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煥英,也是賈玲
原創(chuàng):薄海嵐
由笑星賈玲編導并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2021的這個新年里是那么火,簡直是熊熊烈火可以燎原的勢頭。使得一直在鄉(xiāng)下過年的我們,仍然會被燃燒起來。雖然在網(wǎng)上看影評看得差不多被劇透了,品著別人咀嚼過的著甘蔗渣,越發(fā)對原來甘蔗的味道心生神往。
回縣城小住兩日,終于抽空帶倆娃去了影院。應(yīng)該說是閨女帶我們?nèi)サ挠霸?。因為我很少去看電影。一個中年母親已經(jīng)基本上失去了自我娛樂精神。
今日雨水,我觀看了心慕已久的《你好,李煥英》。
整場電影的氣氛在笑聲與淚水中交替,在歡樂與悲傷的情緒里交織。兩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電影落幕,心靈的震撼猶在轟轟作響。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在倆娃心里會有有什么反響,我覺得作為孩子的他們應(yīng)該看不懂。
我滔滔的淚水來自于內(nèi)心的共情。
電影中,李煥英是母親,賈玲是女兒。現(xiàn)實中,我是母親,也是女兒。
我是李煥英,也是賈玲。兩個角色在我心里不時互換,于我心有戚戚焉。
像李煥英這樣一個平凡的母親,也許沒有很大的格局?,F(xiàn)實生活中,格局常常是與利益相連的。一個格局大的母親,她會以送給孩子一個廣闊的世界,成就孩子一個更高遠的未來作為人生的成就。就像電影中的王琴,她對婚姻對未來都應(yīng)該是有野心存在的,對生活應(yīng)該是用盡手段去爭取的。她會以女兒月薪八萬、在美國做導演為榮耀,會用丈夫的地位,孩子的成就來成全自己的人生,來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
而李煥英不同,你可以說她一生庸碌,無所作為,不去尋求人生的更高價值和位置,這一輩子活得沒有什么格局。是的,對于生活她隨其自然,不想攀附權(quán)貴,不想借誰來提升自己,安于社會的底層,安于平凡的生活。
即使命運把她和有權(quán)有貌的廠長兒子連在一起,她也還是順從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和沒貌才沒地位的鍋爐工結(jié)婚。無論他在別人眼里如何卑微,她都會覺得能和他在一起,有著平平淡淡的一生就很知足。
她想要的孩子,不求貌美如花,不求出息多大。即使女兒用假的錄取通知書欺騙了她,讓她在人前丟臉,她還是樂哈哈的——你不必月薪八萬,你不用如何報答,我只要你的一生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作為一個平凡的母親,這是我共情的地方。無論他(她)是怎樣的一個孩子,都阻擋不了一個母親的愛。他(她)為你添了很多麻煩,讓你牽腸掛肚,讓你心累不已,但是,擁有了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母親,無論日子多苦多累都能品出甘之若飴的滋味。
在談到來生的時候,曉玲對李煥英說,下輩子你做我的女兒吧。
“不,下輩子我還做你的母親!”做母親的一輩子很累很累,可是,我愿意生生世世都為你無怨無悔地付出。
每一個平凡的母親在李煥英的身上都會看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李煥英們共同的心愿——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我是李煥英,也是賈玲。我也有這樣一位無私的母親。無論我長得多丑,即使此生從沒做過能讓她引以為傲的事情,但是她看我的目光從來都是滿滿的愛意。她愛我,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我們再平凡也永遠會是她手心里的寶。
影片的最后,賈玲開著敞篷的跑車疾馳,那是她曾經(jīng)給母親的許諾,她已經(jīng)失去了母親,身可她心里的母親依然會坐在身邊陪伴著。
賈玲說:
“母親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我能嫁得很好,我再怎么怎么樣,我都始終很難開心起來。
晚上躺在床上就會想,我媽不知道,失去她,我失去了過年的意義。”
這句話直戳我的心窩,一份共鳴訇然作響。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會是每一個做兒女的心里永遠的傷痛。
自從失去了父親,在我心里,我的人生就再也不會完整。沒有了他,生活中我再也感覺不到純粹的幸福感。在每一個幸福的場合中,我都會想:如果他在……如果他能看到……
往往生活越是幸福,內(nèi)心越是遺憾,越是無言的痛。
在沒有了他的每一個新年,都寫滿了我深深的懷念。
賈玲的痛,也痛在我的心上。這份痛是今生都難以跨過的坎。這份共情一次次讓我淚如泉涌。
我是李煥英,自從有了孩子便沒有了自己。一個平凡的母親,有著最卑微的愿望:我只要我的孩子一生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我也是賈玲,一個無所適從的孩子,莽莽撞撞一路走來,也常常覺得這一生虧欠父母的很多,不知道拿什么報答他們的深恩。
我懂得李煥英,也懂得賈玲,看一場電影,我走進了她們的心里,她們也走進了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