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事萬物,都自有因果,人生亦是。
佛家常說,種善因結(jié)善果,于人生而言,何嘗又不是如此呢?一個人晚年的幸福與否,也早有說明。
五十以后,若是身上出現(xiàn)這些“怪事”,一定要警惕,否則可能會導(dǎo)致晚景凄涼。
01
人過五十,警惕負(fù)面情緒。
從前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到了這個年紀(jì),基本是該退休的年紀(jì)了,然而如今很多人到了五十,才算真正進(jìn)入中年。
孩子剛剛成家,父母即將老去,正是上下都用得著你的時候,是一個家庭真正的頂梁柱。
可是,對上對下的義務(wù),對里對外的責(zé)任,方方面面的壓力,很容易會讓人疲于應(yīng)付。
人生不易,尤其對中年人而言,更是如此,辛苦勞累之下,難免會滋生種種負(fù)面情緒,諸如抱怨、焦慮、恐懼等等。
于身體而言,長期處于負(fù)面情緒,可能會帶來種種疾??;
于工作而言,誰都過得不如意,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整天負(fù)能量的人,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距離感。
所以五十歲以后,一定要認(rèn)真對待自身的負(fù)面情緒,不要不加控制,淪為情緒的奴隸,最后弄得家人厭煩、朋友害怕。
不然老了老了,只能做一個孤家寡人。
02
人過五十,警惕“好為人師”。
有些人,一上了年紀(jì),稍微有點經(jīng)驗,就喜歡說教,就喜歡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隨隨便便指導(dǎo)他人。
說的好聽一點,他們是見不得年輕人受苦,可說的難聽一點,其實是太過自信,以為自己什么都懂。
殊不知,對他人而言,這種行為最討厭。
沒有人喜歡被人說教,哪怕是真的為了他好,也很難接受,更何況,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有智慧接受你的說教。
更何況我們年輕時,不也很討厭大人們動不動就說教,怎么自己有了點年紀(jì),反而忘了呢?
再者,這個時代的發(fā)展,有這個時代的個性和特點,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有他們的思想和智慧。
我們的經(jīng)驗,不一定對他們有用,我們的智慧,只是我們?nèi)松?jīng)歷的沉淀,不隨意指導(dǎo)他人的人生,不隨意點評他人的生活方式,既是一種智慧,更是難得的修養(yǎng)。
03
異性交往,警惕失去界限。
前段時間,聽到了一個故事,
一個大叔,一輩子勤勤懇懇,即將退休的時候,卻因為一時不慎惹出了桃花債,單位要處分,老婆怨恨,子女嫌棄,最終灰溜溜回了老家,還慘遭情人拋棄。
很多人聽說以后,都不相信這么老了他還能出個軌?
事實上,出沒出軌大家都存疑,但這一身腥他是怎么也去不了了,沒辦法,誰讓他招惹上的是一個沒臉沒皮的寡居女人呢,對方以為他好拿捏,卻沒想到他老婆也不是吃素的,最終誰都沒有占便宜。
人過中年,沒有誰的生活不是一地雞毛,只是關(guān)起門來,大家都只會展示自己生活最美好的一面,并沒有誰的日子,真的比誰舒心。
所以與其羨慕別人,不如把心思收回來,好好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家庭更幸福,才是正道。
五十歲以后,異性交往切記要記得分寸,避免逾距從而引起種種紛爭。
聽過一句話:
“要怎么收獲,想要學(xué)會怎么栽種?!?/span>
要想晚年幸福安康,從年輕時就應(yīng)該好好付出,認(rèn)真對待,不必羨慕別人的生活,也不必羨慕別人的收獲。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只要這過程你好好對待,相信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