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作為一個哲學家,不但在哲學領域成就很高,在軍事領域,也是屢建奇功,這在中外歷史上,是個例外。所以,有人對王陽明的心學,甚是好奇,于是,用西方哲學的解構主義,對其進行了一番解構,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王陽明心學,是儒釋道的混合體。
對于這一結論,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就我個人的觀點,是既贊成又反對。
一、陽明心學與儒家的關系
陽明心學的主體就是儒學,它遠接孟子,近承陸九淵,與北宋五子中的大程子程顥的思想也比較接近。
二、陽明心學與佛教的關系
心學與佛教的關系非常緊密,下面從3個方面進行論述。
1.先從宏觀方面來談。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以來,它對中國思想、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國哲學史中,隋唐佛學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宋明理學就是在隋唐佛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沒有隋唐的佛學,宋明理學肯定不是現在的樣子。
佛教傳入中國后,不與佛教結緣的中國士大夫,恐怕是極少數。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堅決反對佛教。但最后,韓愈與大巔和尚往來甚密。也就是說,儒家精英,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
我們知道,程朱理學,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其最高哲學范疇“理”,就是來源于華嚴宗所創(chuàng)立的一對范疇“理和事”,華嚴宗的第二代傳人宗密,已引進了“氣”的概念。二程、朱熹所使用的理、氣,都是來源佛教。由此可知,佛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2.從中觀(不是佛教的中觀學派,介于宏觀與微觀層面的部分)層面看,佛教對王陽明哲學思想的影響很大?,F舉一例。近代知名的佛教學者熊十力,按他自己的說法,沒有參考任何人而獨立創(chuàng)建了佛教的一個新的理論,新唯識論。然而,近代學者通過對新唯識論的研究后發(fā)現,它只不過是王陽明心學的翻版而已。
3.從微觀上來說,王陽明的思想,如“四句教”中的“無善無惡心之體”,就是來自禪宗,這在學術界已得到公認。又比如,王陽明的“良知”,從我個人的觀點看,與慧能的“佛性”,非常相像。在讀《壇經》時,每每讀到關于“佛性”的論述,總是感覺與王陽明的“良知”很像。
由此,可以肯定地說,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從佛教哲學中,吸收了很多成份。
三、陽明心學與道教的關系
道家與道教并不是同一個概念。但道教往往將道家哲學作為自己的哲學。所以,討論道教哲學與道家哲學時,也不可能分得太清。有人攻擊朱熹近道,其實,王陽明也與道教關系密切。
王陽明從小身體不好,體弱多病。因此,他希望跟隨道教道士學習養(yǎng)生之術。
這里說一個故事。據馮夢龍《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記載,王陽明大婚的當天,他在南昌市鐵柱宮與一道士學習養(yǎng)生之道。道士對他說“‘養(yǎng)生之說,無過一靜,老子清靜,莊子逍遙,惟清靜而后能逍遙也?!蚪滔壬缘酪?,先生恍然有悟?!贝撕笙喈旈L一段時間,王陽明對道教心向往之。
如果不是王陽明有一個堅定的成圣信念,也許,他就皈依了道教。
四、結論
王陽明哲學思想,除了儒家思想外,還受到佛、道的影響,這是肯定的。
陽明心學中有儒、釋、道三種成份,但不等于是三家的混合。就像物質,水是由氫氧組成,但它不是氫氧。金剛石、石墨烯的元素都是炭,然而其性質完全不同。
個人觀點,陽明心學,包含了儒、釋、道的成份,但不是其混合,而是以儒、釋、道為基礎,獨立構建的以致良知為核心的哲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