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詩詞重溫
作者:趙秀敏
柳是非常有風致的一種樹木,尤其是臨水種植的柳,垂枝婀娜,風來飄飄起舞。最美麗就是柳生煙的時候,初春時節(jié),春寒料峭,此時遠望水邊的垂柳,如一抹抹被鵝黃浸潤的輕煙,仿佛一不小心,都會被你踏青的腳步驚飛。這顏色如此可愛,遠非我笨拙的文字所能形容。所以徐志摩才在詩中寫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輕柔而令人心動,莫過于此。
說到柳,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詩經(jīng)》中的句子吧。“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些千百年來傳唱不絕的美好詩句,各有風韻,詩言志,歌詠言,說得一點也沒錯啊。
賀之章的:“二月春風似剪刀。”寫活了春風,也寫活了垂柳,時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而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那羌笛曲中無論是《楊柳曲》還是《折楊柳》歌,都必定是充滿哀傷、幽怨的曲子,聽之令人久久難忘。
晉太康末, 京洛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南朝梁、陳和唐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
所以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也就更好理解了,詩人在洛城聽到這樣的曲子,更懷念自己的故鄉(xiāng)。以赤子之心推己及人,想來聽到的人和我一樣吧,都在暗暗思念著家鄉(xiāng)。
古人送別時折柳,因柳與“留”諧音,以表達依依不舍、挽留之意。于是在古長安,就有一處送別的圣地:灞橋。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古人在送別這件事上,充滿了儀式感。長亭置酒,灞橋折柳,目送友人離去。古時交通不便,出遠門尤其不易,這樣一番別意的渲染,家鄉(xiāng)、朋友都在心里變得越來越重,背上的行囊自是不輕。
江南水畔多垂柳,毶毶可愛的柔枝,舞罷春風舞秋風。柳是不太挑環(huán)境,多數(shù)地方都栽得活,古人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樣吧。到處可見其身影。廣東的柳卻長不太好,可能是氣候不適宜。記得我到云南看到那么多柳樹時,還很吃驚。柳枝柔長又實用,可編制各種生活用品,這也是先民們愿意廣泛栽種的原因之一吧。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后有樂人譜曲,就是著名的古曲《陽關三疊》,后來又被編入樂府,成為餞別的名曲,歷代廣為流傳。
《陽關三疊》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大約到了宋代,《陽關三疊》的曲譜便已失傳了。所見的古琴曲《陽關三疊》則是一首琴歌改編而成。
臺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竹枝詞二首·其一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字君平,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賞識,晉升不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章 臺 柳
韓翃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此事《本事詩·情感》中有詳細記載:
唐韓翃有姬柳氏,以艷麗稱。韓獲選上第歸家省親,柳留居長安,安史亂起,出家為尼。后韓使人寄柳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span>
柳氏復書,答詩曰:
楊柳枝,芳菲節(jié),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柳以色顯獨居,恐不自免,乃欲落發(fā)為尼,居佛寺。后翃隨侯希逸入朝,尋訪不得,已為立功番將沙吒利所劫,寵之專房。
有虞侯將許俊,年少被酒,起曰:「寮嘗以義烈自許,愿得員外手筆數(shù)字,當立置之?!棺私约べ?,韓不得已與之??∧思毖b,乘一馬、牽一馬而馳,徑趨沙吒利之第。會吒利已出,即以入曰:「將軍墜馬,且不救,遣取柳夫人?!沽@出,即以韓札示之。挾上馬,絕馳而去。座未罷,即以柳氏授韓,曰:「幸不辱命。」一座驚嘆。
(此處應有掌聲,還有橫刀奪愛之人。打錯,應是:還有橫刀為其奪愛之人。)
時沙吒初立功,代宗方優(yōu)借,大懼禍作,闔座同見希逸,白其故。希逸扼腕奮髯,曰:「此我往日所為也,而俊復能之!」立修表上聞,深罪沙吒利。代宗稱嘆良久,御批曰:「沙吒利宜賜絹二千匹,柳氏歸韓翃。」(無一例外,才子佳人故事中必有個開明的皇帝或者高官,為其成全好事。)
上洛橋
李益
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
何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送別詩
佚名 【朝代】隋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楊柳枝詞
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永豐柳:《本事詩·事感》
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年既高邁,而小蠻方豐艷,因為楊柳之詞以托意,曰:“永豐坊里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及宣宗朝,國樂唱是詞,上問誰詞,永豐在何處;左右具以對之。遂因東使,命取永豐柳兩枝,植于禁中。白感上知其名,且好尚風雅,又為詩一章,其末句云:“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兩枝。”
楊柳枝
白居易
一樹衰殘委泥土,雙林榮曜植天庭。
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兩星。
青門柳
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蔭來。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清平樂
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千秋歲
張先
數(shù)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jié)。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風入松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陶然居同題:柳 對聯(lián)作品
黃武
瘦若小蠻,輕如飛燕,天生柔弱心腸,一枝忍折難禁淚;
隱隨陶令,植任左公,本就風流氣骨,四海高吟淡掃眉。
許明
陶淵明置酒于陰,醉則狂歌,醒而縱墨,上有黃鸝猶囀囀;
王摩詰結廬其下,朝來飲露,暮至聽蟬,心多綠意自悠悠。
萬宇忠
離人有王摩詰贈行,三疊唱來,教微雨古道垂青、長亭向晚;
釣客非張志和專屬,一蓑披就,待東風返枝著綠、吹面不寒。
趙秀敏
漢苑三眠,渭城曲罷,吾意寄花飛,青青攀折離人手;
灞陵無覓,金谷塵銷,春風吹雨至,切切新垂楚女腰。
題江城柳
亞哥
看煙樹飛鶯,素手難牽,一時天使綰青發(fā);
待危樓立鶴,蘭舟堪系,五月江城聽落梅。
(集句)劉葆華
如憑細葉留春色;
更共平蕪送夕陽。
占潔
先生門下,風骨猶香籬菊;
西子湖濱,仙姿絕勝佳人。
陀有慶
渭城曲里,酒盡一杯,夢到隋堤岸;
煙雨堆中,綠齊三尺,釵分燕子簾。
和生萬物
暖來綠葉江南岸;
風送黃鸝春上枝。
鐘岸先
江畔春絲拽
鵬灣柳絮迎
黃春光
春風如剪,裁就青絲妝碧玉;
妙筆題詩,繪出麗景扮江山。
陶然居同題:柳 詩詞作品
冬柳
道南
寒壓長枝翠黛銷,迎風猶自在河橋。
來年肯有春山憶,許折青青八萬條。
北海
幽幽霸岸風煙里,唯有江聲入素心。
一任流云追雁去,衣襟猶舞共清音。
江柳
問風
春雨無聲二月天,飛來燕子莫愁煙。
軍醫(yī)行處江城柳,一路青青似去年。
飛絮
春來紅紫漫齊腰,綠遍江南雨未消。
漫撒薄煙籠水畔,青痕映上素衣飄。
謝亞東
二月春風梳碧綠,約眉窗眺向池柳。
子規(guī)低唱陰藤中,新燕斜行揖新韭。
春柳
劉葆華 (集句)
帶雨帶煙深淺枝,綻黃搖綠嫩參差。
可憐空傍章臺老,多少傷心為別離。
憶江南 江南柳
熊玲燕
細腰好,尤擅解風情。一伺東風撩媚眼,便將婀娜舞煙汀。春夢倩絲縈。
木蘭花令 柳
玉福行
半染柳絲春色淺,只借東風描翠眼。眉細斂,絮如煙,漫搖瘦影腰肢軟。
陌上輕蹄追嫩草,折得人間離恨早。斜陽憔悴月黃昏,可憐立盡青春老。
南歌子 春柳
安時
趁得東風舞,歸來紫燕輕。呢喃細語問聲聲,點點鵝黃、對答復盈盈。
笑看新眉展,欣然玉露凝。垂絲萬縷寄春情,兩岸堆煙、照影洗分明。
憶舊游 柳
小石頭
已將舟系緊,無奈東風,春急驕狂。容我偷偷畫,待金梅未醒,淺淺成妝??v拂水挽纖影,不見早鴛鴦。嘆十里迷煙,連聲立馬,多少人望。
墻墻,怎關住,絮舞亂團團,長短亭旁。欲附香車去,可將千條染,調出鵝黃。舊愁不忍新折,先把斷枝藏,寄處但能閑,鶯兒啼罷空一場。
精彩回顧:
笑我貪杯貪月色
為君一醉一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