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風(fēng)景區(qū)的主要景點,因分處于廬山的東谷、西谷,而被習(xí)慣稱為東線和西線,這是兩條風(fēng)格迥異的游覽路線。
含鄱口,是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形成的一個巨大壑口,它橫亙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間,張著大口似乎要鯨吞鄱陽湖水,因而得名。
雄偉、瑰麗、云濃霧密,莽莽蒼蒼,狀如魚脊的含鄱嶺,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廬山的東南方,
處山峰、谷之樞,匯霧、靄、泉、湖之趣,盛享“遨游樂境”、“縱覽萬千”之美譽。
廬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而位于廬山東谷含鄱峰中段含鄱口上的含鄱亭,則為觀日的最佳地點。
廬山大口瀑布地處廬山東南,位于含鄱口東側(cè)植物園與五老峰之間,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雨過天晴之時,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顏六色的彩虹。
大口風(fēng)景區(qū)集飛瀑、幽洞、奇松、怪石、峻峰、邃谷于一身,渾然天成。
在這里,你可臨石刻而發(fā)懷古之幽思,近飛瀑而嘆自然之壯觀,眺山脈逶迤,賞險峰峻峭,念歲月之悠悠,覺人生之短暫,乘大好時光,享山水之雅興。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并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tǒng)稱為“五老峰”。
從五老峰山門進入,一路云霧縹緲,時濃時淡,在身邊溫柔纏繞,仿若置入仙境,妙不可言!
登上五老一峰,來到待晴亭,濃霧彌漫峰巔,繚繞亭臺,
天地之間,都罩在巨大的云霧之中沒有明顯的界限,唯有茫茫的霧海讓人忘卻天上人間。
不多時,周圍云霧漸漸散去,紛紛往鄰山聚攏升騰,構(gòu)筑一幅又一幅朦朧又清晰的山水畫……
五峰中以二峰為最奇。爬往二峰的路上有塊巨大的鷹嘴石,它所指向的方向就是二峰。
前往二峰的路沒有像樣的臺階,而且有點坡度,山峰上也不平坦,護欄邊就是深淵,
在奇石峭坡中爬行到峭顛,此時太陽噴薄而出,光芒萬丈!
身邊濃密的云霧仿佛一瞬間涌下山腰,形成白茫壯觀的茫茫云海,浩浩蕩蕩地在腳下翻涌,波濤起伏,千姿百態(tài),變化多端;
瞬時又從山下噴涌上來,在太陽照徹下,云海更為氣勢磅礴。
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險,奇巖怪石千姿百態(tài),雄奇秀麗蔚為大觀;
第四峰則最高,峰頂云松彎曲如虬。懸崖峭壁,濃霧緊罩,讓人不禁嘆天地之壯觀,惜人生之短暫!
第五峰上有一石亭非常具廬山的特色,四周蒼松環(huán)繞,古老又別致,不過這個亭子至今為止也沒有命名。
勇敢地攀上五峰的懸石,臨空佇立,一種英雄氣概浩然而生!更嘆天地悠悠之空曠無垠,人生漫漫之渺小平凡!
從第五峰翻越到三疊泉景區(qū),一路美景無數(shù),空氣清新無比,涼爽的山徑讓人忘卻爬行的艱辛。
廬山三疊泉,被譽為“廬山第一奇觀”,古人稱“匡廬瀑布,首推三疊”。
而今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故縱有上下2千多陡階,也難擋不畏艱辛的游人們前往一覽的步伐。
今天的我,更是成功挑戰(zhàn)了自己幾十年來的極限——不僅連續(xù)攀上五老峰的五個山峰,接著在翻越到三疊泉后,又再接再厲地上下這2千多陡階,盡情領(lǐng)略到了三疊泉的恢弘壯觀!
三疊泉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澗水匯合,從大月山流出,經(jīng)過五老峰背,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因而故名。
三疊泉總落差155米,勢如奔馬,聲若洪鐘,瀑布分三疊,各異其趣,古人描繪曰:“上級如飄云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h3>
蘆林湖,《廬山戀》的主要拍攝地,位于廬山區(qū)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又稱東湖。
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潔凈清澈,碧清如鏡,山色倒影,相映成趣。
兩座彩色的湖心亭倒映湖中,外觀秀麗、精巧,為湖面增光添彩。
整個湖面似發(fā)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縹緲的云煙襯托下更加美麗無比。
在三寶樹風(fēng)景區(qū)內(nèi),有著匡廬瀑布群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的兩個瀑布——黃龍?zhí)镀俨己蜑觚執(zhí)镀俨肌?/h3>
黃龍?zhí)镀俨家孕?、幽見長,潭水清澈透底,幽靜、深秀和清涼。
烏龍?zhí)妒请娨曔B續(xù)劇《西游記》水簾洞外景地,位于東谷山?jīng)_底頭,兩山夾峙,中為一線幽澗。
潭水分五股從巨石縫隙中飛瀉而下,潭面平闊不深,河水清澈,是盛夏嬉水納涼的好地方。
由黃龍?zhí)堆亓珠g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三寶樹因三株特殊的古樹而得名。
三棵大樹均是百年古樹,為廬山樹木之王,被譽稱鎮(zhèn)山之寶,也因這三樹在黃龍寺山門前,有“廟堂之寶”的稱譽,故名“三寶樹”。
此處濃蔭蔽日,綠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一棵為銀杏。
黃龍寺坐落于廬山玉屏峰麓,因距黃龍?zhí)恫贿h(yuǎn)而得名。踞廬山之中,前對天王峰,后枕玉屏峰,西為賜經(jīng)亭,下臨大溪。
小天池山頂有一天池亭,高聳人云。佇立亭中,縱目四顧,東望潘陽湖浩瀚無垠,北望長江若帶,西望田園錦繡如畫,南望牯嶺云中山城。
據(jù)當(dāng)?shù)厝私榻B,這里是廬山觀看日出的最佳位置,由于地方較小,難以容納更多觀眾,所以沒有宣傳,一般游客也就無從得知。
諾那塔院,位于廬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的小天池。該塔院為我國南方唯一對外開放的密宗道場。
廬山望江亭,天氣晴朗之日,可以看見玉帶般的長江; 也是觀廬山流云飛瀑這一奇觀景象的絕佳景地。
《廬山戀》里拍攝云瀑的景象正在于此!
匡廬之美,不僅美在多層次多角度、多變幻又多絢爛,更美在不同時段擁有著不同的絕妙和壯觀,真所謂“難識廬山真面目”,令世人皆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