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南山桂花發(fā),飛來飛去襲人裾。
大多數(shù)人都出生在一般的家庭,這也注定了我們不是來享福的。年輕時候不斷充實自己,挑戰(zhàn)自己,折騰自己,可不管你怎么努力,還是拗不過命運。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每個人都渴望創(chuàng)業(yè)成功,但到底怎么才能擺脫掉這些標簽?
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世界第一商人”猶太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他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也是世界上的“金穴”。在世界所占的比例僅為0.3%,但是掌握著世界的經(jīng)濟命脈。前段時間某雜志社統(tǒng)計,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yè)家中,猶太裔的占到了一半。
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功,這個他們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猶太民族中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坑蒙顧客就是播種仇恨,保持微笑帶來的則是財源滾滾,請待每個人都滿面春風(fēng)。這也道出了成功的關(guān)鍵:笑。
現(xiàn)實中很多人可能有這樣一種觀念,成功的商人就應(yīng)該是嚴肅的,冷酷的,在生意場上才能雷厲風(fēng)行。其實不然,“笑”是走向成功的武器,是你成功的保障;如果沒有“笑”,成功對他來說也只是“天花板”。
生活中我們偶爾也會看到關(guān)于猶太人的電影,不管他們做什么,只要雙方有交流,他們最初都是以微笑開始的。即便雙方在談生意的過程中有了“沖突”,第二天他們的神情依然那樣真誠,態(tài)度還是那樣溫和。
這樣看來,簡直讓人不可思議。有一位和猶太人合作過的商人曾問過這個問題,猶太人表示“人的細胞每天都在代謝的過程中,昨天我生氣,但今天吵架的細胞已經(jīng)被新生的溫和細胞代替,至于記恨?當然不存在”。
這種“笑”并不是虛情假意,似乎已經(jīng)演變成了他們身上的一種品質(zhì)和習(xí)慣。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位中介召集了要對接的6位商人,交代一下后面的工作。沒想到第二天來了7個人,這樣中介很不開心。隨后他問道:“誰是不請自來的,趕緊回去吧”。
空氣短暫凝聚了一會兒,7個人當中最有名望的那個人站了起來:“怎么了?我沒有被邀請,只是聽說有這樣一個會議,如果不方便的話,我可以回避”。這位中介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并將他請回到原來的座位上。
整個故事很簡短,但道理也很明顯。7個人中必定有一個人是沒有受到邀請的,難道因為自己的資格不夠退回去?這是多么難堪。與其讓自己名義受一點影響,還如不拯救一個人的自尊心,混跡其中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我們常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我看來,猶太人將這樣的品質(zhì)踐行到了一種境界。加上長期流離失所的狀況,這也讓他們形成了“謙和”的耐性。久而久之,這種“和氣”也伴隨到他們的經(jīng)商中,“笑”也成為了猶太人的標志。
成功的秘訣離不了自己的努力和奮斗,最少不了的就是“笑”。老話講“和氣生財”,做生意無非就是和一個人打交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對方在看到你的笑容后舒服了,內(nèi)心自然也會為你打開,你離財富還遠嗎?
猶太人之所以這樣成功,是因為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商業(yè)的學(xué)習(xí)。除了人盡皆知的《圣經(jīng)》之外,還有一本被他們譽為“第二圣經(jīng)”的《塔木德》。這本書是整個猶太民族的智慧基因庫,睿智雋永,是他們生活中的“行為指南”,更是成功路上的“一盞明燈”。
如果此時的你深感迷茫,沒有方向,那么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智慧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