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xù)之前的話題:如何順利開啟一年級。
之前已經講了開學前一周、開學第一天。
今天來講開學第一周。
1、常規(guī)訓練。
正如之前講到,常規(guī)訓練與具體場景結合起來。
既要慢慢開始新課教學,又要在新課教學中慢慢落實常規(guī)訓練。
比如上課之前就訓練課前準備,而不是單獨拎時間出來專門訓練課前準備。
常規(guī)訓練,也有一個簡單的模型:
提出要求+具體演繹+多元反饋
拿排隊舉例子:
提出要求:手放兩側、腳并攏、目視前方。
具體演繹:讓一部分已經掌握要求的學生,在全體學生前面演繹一遍要求。
多元反饋:這里多元反饋,可以從反饋對象入手,可分教師、學生反饋,也可以從反饋形式入手,分為語言、照片、視頻反饋。
常規(guī)訓練,需要關注第一周中一些“第一次”時刻,第一次升國旗、第一次集會、第一次打餐、第一次放學等等,在第一次的時候,就把要求明確,并且要求一旦形成,堅持到底。
2、隨時表揚。
在具體的教育場景中,表揚必不可少。
特別是第一周,一年級的小寶貝們,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都希望在老師眼中是一個好孩子。
所以,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孩子們進行隨時隨地的表揚.
一旦孩子出現良好行為,老師要及時表揚:具體行為+內在感受+存在意義。
老師也可以多準備一些貼紙等小獎勵,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就給孩子貼上。貼貼紙仍然是一種有效的表揚方式,因為孩子們剛剛從幼兒園出來,幼兒園很多時候就是這么評價的。
在第一周即將結束之時,可以組織一個專門的表揚儀式、典禮,在教室大屏幕公開表揚本周優(yōu)秀表揚,盡量每一個孩子都要表揚到。
老師的表揚,可以讓孩子比較積極投入新學期的學習與生活。
3、關注情緒。
當然了,還是有一些孩子難以適應的。
但是孩子不會用語言來表達“我不適應不了”,更多會用外在行動表現出來。
比如,我原先在寄宿制學校,一年級第一周就要開始住校,到了晚上很多孩子,就哭著要找媽媽,有的孩子甚至到了深夜還要從床上爬下來,跟生活老師說,自己睡不著。
還比如,一些孩子剛進入比較正式的課堂,課上難以安靜,或者小動作多。
老師遇到這樣一些情況,一方面要給與孩子理解,學會共情。另外一方面,老師要多和學生交流溝通,最好的私下溝通,一些孩子往往是自己不知道該怎么做,老師要親自示范,并且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持續(xù)關注。
4、保持溝通。
這里的保持溝通,不僅是面對學生、家長,更要與任課教師隨時聯(lián)系。
特別是第一周,要跟每一位班級老師溝通一遍,問問老師們,班級孩子上課情況。
孩子們上課狀態(tài)如何,班級中的重點關注學生是誰,不出一周,班主任通過與任課教師溝通基本會有數。
一些總是影響課堂紀律的學生,要提前發(fā)現,發(fā)現之后,及時關注。
要知道,課堂紀律中,也是存在著二八法則,即20%的學生占據著教師80%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