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父母而言,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在短短幾十年的人生生涯里,能跟他結(jié)伴同行,更是莫大的幸運。
所以很多父母都會珍惜跟孩子這一世的緣分,無論他們要什么,都會盡量去滿足,無論他們說什么,都會無條件去信任。
只要他們能過得好,自己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可是,你的這種不求回報的愛,未必能換來子女的感恩和孝順,反而有可能換來他們的不尊重,畢竟此時的你,在他們眼里是沒有底線的。
你活得根本沒有自我,他們會覺得你的愛太容易得到了,自然就不會去珍惜。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你的兒女不尊重你,那么不要跟他講道理,也不要發(fā)脾氣,你只需要默默記住以下兩句話也就贏了,每一句都很重要。
一:他是獨立的個體,他的人生應(yīng)該由他去
做父母的,要時刻記住一句話:你的孩子只是因為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
他們只是借助你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而已,他們沒有任何義務(wù)為你的意愿而活著,而你也沒有資格強行要求他們,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做自己的權(quán)利,他的人生應(yīng)該由著他去,就算他不尊重你,也不要對他發(fā)脾氣,因為這一切都是他的造化。
他種下什么樣的因,將來會有什么樣的果,屬于他的報應(yīng),可能會晚,但不會不到。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不孝,之所以會那么傷心,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容易將他跟小時候那個乖巧的小孩聯(lián)系在一起。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
“感慨歸感慨,而回憶總是那么迷人,甚至過去那些倒霉的事,原來惹得我十分惱恨,在回憶中也變得不那么可恨,反倒成為一段動人的經(jīng)歷。”
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你越是回想過去的種種美好,并因這種美好而美化他,也就越容易傷心。
倒不如就此看開,放下,由他們?nèi)ァ?
二:在養(yǎng)育的道路上問心無愧,那就在余生顧好自己
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為難自己,不要在孩子不尊重你、不孝順你時,盲目地從自身找原因。
回想孩子逐漸長大的這些年,如果你能做到問心無愧,那么就在余生照顧好自己。
至于他如何,那是他自己的事,你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了。
很多父母之所以活得那么累,就是因為學(xué)不會放下,他們總是不停地為孩子操心,總是不停地為孩子牽腸掛肚,可是這么做有什么用呢?他該不孝順還是不孝順。
倒不如將余生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對自己好一點,這樣人生少一點遺憾。
不要覺得做了父母,就沒有了其他身份,你不只是孩子的父母,你還是你自己。你有自己的人生要負(fù)責(zé),不必總為孩子犧牲。
當(dāng)孩子不尊重你,就默默記住以上提到的兩句話。
當(dāng)你懂得為自己而活,懂得尊重他人命運,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生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