生過程被稱為畢達哥拉斯的魯特琴。
這樣單看有點抽象,我們來看看黃金分割的實際運用。
古希臘的雕塑是無意識的運用黃金分割,真正開始有意識的運用黃金分割是在哥特式的大教堂中。
說了這么多,黃金分割和我們現(xiàn)在的設計有什么關系,哪些設計都用了黃金比例。
運用螺旋線可以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螺旋線集中的地方吸引力最強。將文字放在螺旋線集中的地方,避免人們只看圖而忽略了文字。
最常運用“黃金圓”的是LOGO設計,最經(jīng)典的應該是Pesi和Twitter的LOGO設計。 Pesi的LOGO是純粹的用兩個圓,然后按照黃金比例配置,Twitter是先把矩形黃金分割,然后用多個圓相互匹配設計而成。
九宮格可以說是黃金比例的簡化,而三分法是九宮格的半成品,具體的看圖就會明白。 九宮格是橫向三分線和豎向三分享組合而成。
關于九宮格和三分法與黃金比例的關系更精準的描述看這張圖。
生活中黃金比例的運用還有很多,黃金比例是可以讓我們的設計作品看起來更加的美觀,但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強加上黃金比例,比如下面這些喵咪。
就讓它們安靜的做喵星人吧,不要硬往黃金比例上靠了。
黃金比例就像我們用的軟件工具一樣,都是為了表達我們的設計想法,可以因為設計去了解工具,但不能因為工具而忘了設計的目的,不然就本末倒置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