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嘆,今年還有60多天要結(jié)束了。這一年感覺太快,什么也沒干,隨口一說,有些無奈,也有點不舍。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常在和別人說這句話時,補充上一句,等你每天忙著做事情,拓寬生命的寬度時,你可能就不會遺憾于一年時間就這么過完了,因為走過的時間里,生命中留下了印象深刻的痕跡,記憶猶新的那些經(jīng)歷,它們充實了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不再把眼光盯著每長起來的一歲,以及這一歲在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里幾乎重復(fù)的那些生活似乎沒有好好認(rèn)真感受過,就過去了。
最可怕的人是做一件事的無法真正投入進去,算著時間,看著進度,總感覺很痛苦,人們叫這種方式叫當(dāng)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
最可怕的人是做事完全投入進去,只是做事,全然不顧周圍的人,見事不見人。
好矛盾的兩段文字,于是就有了生活中搞不懂的事,最后只能用一個字“悟”來解釋了。
其實,專注是一個非??少F的品質(zhì),但只是專注于事物本身,就失去了做這件事的意義了。李澤厚先生在《李澤厚話語》這本書里,提到了佛家講空,任何事物本身就是空性的,什么對我們來說都是假的,我們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也終將會從有到無,這么一說,誰都會有一種感覺,活著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小時候,對于死亡這件事是非常懼怕的,七八歲的時候,知道人將來要死,我常常對著家里那個老式衣柜的鏡子照,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在想,這個人將來要死掉,那么為什么要活呢?小時候盼著過年,是因為過年可以吃好的,穿好的,后來發(fā)現(xiàn)過年人要老一歲,瞬間心情就不美麗了,再也不盼著過年了,那么人活著有什么呢?
還是李澤厚先生在《李澤厚話語》里說的話,儒家偏偏要以有來對空,在漫長的歲月河流里,永不消散的是情感,人可以不在了,但是這份曾經(jīng)的情感,會永遠(yuǎn)撫慰人,滋養(yǎng)人。
回過來,再看看我們走過的歲月,記憶猶新的的確是在每一段刻骨銘心付出自己努力和汗水時,那些每個經(jīng)過身邊的人,他們所給到的真心真情,他們拉長了我們的生命寬度,讓我們整個人的生命變得飽滿起來,人生或有圓滿,也有遺憾,似乎這樣才是真實的,如果時時都是滿月,可能就沒有了美,也缺少了一份讓人內(nèi)心存有可以繼續(xù)期盼的愿望了。
有幸,走在充實人生的路上,身邊的人也都是真心誠意踏實做事的人,每個人都走在清晰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喜悅,越走越自在,也就沒有了生命長度的計較和在意,似乎我們都是可愛之人,當(dāng)我們?nèi)蛔咴趦?nèi)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路上,時間飛速流逝的可怕緩緩沖淡了。
愿,生命中,回頭時,更多的是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