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作者:Scott Young 程冕 翻譯
本書共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學習策略(模型)和第二部分學習技術。
作者說了他的故事
1 我主要靠自學。我的書架上放著最近兩年里閱讀的數(shù)百本圖書。
2 聰明人會在自己的學習中形成一系列的學習技巧,有意識地加以運用。當然,也有人無意識地運用。
3 我的策略綜合起來,稱之為整體性學習。
4 高智商學習者會把知識作為一個整體來學習,認為學科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他們整合學到的知識。
如何使用本書
1 這是一本學習行動指南。
2 不要指望看完書就能夠突變,要時刻在學習中應用本書中的策略和技術。
## 第一部分 整體性學習策略
1.1 什么是整體性學習。
大腦不是計算機,機械地用二進制數(shù)字存儲信息。大腦靠數(shù)十億個神經元相互聯(lián)系存儲信息。
整體性學習,意味著學習的對象——知識,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讓你學習的知識產生聯(lián)系,你創(chuàng)造的聯(lián)系越多,你就記得越牢固,理解得越好。
學習不是拷貝,而是更像編織一張大網。(知識不應該是散落的原子,而是要把原子鏈接起來,形成分子和物質)
整體性學習者可以將所有東西關聯(lián)起來,比如公式并不僅僅是公式,它是一種感覺、一幅圖像,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覺把它和任何具體的形象或畫面聯(lián)系起來。
注意,作者提醒,這本書是實踐的總結,不是科學結論。
### 整體性學習基于對學習對象的三個主要觀點:
1)結構
2)模型
3)高速公路(鏈接)
先說結構
結構就是一系列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結構就像一座城市。
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就是繪制一份優(yōu)秀的地圖,就是建造一座設計優(yōu)秀的城市。
模型
模型就是簡化的結構,它是結構的快照,更為簡單,更容易存儲。
運用模型的目的就是壓縮信息,通過將一些核心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模型。
比如學習編程中的函數(shù)時,把函數(shù)的作用想象成鉛筆刀,鈍鉛筆進去,銳利的鉛筆出來。
高速公路
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就是高速公路。
### 整體性學習的順序
1)獲取 2)理解 3)拓展 4)糾錯 5)應用 6)測試 六步完成一次完整的學習。
本書作者認為,最重要的是拓展,就是由所學的知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散出去,進而聯(lián)系到更多相關知識的過程。
下面我們看看每個步驟的重點。第一“獲取”的重點是要簡化,只有簡化,你才能有效率,你的記憶容量才相對更大。
第二“理解”的重點是要能夠應用。
第三“拓展”是知識發(fā)散和知網的過程。是整體性學習的真正開始。
拓展包括了解知識的背景(深度拓展),在這個知識周圍建立聯(lián)系(橫向拓展), 和打通工作,打通工作的方法是比喻法和內在化。(這個打通是做筆記的我理解的,書中叫縱向拓展)
第四“糾錯”每一個理解和拓展都可能跟知識的本意有偏差,發(fā)現(xiàn)以后要進行更正。
第五“應用”,這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但是,我們要知道只有很少的知識能夠達到此階段。在應用的時候,知識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同時也是一種感覺。
第六“測試”,核心是強烈的自覺。要警醒和察覺自己可能的錯誤,然后進行糾錯。
說完以上六點,記不住沒有關系。這里我們順帶介紹一下一本書《》的內容,我認為更好理解和應用,學習就是三件事,編碼、重復、檢索。
編碼就是理解以后用自己的話能夠表達出來你的學習內容,重復就是復習,在不同的時間,空間進行復習;第三點檢索,就是要提取你學過的知識,實際應用,考試,這都是檢索。
### 信息的結構
有一種分類邏輯,把信息分為三種,隨意信息,觀點信息和過程信息。
隨意信息
隨意信息是相對孤立的信息,比如歷史上的日期,某個定義或規(guī)則。這類信息一般很好理解,但是很容易遺忘。處理這類信息,可以用聯(lián)想法,掛鉤法和壓縮法。
觀點信息
觀點信息是存在爭論的信息。觀點難度在于獲取,需要大量閱讀找出其中的模型。圖表法也有利用總結不同觀點。
過程信息
過程信息就是作業(yè)指導,教導你如何分步驟完成一件事。這類信息的重點是不斷練習,反復去做。難點就是要花大量時間進行練習。
另一種分類邏輯:把信息分為具體信息和抽象信息。
具體信息(感知信息)
具體信息是感知信息,比如醫(yī)學上的望聞問切。
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是那種缺少感官直接聯(lián)系的信息。
### 關于學習過程枯燥乏味
遇到枯燥乏味的課程,不要馬上抱怨。問題可能在于老師在教你時,沒有和你的經驗聯(lián)系。
這個時候,使用整體性學習方法,你可以將內容與你感興趣的東西相連。
### 關于學習的目標
目標如何是考試,也不錯,但是如果你能夠思考一下,除了考試,你學習這個知識還有沒有其他的目的,對你的生活有哪些用處,思考之后,你可能有比其他人更強烈的學習動機,目標更遠大,對知識的理解也更深刻。
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應用。所以,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是最關鍵的步驟。知識只有獲得了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才是真正的知識。
以上就是整體性學習策略。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整體性學習技術。
## 第二部分 整體性學習技術
整體性學習技術一覽:
### A)獲取知識
1)快速閱讀
1. 指讀法
2. 練習閱讀法(就是隨手找本書練習閱讀能力)
1. 積極閱讀法 (積極思考書中觀點,思考怎么樣才能記住這些觀點,思考如何拓展這些觀點并在實際中應用它)
2)筆記流
1. 以“流”的形式記錄筆記
2. 用最簡單的詞語
1. 用箭頭指出關鍵詞之間的邏輯方向
2. 核心是關鍵信息的識別
### B)聯(lián)系觀點
1)比喻 (和你熟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
2)內在化 (建立圖像,添加不同的感官信息,找到屬于你的心理表征)
3)圖表法 (流程圖,概念圖,圖像。
### C)隨意信息的處理
- 比如一系列日期
- 解剖學術語
- 一系列步驟
- 科學公式
- 規(guī)章、條例
1)聯(lián)想法 (創(chuàng)建一個順序,然后每一個需要記憶的信息,加一個助記符,第三步創(chuàng)建屬于你的聯(lián)想)
2)掛鉤法
3)信息壓縮技術 (記憶術,比如縮寫; 圖像聯(lián)系; 筆記壓縮法,用幾頁空白紙,用最小的字寫下主要觀點,寫下與之相聯(lián)系的觀點、公式、概念等。)
### D)知識擴展
1)實際應用
2)模型糾錯
3)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
這一點非常重要,當你學習一個新的領域,你會發(fā)現(xiàn)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做一個項目,把你要學的東西凝結在一起,不至于在新的領域里不知所措。
### 最著名的整體性學習技術的實際應用——就是費曼技巧,我們講一講費曼技巧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要學習的概念
拿出一張白紙,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試圖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
寫出你的解釋。
第三步:當你感到疑惑時,返回第二步,這一步實際就是自我答疑解惑的過程,你既是老師,也是學生,要扮演雙重角色去看待你要學習的概念。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
盡量用簡單直白的語言進行解釋。
超越整體性學習
### 最后如何做一個高效率的學生
首先是能量管理
1. 增加你的能量儲備
1. 運動每周三五次
2. 睡眠七八個小時
3. 食譜粗纖維粗加工
4. 飲水要足夠
5. 可以一天四餐
3. 將你的日程表由線性的改為循環(huán)式的。
1. 每周休息一天
2. 晚上不干活
3. 設定90分鐘
5. 不要“學習”,去上手實踐
1. 學習是個模糊的概念,給學生帶來很大精神壓力。他們認為如果不能一直待在圖書館、坐在書桌前沉思苦讀,就會有負罪感。于是學生生活變成了一種持久的自我斗爭——總是試圖多“學習”,但總是感到收獲少。
1. 要用具體的活動代替學習
1. 閱讀材料
2. 完成各項作業(yè)和在課堂上做筆記
3. 應用整體性學習方法處理某些難點
4. 考試前,針對學習材料做一次筆記流
### 絕不拖延,克服拖延癥的幾點建議
1 利用目標管理,列出周清單
2 每天檢查周計劃,列出每日目標清單
### 學會批處理
1 零散工作整合在一起
2 一次性完成作業(yè)
3 提高注意力閾YU4值
### 有組織
1 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
2 隨身帶一個記事本
3 堅持用日歷和做事清單
###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1 每日閱讀
2 每日練習
3 每日目標
### 關于怎樣養(yǎng)成習慣,作者建議
1 堅持30天
2 享受這個習慣
3 尋找每天的特殊時段完成習慣
(這部分可以參考《習慣的力量》)
### 關于克服障礙,作者的建議是
1 寫下任何障礙
2 使用網絡(搜索)
3 找一本講“怎么做”的書
4 換一個角度試試
### 設置學習目標,作者也給出了建議
目標例如
- 每年的閱讀量
- 項目
- 有截止時間的技能學習
1. 寫下所有的目標
2. 設定截止時間時,要讓自己有些困難,但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
3. 目標轉換成每天每周的具體行動
4. 最后經??纯茨愕哪繕?/p>
好,今天的內容很多,但是都是可以供大家反復閱讀,然后去實踐的,一本介紹學習經驗的書《如何高效學習》的讀書筆記我們就介紹完了,感謝你的耐心學習,我們下一本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