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4小時是公平的,在整塊的24小時當中又被拆分成以秒、分、時為單位的時間長度,如果做一件事情總是需要整塊時間去完成,被分割的時間中,能完成的事情不會太多。而如果利用碎片化時間,見縫插著式的使用時間,會感覺時間被拉長了。
1分鐘、5分鐘、30分鐘,這些短短的時間看上去不起眼,但是能有效利用做事情,也是能完成很多事情。
所謂碎片時間,指的是一個人未被計劃無目的的時間,人的每一天也是由眾多的碎片時間和有目標導向的時間塊組成,如在銀行排隊時、在餐廳等餐時、堵車時、公交車或地鐵上、課間等時間,因為零散、無規(guī)律,所以被叫做碎片時間。
當你擁有短而美的碎片時間,你將如何利用呢?是爭分奪秒的學習,偷偷驚艷所有人,還是刷刷手機,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是休息放松聽首音樂還是換換腦子,做和剛剛不同的課題?
很多人會抱怨時間每天都讓自己很忙,很多事要完成,但是總感覺一天下來時間都不夠用,卻又不知道時間都跑到那里去了?
如果你也存在上述問題,可以用時間記錄的方式,仔細端詳時間都跑到了哪里?可以用鬧鐘每小時提醒自己,并記錄時間。
在萌姐建立的青創(chuàng)平臺,可以使用效率手冊計劃時間,再用總結筆記來對照計劃復盤,有效的管理了時間的同時,也將時間進行了計劃。
打造適合自己的時間記錄習慣,審視我們自己的碎片時間。
通過記錄,能看到時間的開支,并對照計劃時間做事的規(guī)則,查看每個計劃中完成事項所需時間,并針對不同事情給予不同的時間安排。
知道每天要做的具體事情中,哪些事情需要整塊固定時間去完成,哪些屬于碎片化時間可以完成。這樣就可以把時間效益最大化。
手機推出屏幕使用時間統(tǒng)計后,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竟然有七八個小時在使用手機,如果你善于分析和修繕自己的時間支出,不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我們不知不覺獲得了時間的掌控感。
有了碎片時間,我們應該利用者短暫的時間做些什么呢?
1分鐘:
深呼吸放松緊張的神經(jīng),閉眼調(diào)息專注自己身體。
站在窗臺前看遠方,讓自己眼睛和頸椎放松。
喝幾口水,給自身體充充電,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及時恢復體力,讓自己精力充沛。
沖著鏡子中的自己微微笑,給自己打打氣。
3-10分鐘:
排隊或者課間休息,短暫思考近期發(fā)生的事情處理方法,及時反饋,做出總結,提高做事效率。
簡單計劃訂立,給接下來的時間安排當中做出妥善調(diào)整。
出去走動下,活動筋骨做做簡單拉伸,放松下疲憊的身體。
閉目養(yǎng)神,選擇一個舒服的體式,什么也不做,只關注自己的呼吸,給自己快速充電,能量獲取。
10-30分鐘:
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畫畫、音樂或舞蹈。
再忙也不忘記運動,利用早晨或者傍晚,去運動場地走步或者跑步,收獲一個夠健康的身體。
利用睡前時間,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聽一首喜歡的歌曲,復盤今天的事項。
思考——散步、排隊、洗澡、等車等時間進行思考,靈感往往產(chǎn)生于零碎的時間,而不是大塊的工作時間。
讓"不起眼"的碎片化時間變得有意義,時間便會用等價的驚喜回饋我們,你要悄悄的努力來驚艷所有。
時間時間是最公平的禮物,碎片時間就像揉在沙子當中細碎的金子,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xiàn)和利用,就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