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教師生活事
前言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這三種方法恰恰是當(dāng)下許多家長和教師最熱衷運用的。
古代著名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chǎn)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zé)。
閱讀可塑造孩子的智力、品質(zhì)
人在智力方面可能有一些先天差異,但塑造智力的空間也很大。發(fā)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閱讀,這一點已被現(xiàn)代心理學(xué)研究證實。一個人的智力水平與其閱讀量成正比:閱讀可拓寬見識,讓人獲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識。閱讀不但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質(zhì)。任何一部書,只要是一本好書,往往都充滿真善美的情懷,其核心價值觀也是正面的。這些東西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個從閱讀中經(jīng)歷了豐富的生活,傾聽了眾多的智慧,分享了無數(shù)思考成果的孩子,其思想會更成熟,人生境界會更美好。當(dāng)然,閱讀的功能不可能強大到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教育孩子也一樣,閱讀雖然非常重要,但還需要其他要素來配合。
給孩子選擇權(quán)、嘗試權(quán)與犯錯誤權(quán)
給兒童自由,并不是淺顯的理解為“放任自流”或“無法無天”。給孩子自由,不是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需要給孩子“三權(quán)”:選擇權(quán)、嘗試權(quán)、犯錯誤權(quán)。怕孩子犯錯誤,凡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做,孩子一旦失敗就大加指責(zé),這樣的家長,就是強權(quán)家長,他們對孩子“關(guān)心和付出”越多,對其自由意志的剝奪就越多。
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自由的同義詞不是放縱,而是選擇力和判斷力。那些真正幸??鞓返暮⒆?,是那些真正獲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們更清楚行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而一個無法無天的孩子,其行為只是放縱,而非自由。放縱是壓抑的后果,是選擇功能的失效。這樣的孩子內(nèi)心軟弱無力,因為他喪失了對自己的掌控力。
家長的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親密的一種關(guān)系?,F(xiàn)在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識:給孩子好的教育就等于給孩子最可靠的財富。但到底給孩子的“教育”是什么,家長之間差別巨大。這個差別,主要不是理念、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別,而是教育手段的差別。
活在虛榮中的家長不可能教給孩子踏實,刻薄的教師也不可能教會孩子寬容。為孩子做出表率,不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樣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處時是什么面貌——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材,你教給孩子的,全寫在這里面了。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親自做出良好的表率,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給孩子的財富,也是孩子生命中得到的最美的饋贈!
來源:網(wǎng)絡(luò)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lián)系上,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敬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立即處理,感謝作者。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