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頭功”介紹:
“磕頭功”是一個古老的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可歸為“導引術(shù)”類。
《神仙傳》中記載的長壽之仙----彭祖,遠古時代的養(yǎng)生家。“少好恬靜,不恤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惟從養(yǎng)生沾身為事。”據(jù)古代典籍記載,彭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他歷經(jīng)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彭祖精于養(yǎng)生,《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yǎng)形之人的代表人物。
下面源引《彭祖養(yǎng)生長壽學》:第八章導引養(yǎng)生。作以介紹:
龜蛇五行益壽功
龜蛇五行益壽功是系列功法。只適宜在室內(nèi)個人練.不適宜在大庭廣眾場合練,以免引起誤解??扇拙殻部蛇x練局部。
磕頭功(功法其中之一)
龜蛇不能磕頭,這里取其四肢著地、烏龜抬頭縮頭之意,作為蛇行功、龜息功的預備功。
磕頭本是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但是后來蒙上了宗教迷信色彩,有必要洗去這些色彩,而恢復其科學面貌。
磕頭是一種簡單的全身運動,主要是腰部運動,在起、伏中帶動內(nèi)臟活動,牽動四肢肌鍵活動,磨煉最易受寒致病的膝關(guān)節(jié),這是很好的專項減肥一一腰部減肥活動,可以把腰部脂肪轉(zhuǎn)化為肌肉。據(jù)科學家調(diào)查,腰圍超過臀圍的往往不能長壽。
磕頭是一種自發(fā)的周天功,磕頭下去時氣沿督脈向上到頭部,保證頭部供血;起身時氣沿任脈下行到達會陰。周而復始,不求周天而自有周天,不用意念導引,而用動作導引,也不會河車空運(意行周天而沒有多少氣隨行)。
具體方法:在床上或地上跪下,膝部墊軟物,慢慢前俯,至手掌、手肘著地,前額著地。四肢和頭著地,這叫“五體投地”。再先昂頭。慢慢抬起身,而至直跪,雙手下垂。最好雙手合于胸前,上舉過頭,不是為了敬“鬼神”,而是增加手的運動,并使左右陰陽溝通。吸氣俯身,注意內(nèi)氣從尾闖沿督脈向上到頭;呼氣起身,注意內(nèi)氣從頭部沿任脈到會陰。
注意:
(1)開始時動作要慢,愈慢愈好,尤其是高血壓患者,防止頭部驟然充血、失血,而加強對腰部的鍛煉,增強減肥效果。
(2)開始時次數(shù)要少,尤其是高血壓患者。5次、10次。逐月增加到100次。少了效果小,但剛開始不適應,容易導致心跳過于加快。
(3)開始時,起身可以用手推地,磨煉五指,有利于疏通腦部血管。腰肥的可以減少手部推力,而用腰部力量抬起身體。
(4)貴在堅持,如每天100次,三個月后身體面貌會有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