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母親已有七十三歲,但她那黑色的發(fā)絲間只摻雜些零星的白發(fā),步伐平穩(wěn),腰背挺直,別人都說看上去也就六十來歲。父親在多年前去世,自那以后,她時常離開老家到姐姐或妹妹家住一陣日子,而后只往我與小弟這邊呆幾天。因為住在我這里,她一定會覺得孤單;每次當我忙完回來已近晚上八點,再加上母親與她的兒都是寡言的性子,說不上什么話。對此,我是慚愧而不安的。
在我的回憶里,母親這一生過得簡單而平淡。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的她,在家里是如此安靜,以至于大家常常忽略她。直到善言的父親去世,我們四個子女方才察覺出母親的重要,知道她對我們的影響才是深入骨髓的:姐姐處事平和,一如母親的從容;我安靜,最似母親的沉默寡言;弟弟雖看起來大大咧咧卻不失母親般的細膩;最小的妹妹,神情最似母親。母親對此并不感到奇怪,她只微笑著擺擺手說,你們能過得幸福就已是我最大的幸運了。
而在某天,我們兄弟姐妹四人一起回到老家時,母親正拿著相冊在翻看。直到這時,我突然意識到母親也曾有過青澀的少女時代——在一張早年的照片里,垂發(fā)的母親含笑立在樓梯間的欄桿旁,一派天真無邪的模樣甚是惹人憐愛。母親生在蘇州一個普通職員的家里,家境尚可,住在烏鵲橋邊?;蛟S是正如這蘇州最古老的橋一般,沉默與樸實恰恰也是母親一生的寫照?,F(xiàn)在回想起來,年輕時候的母親常常喜歡對我們講述烏鵲橋邊的故事??粗掌线@個美麗的女子,再想想眼前的母親已很久沒提從前的時光,我仿佛已看盡母親這平淡的一生。
在我們這里,似乎像母親一樣的女人僅僅作為家庭主婦的地位已成自然,沒人會覺得女性應(yīng)該“拋下”四個子女外出工作。就是這樣的日子里,母親為我們操勞了一生,直至如今她也未嘗停下來,不是幫姐姐帶孩子,就是幫妹妹收拾家務(wù),或是來到我這里時幫我照顧花草,上街買菜……母親似乎總也閑不下來,一閑下來又會找出別的事情來做。慢慢地,我們不再勸她;母親想做什么,就讓她去做,只要不是重活。
近五年來,由于公司派我回到老家開拓新市場,所以我與母親見面又多了起來。有時望著她滿布褶皺的臉與干巴的手,我依然會一驚,吃驚她的一生的經(jīng)歷就這般簡單。除了婚后養(yǎng)育子女,在婚前母親是有職業(yè)的;曾聽父親說過,母親認為撫育孩子就是她最重要的事業(yè)。直到我養(yǎng)育子女才明白,能拉扯大四個孩子哪里是簡單的事情!可我們兄弟姐妹從未聽到母親談?wù)撈渲械男量?,想必是她認為撫育子女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不值得稱道也不值得埋怨。自此,我打心里對母親愈加敬佩。
可以說,母親是我這輩子最讓我心安的人;她沉穩(wěn)而踏實,從不抱怨,只默默做事,為子女甘愿奉獻一生!能有這樣的母親,我又是何其幸運?。?/div>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