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作者:張風(fēng)莉 | 來源:(ID:tsgsc8)
他不惑之年開始隱居,結(jié)廬西湖孤山;他終生未娶未仕,與詩友文朋來往唱和;他以梅為妻鶴為子,清高孤傲,隨性灑脫。 他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浪漫的隱士,最特立獨行的光棍。他把沒有老婆孩子陪伴的人生,照樣過得熱熱鬧鬧,詩意盎然。他和蘇軾兩人,跟西湖都有不解之緣。他們用自己的筆墨,描繪著孤山的春夏秋冬,點染著西湖那波光里的艷影。他才華橫溢,一生所作詩歌、書法、繪畫作品數(shù)量眾多,但絕大部分已經(jīng)散佚,因為他根本不屑于保存這些東西。他的創(chuàng)作,是興之所至即欣然提筆;完成則孤芳自賞,然后棄之。他說:“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不過,就算他的其它作品都已丟失,只要那首《山園小梅》還在,就足夠了。據(jù)《宋史》記載,林逋“少孤,力學(xué),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間。”四十歲時,林逋結(jié)束了他多年來四處漂泊游歷的生活,隱居杭州,“結(jié)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span>孤山是西湖最大的一個島嶼。這里風(fēng)景秀麗,碧波蕩漾;亭臺樓閣,掩映錯落;梅花遍布,寒香遠播。西湖孤山在隋朝時就已名聞遐邇,當(dāng)時既有人作“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的詩句。白居易也有詩云:“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林逋喜歡杭州,喜歡西湖,隱居在這里,他再也不想走了。在孤山腳下,林逋為自己營造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家。他的家,雖土墻小院,一派古樸;卻梅香陣陣,氣韻生動。庭院里終年還有兩只碩大的仙鶴,在悠游漫步,琴瑟和鳴。雖然在隱居,但是林逋的生活并不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他“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蘇軾、歐陽修、范仲淹、梅堯臣等文學(xué)大家還有一些名僧,都常常是林逋的坐上嘉賓。他們談詩論文,講佛悟道,其樂融融。看到林逋的清寒生活,這些朋友還熱情地出錢,為他重新修葺房屋。他的那個只有梅花仙鶴的樸素小院,竟也是名人雅士們爭相聚集的文化沙龍。天氣晴好的日子,林逋就會駕著小舟,悠然出行?;蛐蕾p西湖風(fēng)光,或進入深山采藥,或出入名寺古剎。林逋不在家的時候,若有客人來訪,“則一童子應(yīng)門延客坐,即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span>在林逋回來的時候,那兩只仙鶴則落在林逋的船頭,與主人親親熱熱,相伴而回。多少年來,就是這兩只仙鶴,還有那一院的梅花,陪伴著林逋,安撫著他的身心,慰藉著他的寂寞。相傳,林逋死后,他馴養(yǎng)的這兩只白鶴在他的墓前徘徊不去,直至悲鳴而死,而那些梅樹,又二度開花。隱居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化。它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隱居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主流社會的疏離,多多少少會隔斷與紅塵的聯(lián)系。所以隱居者,大多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憤世嫉俗,不為時代所容;或者不慕名利,淡泊使然;或者以退為進,在低調(diào)地等待一個明君。劉秀即位后,嚴光乃隱姓埋名,避至家鄉(xiāng)。后劉秀三聘其至洛陽,終去之。姜子牙在隱居時,用直直的魚鉤靜靜垂釣,令路過的周文王嘖嘖稱奇。于是,他也釣到了周文王這條大魚。而林逋,他無所羈絆地放游了大半輩子,該看的看了,該經(jīng)歷的經(jīng)歷了,在這個世界上,似乎再沒有什么能使他熱血沸騰、放之不下的東西。何況,他對功名利祿本來就不感興趣?,F(xiàn)在,他累了,他想休息。杭州的青山綠水,正好可以讓此時的林逋,詩意地棲居。所以,他將自己的后半生,交給了西湖,交給了孤山,交給了梅樹,交給了那些高貴的仙鶴。難道他不需要一個妻子,不需要幾個孩子,不渴望過那種兒女繞膝、熱氣騰騰的世俗生活?不是林逋不食人間煙火,不是林逋不懂人之常情。是因為他或許全身心地愛過,他不能再愛了。據(jù)說,林逋死后,盜墓賊挖他的墓,指望能挖出什么值錢的東西,沒想到從墓中只挖出了兩件陪葬品:一塊硯臺,一支玉簪。 這個發(fā)現(xiàn)給了世人理解林逋的線索。硯臺是林逋生前自用的心愛之物,帶進墓中合情合理,可是這支玉簪又是何意呢?它只能是那個被林逋一輩子放在心里的人,曾經(jīng)給予林逋的定情之物,是被林逋視為生命的珍藏。相傳,林逋在年輕時,曾經(jīng)愛過一個富貴之家的女子,可是因為門第的關(guān)系,他們被無情地拆散,之后那個女子殉情而死。愛人為情獻身,林逋也不忍結(jié)婚,他終身未娶。明明知道林逋的戀愛只是一個傳說,但是世人還是愿意相信它。因為有了這個傳說,對林逋的不婚行為就能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了。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邊潮已平。這是林逋寫過的唯一表現(xiàn)戀情的詞。如果沒有切身的情感經(jīng)歷,沒有真的愛過,念過,相思過,分離過,是不可能寫出這樣纏綿悱惻的詞作的。盡管有些“專家”考證,說這首詞是林逋借一個女子的口吻,別有寄托,但我寧愿相信這是林逋曾經(jīng)的情感歷程。林逋是一個與世無爭、性情淡泊的人,他二十年沒有去過繁華的杭州城。他只想棲身孤山腳下,泛舟西湖之上,與梅樹相伴,與仙鶴為伍。他認真地活著,用心品味著自然,品味著四季。他要把他觀察和感受到的寧靜美好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提煉成詩句。因為他不僅是一個隱者,還是一個詩人。但他的天地和視野,只有西湖。所以,林逋流傳下來的三百多首詩作,主要是描寫西湖孤山一帶的美景,還有他樸素閑適的山林生活。從這些詩作里,我們讀出了林逋高雅隱逸的志趣,也觸摸到了他的一顆慵懶悠閑、孤獨出塵的心。梅堯臣曾評價林逋的詩,曰:“順物玩情為之詩,則平淡邃美,詠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辭主乎靜正,不主乎刺譏。”比如以細碎小巧之筆,寫出巾子峰幽靜淡遠情致的《水亭秋日偶書》:林逋在游山玩水之余,最喜歡的,是去尋訪附近的寺廟高僧,在晨鐘暮鼓中與他們探討人生精深的學(xué)問。“端上人”就是一個和林逋關(guān)系不錯的和尚。他寫的《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這首詩,非常受人推崇:這首詩向來以工于寫景聞名,它以素淡的筆調(diào),描繪了詩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所見的日暮秋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恬淡心境和對隱居生活的眷戀。其中最經(jīng)典的是它的頷聯(lián),它以奇妙的想象與貼切的比喻,受到后世詩人們的廣泛仿效。如文同的“秋田溝垅如棋局”,黃庭堅的“田似圍棋據(jù)一枰”,程孟陽的“古寺正如昏壁畫”等等,都是從頷聯(lián)的“畫軸”和“棋坪”化用而來。林逋的隱逸詩里,最能表現(xiàn)他的隱逸志趣和淡泊情懷的,是那首《小隱自題》:這首詩,創(chuàng)造了一種閑靜淡遠的境界。開頭寫竹樹繞廬,已見出一種幽深的情趣。接下來寫鶴是閑鶴,蜂是懶蜂,而人與鶴和蜂一樣,也是那樣散淡,那樣自由自在,無所追求。他飲酒讀書,荷鋤勞作,都是任性而為,談不上有什么目的??梢宰饕部梢圆蛔鳎拖聱Q可以戲水,也可以臨水靜觀。在中國文化中,梅是花中君子。它堅貞不屈,傲霜凌雪,獨步早春。因此,它成了中國人文精神的載體,象征著高潔,象征著不屈。歷代的文人墨客愛梅、植梅、詠梅,留下了無數(shù)歌詠梅花的佳作,也留下了許多人與梅花的美好傳說。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一生與梅花結(jié)緣。他自己栽植梅樹一百多棵,愛梅至深,用情至切。陸游的梅花詩,更是奇情異彩,風(fēng)華絕代:林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愛梅更是深入骨髓。在他的詩詞全集里,共有八首詠梅詩,合稱為“孤山八梅”。林逋的《山園小梅》這首詩,之所以在眾多的詠梅詩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沒有落入窠臼,泛泛地描寫梅花,而是抓住特定情境下的梅花來寫。對于月下、水邊的梅,林逋也沒有直接寫它的容色姿態(tài),而是抓住它在水中的倒影來寫。“疏影橫斜水清淺”,“疏影”狀其輕盈,“橫斜”傳其嫵媚,“清淺”顯水之澄澈,靈動溫潤。最妙的是“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鞍迪恪睂懨废闼朴兴茻o,隨風(fēng)而至;“浮動”不同于涌動,言香氣款款而來,裊裊輕漾,柔細纏綿。很多的梅花詩,畫面是靜止的,是單一的,但林逋的《山園小梅》將梅花寫活了。他的詩中有畫,畫中香氣散逸,梅花枝影疏淡,小溪無聲流淌,“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歐陽修評價這兩句詩曰:“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蓖跏颗髮@兩句評價更高:“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nbsp;林逋的梅花詩也存在缺點,就是雖間有佳句,但并非全詩句句都好,有的詩句還稍欠勻稱和諧。他以一個光棍的身份特立獨行,以“梅妻鶴子”的標新立異為自己打上了永恒的、最酷的logo,將隱士做到了極致。作為詩人,林逋的隱逸詩,是北宋初期詩壇上的一股清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梅堯臣曾說:“其詩時人貴重甚于寶玉,先生未嘗自貴也?!?/strong>由于林逋的活動范圍僅僅局限于西湖一帶,這使得他的眼界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題材過于狹窄,從而造成其詩歌清淡閑適之氣有余,而豐腴厚重、積極上進之趣不足。他說:“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span>林逋死后,“千古暗香傳麗句,九重恩詔賜嘉名”。宋仁宗慕其品性高潔,賜林逋謚號“和靖先生”。遵從內(nèi)心,與世無爭,豁達樂觀,淡泊寧靜。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除了林逋,“和靖先生”這樣的謚號,還有誰能當(dāng)?shù)闷鹉兀?/span>-作者-
張風(fēng)莉:筆名雨楓,中學(xué)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xié)會員。本文作者授權(quán)首發(fā)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現(xiàn)在新建了粉絲群以供各位詩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請在后臺輸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區(qū)回復(fù)喔)。
回復(fù)“唐詩”、“宋詞”,即可查詢詩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