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排四柱法
一、排年柱:
阿拉伯?dāng)?shù)字有10個,而天干也有10個,我們就正好可以把公元年的最后一位數(shù)字和十個天干對應(yīng)起來。
數(shù)字4正好對應(yīng)的是甲。
只要記住甲對應(yīng)4,那么其它的就可以數(shù)著指頭算出來了
(甲4
乙5
丙6
丁7
戊8
己9
庚0
辛1
壬2
癸3),
這是年干。
年支大家根本就不用記,因為每個中國人都知道自己屬什么的,也知道今年是什么年,一問就知道了。
舉例:
78年生的,所以是戊;
屬馬的,所以是午,所以是戊午年。
再如今年,2008鼠年,8為戊鼠為子,所以是戊子。
二、排日柱:
基礎(chǔ)知識:
1.一年有十二個月。
2.一三五七八十臘,每逢此月便是大。
3.大月31天,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其它月30天。
方法:
每年,我們要記住元旦這天的干支。
比如元旦是己巳(如果實在記不住,可記“黃蛇”。
甲子為“青鼠”,乙丑為“青?!钡龋?span lang="EN-US">
首先,我們假設(shè)每月有30天。
那么,一個月就是半個甲子,兩個月就是一個甲子。
那么,3,5,7,9,11月的干支就相同,而且和元旦的干支相同(因為是隔了N個甲子嘛);
2,4,6,8,10,12月的干支也相同,而且和元旦(1月1號)干支的關(guān)系是干同支沖(因為隔N又1/2個甲子嘛)。
然后,我們就把多于30的天數(shù)加上,少于30的天數(shù)減去。
這樣,就知道了每個月1號的干支。
舉例:
比如元旦是甲子日,那么10月1號是什么?
首先假設(shè)是甲午日。
然后,10月以前過去了1,3,5,7,8五個大月,每月多一天,多五天,2月28天,少兩天,那么其實就是多了三天。
將甲午往后三位,10月1號就是丁酉日。
再如元旦是己巳日,那么五一節(jié)是什么?
先假設(shè)5月1日也是己巳日,過去的大月有1,3兩個,多兩天,2月少了兩天,正好抵消,那么,五一節(jié)就是己巳日。
三、排月柱和時柱:
月份是以節(jié)氣為分界,而節(jié)氣和陽歷對應(yīng)關(guān)系很緊密,上半年交節(jié)總在每月的4,5,6號,下半年總在每月的7,8號(比如立春總在2月4號)。
所以只要不是在這幾天,你就可以大膽寫出月的地支來。
如果是這幾天,查查萬年歷穩(wěn)妥一點兒。
所謂年上起月法和日上起時法,實際上是一個意思,所以根本不必背下來。
比如,甲己還加甲和甲己之年丙作首,一個是從子起,一個是從寅起,其實是一樣的,因為甲子后面的寅就是丙寅。
所以只要對應(yīng)起十天干來就可以了:
實際只背下“甲丙戊庚壬”這可以了,不管時,月都從子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