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博山區(qū)第一中學(xué)2018級(7)班 孫詩程
漫步在那條熟悉的老街。街上人來人往,彌漫著各種香氣和人們的喧鬧聲,大大小小的商店都以醒目的廣告吸引著顧客。來去匆匆的人們留下了歡聲和笑語,更為這老街增添了人間煙火氣。【從視覺、聽覺、嗅覺角度,突出“老街”的繁華,交代“糖葫蘆”的存在環(huán)境】
“糖葫蘆—賣糖葫蘆嘞—”
【描述“老街”環(huán)境,引起“糖葫蘆”的描寫】
一句吆喝聲吸引了我的注意?;仡^一看,見一位老爺爺推著老舊的自行車緩緩地走過來。車上有個白色的木樁,木樁上面插著許許多多晶瑩剔透的糖葫蘆,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些糖葫蘆顯得更加可口。草莓、糯米、豆沙……什么口味的都有,而我卻最偏愛那紅色的山楂。
【扣住題目,描寫“看糖葫蘆”】
尺把長的竹簽被削得黃中泛青,十個火紅的“小太陽”依次掛在上面,散發(fā)著動人的光澤。那些山楂上還撒著米粒大小的芝麻,在冰糖的涂抹下顯出幾分俏麗。舔下一塊糖,冰糖滑過舌尖,黏黏的;嚼一嚼,脆脆的。細(xì)膩的糖汁流進口腔,那香甜浸潤心田。咬下一口果,緋紅的顏色從外滲到內(nèi),果肉透著那股來自山野的酸味。【精選動詞,巧用疊音詞,突出“糖葫蘆”的好吃】從內(nèi)往外淌著的酸澀伴著那細(xì)甜的糖汁緩緩地滋潤著每個味蕾。【滿足口舌之快】
【吃“糖葫蘆”的享受】
那次,從集市上買回了許多紅彤彤的山楂,味蕾又被那內(nèi)酸外甜的糖葫蘆勾起,于是說通母親一起和我做冰糖葫蘆。首先要把山楂的核去掉,用刀切開肯定是不行的。要用硬質(zhì)的吸管在山楂中間轉(zhuǎn)一轉(zhuǎn),將核取出,再用竹簽串好。接下來就要熬糖汁了,這可是項技術(shù)活?;鸷虿坏剑菀装l(fā)黏,吃的時候會粘牙;而火候太大,不僅顏色重吃起來還發(fā)苦。【注意闡釋事理】我們常說的“冰糖”其實是“砂糖”。將上好的砂糖放在黃銅的大勺里,小火慢熬,直到熬出糖色,有密集的小泡才可以。熬制好后,將串好的糖葫蘆放到熱糖汁里滾一下,等待冷卻,一串晶瑩剔透的冰糖葫蘆就做好了。經(jīng)過好幾輪試驗,終于成功。望著那幾串自己親手做的糖葫蘆,在盤子里閃著誘人的光澤,自豪感更是從心底油然而生。
【做“糖葫蘆”——制作過程描述清晰、生動】
圓溜溜的紅山楂冰糖葫蘆好吃又好看,象征著幸福和團圓。隨著時代的變遷,那串串冰糖葫蘆已歷經(jīng)了多少年的風(fēng)霜與滄桑?那酸甜的汁液流淌過了多少純凈的心田?那纖細(xì)的竹簽被多少稚嫩的手握過?【連連發(fā)問,啟人深思】晶瑩的紅山楂像顆顆火熱的心,歷史文化的汁液將它們黏住,那是地道的中國情,悠久的中國味。
【揭示“糖葫蘆”的意義,由感性到理性,升華認(rèn)識】
那冰糖葫蘆,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不是嗎?
【運用反問句式,呼應(yīng)題目】
(點評:徐東祥)
《天天讀寫》文章精選
周鐳鐳:渲染景物 表現(xiàn)復(fù)雜心態(tài)
王若頎:多彩的活動
《天天讀寫》約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