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炙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枝二兩也。
桂枝加桂湯:
桂枝(去皮)五兩,芍藥三兩,生姜(切)二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去: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所以能泄奔豚氣也。
胡希恕講解:燒針,即將針蘸上油或者酒點燃,待針燒至通紅時,刺入病人體內,以迫取大汗。針處被寒,即現(xiàn)在所講因消毒不徹底而出現(xiàn)感染,針刺之處紅腫,其腫如核。奔豚,即是劇烈的氣上沖,《金匱要略》言:“從少腹起,產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還止”,作發(fā)是非常難受,過一陣則自己平靜,是一種自感氣上沖的神經癥狀。《金匱要略》言“奔豚病皆從驚恐得之”。此處驚恐非指外界使人驚恐的事物,結合本條很好理解,乃是指燒針迫使大汗出后,人的精神受到巨大的刺激,而產生驚慌,加之針外被寒而紅腫,故發(fā)奔豚,氣及水趁上身發(fā)汗之虛而上沖胸心,與桂枝加桂湯。炙其核上各一壯,為治療感染之法。
本方為桂枝湯原方再加桂枝二兩,由此可知桂枝可以降氣治沖逆。趙紹琴教授曾遇一病人,患奔豚病,問于我,與桂村加桂湯,服后漸愈。后治另一病人,元表證而用此方,無效,故可知后世言桂枝治奔豚氣之說,為無稽之談。此方乃是解表以降沖逆之法,當有表證求解的脈浮,發(fā)熱等癥狀,若無表證,而有水飲,當用前文苓桂棗甘湯。
備注:
?。?、桂枝能降氣治沖逆。
2、桂枝加桂湯能治奔豚,然此奔豚必須是有表證之奔豚。無表證則用苓桂棗甘湯。
?。场⒓庸鹗羌訌娊獗?,以降逆。
?。?、按第15條的說法,此奔豚是人體機能強的人正氣回擊的表現(xiàn)。人體機能強,故可稱解表。
?。?、此為軸輪并運之法,軸者,甘、姜、大也;桂、芍為降逆解表,為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