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雨中游沈園 秋風瑟瑟,秋雨瀟瀟。走進紹興,走近沈園。 腳步,不經(jīng)意間竟慢了下來,似有些粘滯;傘下的目光,卻開始放晴,變得分外企盼,分外專注。透過彌天朦朧層層疊疊的雨簾,剛才還依稀的沈園的粉墻黛瓦,漸漸明白起來。 這就是沈園么?這就是宮墻柳的所在,黃藤酒的所醉,紅酥手的所戀么?那闋吟了八百多年,如今依舊撩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歌,就是從這矮矮的粉墻上,絲絲的柳條間,圓圓的月亮兒門里,伴著葫蘆池的那一汪碧波春水,挾著放翁的那一腔“錯錯錯莫莫莫”的無奈與悲愴,一同悠悠流淌出來的么? 身后,是車水馬龍繁華喧囂的紹興市中心的主干道;眼前,是歷盡劫波舊貌新顏的,差不多九個世紀前的宋代園林;連接這八百多年歲月滄桑的,卻只是腳下這座幾步就可以跨越,用山陰道旁極普通的山石砌成的拱型的“放翁橋”。 春天早過了,下一個春天,應(yīng)該就是來年了??墒?,橋下的水,卻依然綠得如幽幽的春波。只是,沒有了故人“傷心橋下”的一步三嘆,也沒有了夢斷時分的“猶吊遺蹤一泫然”。 橋下,泊著幾條烏篷船,那種載著游人往來于三味書屋鑒湖等景區(qū)的小游船。因為不是旅游旺季,又是雨天,游客寥寥,便多半成了水鄉(xiāng)風情的點綴。那些終年戴著烏氈帽的搖船人,怕是上了岸,就著茴香豆吃老酒去了。 寂寂的小船兒,被緩緩流淌的河水輕輕搖動著,晃晃悠悠,似一位貪杯的醉客,兩斤花雕下肚,醺醺的,腳底下便輕飄飄起來。 細細柔柔的雨絲,落在被雨水淋得黑亮黑亮的烏篷頂上,濺起數(shù)不清的朵朵極小的水花,又順著烏篷的圓勢,悄無聲息滑落到河里,與雨絲混雜著,復(fù)濺起同樣數(shù)不清的小水花,再是數(shù)不清的層層疊疊稍縱即逝的漪漣…… 人在橋上,橋在雨中;船在河上,河也在雨中。遮天蔽地的雨,無處不在的水,淋得心情也濕漉漉的,便無端地涌出一縷如水的思緒…… 八百多年前的放翁,也是坐這烏篷船,走水路來的么? 八百多年前的那天,是春光明媚,還是春雨霏霏? 八百多年前的巧遇,難道真是冥冥中的注定? …… 進入郭沫若先生手書的“沈氏園”的石刻牌坊大門,粉墻影壁前的那尊“斷云石”赫然入目。當?shù)乜谝?,“云”“緣”諧音,所以,“斷云”也就是“斷緣”的寄意與隱喻。 驚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塊碩大的原本一體的磐石,竟生生地被截作兩段,斷口如斧劈刀斬,卻依然相依相偎,須臾不離。斷云石的來歷不詳。不知道是沈園的舊物,還是今人重建時的靈感。不過,這已經(jīng)無須非考證出個水落石出不可,你想,堅硬冷冰如石頭,尚且有如此石斷情連的靈性,何況一對相親相愛如膠似漆,卻被硬生生拆散的夫妻? 緣已斷,情未了。情到深處,磐石都會講述八百年前的愛情悲劇…… 雖然已經(jīng)是暮秋時節(jié),遍植湖畔的垂柳,卻依舊滿目蒼翠。據(jù)說,早先的柳樹,都是依墻而栽的。時過境遷,當年勾起放翁一懷愁緒的,那沐浴在滿城春色里的宮墻柳,如今早已不復(fù)存在。可是,宮墻柳卻因了《釵頭鳳》而名垂千古,這恐怕是放翁始料不及的。 依依柳絲,青青柳葉,似乎已經(jīng)感覺到自己與湖水的情緣行將了斷,便使出僅剩的氣力,與肅殺的秋風,與惱人的秋雨默默抗爭;便毫無保留地奉出了最后的情與全部的愛,貪婪地親吻著朝夕相擁卻總也吻不夠的清清湖水…… 滿湖的夏荷,卻早已經(jīng)凋零大半。橫七豎八的殘枝敗葉,在一池冷冷的秋水中,在漫天迷蒙的秋雨下,顯得那么無奈,那么絕望,那么悲愴。然而,有誰知道,曾幾何時,它們也曾有過歡樂,有過甜美,有過花兒盛開的燦爛…… 歲月更替,花開花落,本是無法抗拒的天意??墒牵松谋瘹g與離合,又怎一個“天意”了得?;▋褐x了,來年依然會綻放;緣斷了,情猶在,惟余思念兩茫茫。于是,便有了“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的千古喟嘆,便有了“怕人尋問,咽淚裝歡”地強顏歡笑。 雨打枯荷,沙沙作響,似在吟唱那闋纏綿凄婉的曲兒…… 葫蘆池,狀若葫蘆的一處小水塘。陸游與唐琬離索十年后沈園重逢的所在。細細的雨絲,密密落進池塘,原本水波不興水平如鏡的水面,便成了一方被揉得浪唧的油綠油綠的緞子。偶有幾條小魚兒探起頭來,一張口,吐出幾個氣泡泡,將這緞子咬出幾個小洞,復(fù)又迅速愈合得天衣無縫。 雨中的葫蘆池,完全沒有了鏡子般亮可鑒人的景象。當然,也就絕難尋覓到放翁筆下“驚鴻照影”的詩意,便覺得有點可惜。只能默默凝神水面,遙想當年,年逾八旬卻癡情依舊,在這斜陽輝映下的一汪綠幽幽的春波中,追尋唐琬倩影終不得的惆悵與苦澀。 沈園的精彩,也是沈園整體布局的中心與重點,當首推在唐代亭閣遺址上重建的“孤鶴軒”。 孤鶴軒,取意陸游“孤鶴哀鳴”的自喻。婚姻受挫,郁郁寡歡;報國無門,屢遭貶謫;坎坷一生的放翁,家事國事天下事,似乎事事都不順心,皆不如愿,便覺得自己如一羽煢煢孓立形單影只的孤鶴。滿腹未了的情思,一腔難酬的壯志,便常?;髁藥茁暋肮满Q歸飛只自傷”的哀鳴。 孤鶴軒的抱柱上,有一副蕭挺教授撰寫,錢均陶先生書題的楹聯(lián): 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 六厶欄幾多綺思頻拋細雨送黃昏 字美,意境更美,讀來令人心旌搖曳而唏噓不已的凄美。不知道是不是眼前這愁煞人的秋風秋雨,與楹聯(lián)的意境庶幾合之,竟感覺空曠寂寥的亭榭里,漸漸彌漫開了一縷淡淡的哀愁,又恍若聽到了放翁“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的悲吟,一如獨立寒秋的孤鶴。 有點驚訝于放翁思想的復(fù)雜與多面。被梁啟超推崇為“一代亙古男兒”的陸游,身后留下的萬余首詩詞,最多的,當然是“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敗钡暮狼槿f丈,與“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憂國憂民;卻又不乏“賣魚沽酒還醒,心事付與橫笛”的恬淡閑適,以及“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清高超脫;而進得沈園,讀到最多的,卻分明又是“春如舊,人空瘦”的愁苦凄婉,和“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的聲淚俱下。 婉約與豪放,纏綿悱惻與壯懷激烈,想必原本是可以集于一身的。更何況,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沈園的傷心處,便是孤鶴軒對面的那堵鐫刻著兩闋《釵頭鳳》的殘垣了。 粗心抑或原本就是來去匆匆走馬觀花的游人,可能會錯過八百多年前的宋井亭,也可能怠慢了其貌不揚卻饒有情趣的草亭,卻斷斷不會忘卻這兩塊一定是心儀了許久的詞碑。更何況,許多游人就是因了這《釵頭鳳》才知道沈園的。 據(jù)說,斷垣是用了沈園原址出土的宋磚砌成的,這便彌補了陸游唐琬原作手跡佚散的幾許缺憾。而近代詞學大家夏承燾先生手書的《釵頭鳳》,卻也精妙絕倫。陸游所作為行草,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唐琬所作為行楷,清雋秀麗,顧盼流連。可見,先生落筆之前,定是煞費了一番苦心的。 雨,還在下。不緊不慢,不疾不徐,絲毫沒有收勢的意思。 雨中的沈園,水淋淋的,恰似一幅空朦靈秀的水墨大寫意。 雨中游沈園,少了些許景的細致,多了幾分情的韻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沈園其實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園子。行走在紹興有名的魯迅路,沿途都看到“免費乘烏蓬船去沈園”的字樣,對于沈園,在心里是向往了許久的,但是坐著烏蓬的小船去沈園,倒是出乎了我的想象了。沈園的大門原本是在洋河弄內(nèi),現(xiàn)今已移到了魯迅路,乘船不一會,一座看起來貌不驚人的園子就出現(xiàn)在眼前,一抬眼,便可見到由郭沫若題寫的“沈氏園”大門匾額。就是這樣普通的一座園子,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園林。在風景如畫的江南,這座南宋越中沈氏家族的園子,雖然不乏小橋流水之韻致,綠柳紅梅之雅意,但若僅以景而論,是不足以言道的。沈園之所以能夠久負盛名,更多的是因了陸游與唐婉的一段令人傷感的故事,一曲使人落淚的悲歌。
沈園就在這段時間走進了人們心里,走進了中的文化和歷史。 陸游的晚年一直處于悲痛之中,除了愛情所帶給他的遺憾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沒有看到南宋朝廷收復(fù)北方失地,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處處描寫這種悲痛之苦。即使是彌留之際還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示兒》,在這首詩中他把人生中最大的遺憾描寫得淋漓盡致,從而也是感動了歷代的讀者。作為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直心系天下,始終用柔情溫暖人間,可是他的溫情沒有人懂。 面對風雨飄搖的南宋朝廷他悲痛欲絕,而在愛情的世界里,他同樣留有遺憾,尤其是與唐琬的愛情,同樣也是令人傷感。兩人原本是一見鐘情,那是世間最好的愛情,可是這一段戀情,最終還是淪為了悲劇。當初陸母由于不喜歡唐琬,還逼著陸游寫下休書,硬生生拆散了這一樁美好的姻緣,也使得陸游在愛情中留下了遺憾。 陸游為了這件事情一直是耿耿于懷,可是又無能為力,即使是到了耄耋之年,陸游也依舊還在思念唐琬,并且回到了兩人分開后相遇的沈園,在那里看到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這使得他內(nèi)心悲痛不憶,寫下了著名的《沈園二首》,把自己對于唐琬的愛情,還有思念之苦,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感人肺腑。特別是其中的第二首,那更是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對于愛情的遺憾。 《沈園二首.其二》 宋代:陸游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陸游寫這首詩時唐琬早已逝世,可是對于詩人來說,她一直活在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對方,不過他們的愛情盡管轟轟烈烈,但是又充滿了遺憾,這也使得他在這首詩中,把這種遺憾描寫得感人肺腑,使得我們讀了之后,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悲痛之苦。正是由于愛得深沉,所以始終也無法忘懷。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保_篇的兩句便是營造出了一種凄美之感,正是由于在沈園回想了那段往事,也使得陸游感慨萬千;你早已離開了這個人世,并且香消玉殞四十多年了,沈園的柳樹再也沒吐柳絮。在這兩句中詩人寫明了唐琬離世的時間,同時也寫到了沈園經(jīng)歷滄桑的變化。這兩者的結(jié)合,也使得這兩句詩顯得傷感不已。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最后兩句又是交代了自己當時的處境,還有對于人生的感慨,我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老了,再也不復(fù)從前,只是化作會稽山的一抔黃土,到時我們就可以再次相見,可是現(xiàn)在我來這里憑吊遺蹤,回想到了過往的事情,還有內(nèi)心的遺憾,這使得我悲痛欲絕。在這最后兩句中,陸游更是寫盡了人生的無奈,并且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陸游很多的作品都是充滿了憂愁,而在這首《沈園二首.其二》中,寫得極為傷感,雖然通篇只是那么寥寥數(shù)語,但是營造出了一種凄美之感。愛情不在了,沈園也是物是人非,這一切的一切,那都使得人生變得不完整。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才使得此詩處處充滿了憂愁,字里行間流露出了無盡的悲痛。而我們從這首詩中,也是能夠感受到他的一片深情,只有深情的男子,才能夠?qū)懗鋈绱烁腥说钠嗝涝娖?/span>陸游和表妹唐婉,青梅竹馬,耳鬢廝磨,結(jié)為伴侶后相敬如賓, 伉儷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對情投意和的恩愛夫妻。青年陸游把功名利祿付逐吟詩賦歌。不料,作為婚姻包辦人之一的陸母卻對兒媳產(chǎn)生了厭惡感 ,逼迫陸游休棄唐婉。 在陸游百般勸諫、哀求而無效的情況下,二人終于被迫分離,唐婉改嫁“同郡宗子”趙士程,彼此之間也就音訊全無了。當初陸游與唐婉訂婚的一只鳳釵,見證了相愛時兩心相依,兩情相悅;見證了分開后各自飄零,各自寂寞。 十年后的那個春天,滿懷憂傷的陸游一個人漫游沈家花園,他形影清瘦,獨坐獨吟。很巧的是,恰好與偕夫同游的唐婉邂逅相遇,一對拆散的人意外重逢了。 盡管分離十年,陸游內(nèi)心里對唐婉的眷戀卻難以割舍。昔日的愛妻,分明是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了。不能執(zhí)子之手,只能淚眼相望,悲痛之情頓時涌上心頭,陸游的心碎了。人事固然是無法改變,然而詩情與多年的憤懣和思念卻是無法抑制的了。 斗轉(zhuǎn)星移,晚秋的細雨淅淅地灑落在荷葉上。當我孤身于這片靜悄悄的荷塘邊時,內(nèi)心感慨萬分! 陸游滿懷傷感、內(nèi)疚和對唐婉的深情愛慕,在沈園的墻壁上憤筆疾書一闕《釵頭鳳》后凄然而去!“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但凄然而去的陸游無法知道,唐婉孤零零的在粉墻下站著,將《釵頭鳳》一遍又一遍的看著,最后不禁失聲痛哭?!笆狼楸?,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借著這首詞,唐婉在向愛人傾吐著自己痛苦的心境。 我凝視著斷墻上兩首《釵頭鳳》相守相望,可他們相隔的豈止是行文間的距離啊,魂牽夢繞卻陰錯陽差,牽手只能在夢中。這一對癡情人,說他們有緣,為什么不能牽手一生?說他們無緣,但離散十年后,又為什么能在沈園重逢? 秋雨淅淅瀝瀝的下著,除了雨聲,沈園一片寂靜。我佇視良久,突發(fā)有感:這對啼血的杜鵑,原本就是比翼齊飛的蝶。 沈園相會后不久, 唐琬就在憂郁成疾中死去了,就像一片落葉一樣隨風飄逝...... 在雨中的沈園里,再讀使人哀怨婉轉(zhuǎn)、如泣如訴、淚眼潸潸的《釵頭鳳》,在字斟句酌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怨恨愁苦又追悔絕望的陸游,一個對唐琬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的陸游;看到一個因備受摧殘而病魂常似千秋索的唐琬,一個對陸游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唐琬。 沈園,可以說是詩人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最溫熱的地方。唐婉,是詩人靈魂深處一道長長的傷口,稍微一動,就有熱血噴涌而出。愛一個人,好象是陳年的酒,芳香四溢??梢坏┖椭獪I在地下埋藏久了,那些煎熬,那些掙扎,那種深摯無告,足讓一個人窒息。沈園和唐婉,是陸游能望見燈火,卻是一生回不去的家...... 雨悄悄的下著,就如同一對生死分離的有情人淚水。柳無言,水無聲,只有淚有心! 秋雨霏霏中的沈園顯得十分冷寂,雖然歷盡千年的歲月蹉跎,但草草木木仍然蓬發(fā)出昂然的生機。歲月更迭,但沈園如故!我想,當你徘徊于這曾留下千古絕唱之地時,此時此景,你會想些什么呢? 因為沈園折射出了人生! 雨停了,我?guī)еv離開了曾使人夢魂牽繞的沈園。已近黃昏的紹興古城在雨后顯得分外寧靜,河水悄悄地流淌著,彷佛在告訴人們這里曾發(fā)生過的斷腸故事。 小河邊正好有一個小酒店,由于來往人很少,酒店的生意很清淡,可老板卻很熱情。我自酌自品著紹興黃酒,聽著酒店主人敘著這里曾發(fā)生的故事...... 夜?jié)饬?,小酒店附近靜悄悄的。酒酣的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我想:如果沒有《釵頭鳳》,那還會有這孤寂了千年的沈園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