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胡長安:記憶·鄉(xiāng)愁(下)

 記憶·鄉(xiāng)愁(下)

            文/胡長安

五、青山盡染夕陽血 兄弟鬩墻 殘垣猶記滄桑事 后輩釋嫌

        丙申年三月十一日酉時

從六孃家沿一溜小路上到山頂,有一座村莊叫作“干壩院子”,曾是毛氏入川第五祖的二兒子建立的家園。老人們說,五祖是毛氏“正”字輩的,在四川武勝縣參加鄉(xiāng)試,考取舉人功名后,舉家遷往合川縣石龍場金龍山定居。他四十歲才安家,育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后依次在石龍場大溝院子、干壩院子、中間院子、新院子建立了家園。
鶴年的曾祖父---毛氏入川第六輩毛象崑就是“新院子”的主人。毛象崑生育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長大后,毛象崑將家產(chǎn)平分給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毛常遂,字鼎安。一貫不務正業(yè),喜好抽鴉片、賭博,沒多久就耗盡家財,經(jīng)常去弟弟家借錢,因此兩家多有不和。
毛象崑的小兒子毛常厚,字鼎九。生于清光緒三十三年,勤奮好學,后來竟成了小有名氣的中醫(yī)。并且樂善好施,時常為窮困人家免費看病抓藥,頗有些民望。因其祖上是有“功名”的,世人尊稱“毛老爺”。
民國十六年,毛鼎九娶了合川城里張姓富商的獨生女兒張伯超為妻。在新院子生育了兩個女兒后,因其岳母獨自一人在合川城里打理生意,便于民國二十二年全家遷到合川城里居住。
1938年起日本侵略軍對重慶進行長達五年半的“無差別大轟炸”時,也對離重慶不遠的合川城進行了狂轟濫炸。
本該在合川城過著舒適日子的毛鼎九,為躲避日本飛機轟炸,遂帶著一只眼睛失明的岳母、妻子和四個子女回到石龍場居住。除了購置了一些田產(chǎn)外,他自己仍然在街上行醫(yī)??谷諔?zhàn)爭勝利時,他家已是有七個子女,共計十口之家的大家庭了。
可是好景不長,到了1949年,風雨飄搖中的國民黨軍政人員爭相尋找出路,石龍鄉(xiāng)張鄉(xiāng)長也舉家離開了石龍,同時舉薦毛鼎九出任鄉(xiāng)長一職。不諳政治的毛鼎九自恃有民望,且平日里和國共兩黨的人員均有交往,認為亂世當前總得有人出面保境安民,便接下了鄉(xiāng)長的擔子,帶領(lǐng)鄉(xiāng)丁維持地方治安。
1949年十月,毛鼎九在小沔讀書的唯一的兒子剛回到石龍場不久,也被從前線潰退下來的國民黨軍隊抓走了。為了躲避兵荒馬亂,自顧不暇的毛鼎九只好帶著全家女眷遷到鄉(xiāng)下的“新院子”老屋居住。
1950年下半年開始土改,與毛鼎九頗有積怨的親哥哥毛常遂可能為了劃清界限,親自帶領(lǐng)土改工作隊和民兵到他家挖地三尺,抄了個底朝天。
毛鼎九被定性為“罪大惡極”,應處極刑。這時有好心人想起他家曾與共產(chǎn)黨的大官有來往,便秘密去重慶托人說情。那時往來重慶要好幾天時間,等那人從重慶帶回“此人不可殺”的條子時,毛鼎九已于1951年4月1日午時被執(zhí)行了槍決。
這年,鶴年的奶奶張伯超剛好40歲。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歷盡艱辛把剩下的幾個女兒拉扯大,嫁人成家。隨著文革結(jié)束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眼看日子逐漸好起來,老人家卻于1997年7月25日不幸病逝。終年86歲。
幾位孃孃合計后,與干壩院子的本家親戚商量,用六孃家的一塊自留地置換一塊墓地,將老孺人的骨灰葬在干壩院子的后山上。
因這里離六孃家最近,于是我們先去祭奠鶴年的奶奶。囿于當年的條件,墳墓周圍沒有墓墻,也沒立碑。雖然每年孃孃們都會去祭奠,我們?nèi)r,仍然是雜草叢生,難以分辨墳塋的形狀了。


 “毛鼎九的嫡孫回來了”!這個消息很快在村里傳開來。我們剛在墳頭點好香燭,過來幾個在附近干活的人,其中一位五六十歲的壯年男子問明誰是毛鼎九的嫡孫后,便自我介紹說,他是毛鼎安的孫子叫毛熙成。然后就握著鶴年的手說:“對不起對不起,聽老人們說過當年的事,我時常想起就心酸”,他是在說當年他爺爺帶人去抄幺爺爺家的事,并表示歉意。
接著他介紹了今年清明節(jié),毛家一位退休干部在毛氏入川的祖籍地----四川武勝縣舉辦了“清明會”,川渝各地到會的有幾百人。清明會還組織重修族譜,最近已開始向登記族人發(fā)放。毛熙成與鶴年互留了電話后,還建議鶴年參加明年的清明會。


從這里往東南方向約一公里路,便是毛象崑的三哥當年建立的家園---“中間院子”。院子前面一口堰塘,房屋都掩蔽在郁郁蔥蔥的竹林后面,在藍天下顯得格外寧靜。
孃孃們說,她們的爺爺毛象崑去世后就葬在中間院子后面。不過墳墓在土改時就被挖平了,參與挖墳的人們盜竊了陪葬的金銀珠寶,還把死者隨葬的頂戴和其它服飾扔得滿地都是。

       中間院子外景

從“中間院子”再往東不到一公里路,就是“新院子”了。離“新院子”不遠的一片荒坡上葬著鶴年的爺爺毛鼎九。孃孃們說,這里也算是毛家的祖墳地,除了她們的父親外,她們的婆婆、外婆都葬在這里,不過墓塋已不見蹤影,但她們還能分得出具體位置。至于其他毛家宗親的墳塋,更是搞不清楚了。


于是我們便給分得清楚的祖墳燒了香燭紙錢,在墓地上燃放了幾掛鞭炮。這時走來兩位須發(fā)皆白的老爺子,問明了我們身份后,其中一位對鶴年說:“我家父親是給你爺爺家挑水的。你爺爺對人很好。”
鶴年忙說:“謝謝!謝謝!你老人家多大年齡啦?身體還好吧?”
“今年79歲了,”老者說:“身體還可以。”
上墳后路過“新院子”,我們特地轉(zhuǎn)進去看了一下。
“新院子”大約是坐北朝南的三合院,我小時候和外婆、七孃在這院子西廂房的一間屋子里大概生活了一年多,其余房間當年都已分給了其他人。現(xiàn)在閉上眼睛還能清晰地記起當年的生活景象。
 


如今這院子已經(jīng)破敗得幾乎不能住人了。只有毛熙成家還住在正房里,屋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和屋檐下晾曬的衣物,顯得院子里還有些生氣。
 


東廂房當年是分給民兵隊長彭林高家的,據(jù)說其后人都已到重慶生活去了,只有這破舊的房屋還在宣示著他們的產(chǎn)權(quán)。


金色的夕陽照耀著陳舊而破敗的老屋,像一位耋耄老人在絮絮叨叨的講述著古老的故事。誰知道這院子里曾經(jīng)有一群快樂喧囂的小孩、書香飄溢的書房和靜謐的后花園呢?
六、物是人非石龍場上鄉(xiāng)愁濃郁  冬去春來金龍山下稻菽清香
     二0一六年四月十八日

幾天時間過得緊張而倉促,鶴年總算了卻了看望老家?guī)孜贿€健在的姑媽以及祭掃祖墳的夙愿。惦念著母親還躺在醫(yī)院等著確診病情,只得趕緊回去了。
臨行,六孃家又搜了些臘肉、皮蛋、紅苕粉之類的土產(chǎn),連同其他幾位孃孃的饋贈,千叮萬囑要鶴年帶回武漢去,給遠在它鄉(xiāng)的親人們嘗嘗。六姨爹一并用背篼背著送我們到干壩子停車的地方。擔心他老人家吃力,我們想接過背篼,但六姨爹執(zhí)意不肯。連腿腳不便的六孃也非要送我們到車上不可。

經(jīng)過石龍場下場(即下街)的時候,看看時間還早,便停了車,攙扶著有點兒暈車的七孃,請她給我們指點毛家老宅的處所。
我們從兩棟現(xiàn)代樓房形成的狹窄巷道穿過去,仿佛就穿越到了六七十年前。一條五六米寬的條石鋪就的馬路,大致由南往北傾斜著延伸出去,兩邊還有類似于現(xiàn)在人行道一樣的街沿,街沿后面是小青瓦平房或兩三層的磚木結(jié)構(gòu)小樓。
 

           石龍場老街

條石馬路南端有一家中藥鋪,使人聯(lián)想起鶴年的爺爺給人看病的地方。七孃對鶴年說說:“那附近當年是一間鐵匠鋪,也就是你爸爸被國民黨敗兵抓走的地方”。
觸景生情,我想起了舅舅的回憶:“我從小沔溪的縣立三中回家不久,也就是1949年農(nóng)歷十月中旬的某一天,父親讓我去鄉(xiāng)公所打電話聯(lián)系其他鄉(xiāng),詢問國民黨敗兵退到哪里了。然后我就回家,走到下場口,看到敗兵已進場,就跑到一家鐵匠鋪,一進門就被國民黨兵抓住,不由分說就讓我扛上炮架,我就這樣哭叫著離開了家”。
 


再往前就是馬路的盡頭,那是一段七級石階,石階上面一塊不大的壩子,壩子的右邊又是一坡石階,石階上面現(xiàn)在是“重慶市合川區(qū)香龍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六十七年前這里叫“四川省合川縣石龍鄉(xiāng)鄉(xiāng)公所”。
我攙著七孃進到鎮(zhèn)政府院子,門衛(wèi)也沒詢問干涉。院子里黃葛樹遮天蔽日,渠江上吹過來的涼風讓黃葛樹葉子颯颯起舞。七孃說,除了房子變了,黃葛樹還是當年的黃葛樹。
 


 
折回來順著那馬路往下走,在一個拐彎處,現(xiàn)在的“合川區(qū)香龍中學”斜對面,有一排小青瓦屋頂,木板墻穿斗結(jié)構(gòu)的平房。墻的上半部分是傳統(tǒng)的川東民居做法:先用竹片(當?shù)亟畜┰诖┒方Y(jié)構(gòu)的梁柱間編排成墻體,在篾片上糊上摻和了稻草節(jié)的泥土,批蕩后再用灰漿粉刷成白色。
那房屋由于年生太久,木結(jié)構(gòu)損壞,現(xiàn)在的主人在屋檐下砌了兩根磚柱加固,七孃說她們小時候就是從這個門口進出。
 



           石龍場毛家老宅

我不由得想起毛家的鄰居、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舅舅在石龍小學的同學車篤輝老先生講過的往事:“我家斜對面就是毛鼎九家,毛鼎九家與許玉泉家是緊挨著的鄰居。許家是大地主…. 為防'棒老二’(即土匪)搶劫,毛、許兩家還共同修建了一座碉樓,那座碉樓不像一般有錢人家的土墻碉樓,而是條石砌成的,很洋氣。
“有時逢趕場,就會有'棒老二’來搶東西。我十來歲時,有一次我正在街上玩耍,忽然滿街的人都潮水般的涌了過來,還夾雜著乒乒乓乓的槍聲,土匪又來打劫了!張鄉(xiāng)長家有鄉(xiāng)丁護院,全都上了碉樓用槍瞄準下面,也不下來維護治安,好像井水不犯河水。我父親當時還在世,叫人把我拉回家去。毛家和許家的人也全都躲進自家的碉樓去了。
“在我的印象中,毛家與其他有錢人家不同,不像一般地主邋里邋遢,毛家有書香門第的氣質(zhì)。……記得每天一大早,毛家就開門,打掃清潔后,毛家的幾個娃兒就端了凳子在門口,一順溜坐一排,規(guī)規(guī)矩矩的”。
車篤輝對我說:“你媽媽和你外婆長得很像,都是高挑個子,頭頂上梳一個高高的發(fā)髻,很漂亮。那時石龍場上沒有人像這種打扮的”。
回過神,我問七孃:“那座碉樓在什么地方呢?”
七孃指著那門口的右后方說:“從這門口進去是四合院,還有好多房子。后面有花園,和許家接界的角落就是碉樓。土改時就拆掉了”。
 


本想從那門口進去看看,但見門雖開著,家里卻不見人影,也就作罷了。
街上一位做清潔的中年婦女見我倆不像本地人,又指指點點的,就問我們找誰。我們說“隨便轉(zhuǎn)轉(zhuǎn)”。搭訕中,那婦女得知鶴年是毛家后人,論起字輩竟是同輩人。于是又嘮叨些閑話。
再往前走,這條路就通向渠江邊的石龍場碼頭。那時公路不發(fā)達,水運是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碼頭自然就是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了。怪不得當年石龍場周圍僅廟宇道觀就有十多座呢。

 
送七孃回到熊家溝,剛在公路邊下車,一位六十多歲的老頭兒戴著草帽坐在路邊跟七孃打招呼。寒暄中得知他姓陳,父親曾是解放時石龍小學校的校長。想起當年毛家?guī)讉€小孩都在石龍小學讀過書,就有些親切感。鶴年就問:“你家父親還健在嗎?”
我們只能陪著苦笑:“唉,過去的事,說不清”。

 
和七孃道別后,我們踏上了返回重慶的路。想起這短短幾天回鄉(xiāng)之旅,是滿載的記憶和鄉(xiāng)愁。鶴年說:“是往事和故鄉(xiāng)云的召喚,促成我抽時間了結(jié)了回老家看看的夙愿”。
 
七、金戈鐵馬聲未遠 上帝折鞭尤可追
   二0一六年四月十八日下午

原本計劃在返回重慶后,再抽空去趟釣魚城。路過合川時,在城里一條街邊一人吃了一碗抄手后,還沒到中午十二點呢。我估算了一下往返路上的時間和游覽時間,十分充裕,便決定今下午就去釣魚城,免得再來一次車馬勞頓,還可以給鶴年騰出一天寶貴的時間。
我2009年上半年來過一次釣魚城,那時門票30元/人,道路和周圍環(huán)境就是一個去“農(nóng)家樂”的感覺?,F(xiàn)在一條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從城區(qū)直通嘉陵江邊的釣魚山下;然后憑著導航和我的記憶沿一段盤山公路向景區(qū)大門行進。誰知半路上設了一道關(guān)卡,不讓通行。一位保安模樣的人告訴我們:社會車輛不能進入景區(qū),必須折回山下的游客服務中心購買門票,再乘景區(qū)交通車進去。
經(jīng)過多年的考古發(fā)掘和保護修復,現(xiàn)在的釣魚城已成為榮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的游覽勝地。門票變成了80元/人,乘坐交通車單面10元/人。我們只得將車暴曬在草都沒得一棵的游客中心停車場上,搭乘景區(qū)交通車進了山門。
這個距離嘉陵江對面的合川城區(qū)僅五公里的軍事要塞,北、西、南三面被渠江、嘉陵江和涪江環(huán)繞,僅東面與陸地相連。周邊是懸崖峭壁,從江邊拔地而起,突兀聳立300米,真乃天設地造的雄關(guān)。

地圖采自網(wǎng)絡(箭頭為元軍攻城路線)


傳說遠古時候,有一年三江同時發(fā)大水,人們爭相逃往高處避水患,這片突兀的高地一下子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飲食都成了問題。正當他們饑餓難熬、瀕臨死亡之際,突然從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頂上持長桿垂釣,以鮮魚饋贈災民,民賴以生。從那以后,巨神垂釣站立的石臺就被稱為釣魚臺,整個高地便被稱作釣魚山了。
 


據(jù)《宋史.余玠傳》記載:公元1234年,宋、蒙聯(lián)合滅金后,蒙古窩闊臺大汗乘機侵占了南宋大片國土,宋蒙(元)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宋蒙戰(zhàn)爭三大戰(zhàn)場之一的川渝地區(qū)是被蒙軍蹂躪破壞最為嚴重的地區(qū)。
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兩淮抗蒙戰(zhàn)爭中戰(zhàn)績卓著的余玠主政巴、蜀,以扭轉(zhuǎn)頹勢,鞏固長江上游地區(qū)。余玠在重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建了山城防御體系。余玠采納播州(今遵義)賢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議,遣冉氏兄弟在釣魚山擴建城池,并把合州的民眾及軍政機關(guān)遷徙進去?!搬烎~城”之名始傳于世。
余玠因抗蒙功勛卓著,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官拜兵部尚書、資政殿學士。余玠乃性情中人,“意氣豪雄,喜功名,好大言”,引人妒忌。宰相謝方叔與統(tǒng)制姚世安等人向宋理宗誣告,攻擊余玠獨掌大權(quán),卻不知事君之禮。宋理宗聽信讒言,召其還朝。余玠知有變故,憤懣成疾。1253年7月,余玠在四川被迫服毒自殺。
南宋寶祐二年(1254年),新任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防設施,將釣魚城分為內(nèi)、外城。外城筑在懸崖峭壁之上,城墻系條石壘成。城內(nèi)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田地。這一切使釣魚城具備了長期堅守的必要地理條件以及依恃天險、易守難攻的特點。

 
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余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蒙哥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渝川地區(qū),于次年2月兵臨重慶府合州釣魚城。打遍歐亞無敵手的蒙哥鐵騎,卻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在城南腦頂坡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現(xiàn)重慶北碚區(qū)的溫泉寺。臨終,蒙哥大汗留下遺詔:日后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
元憲宗蒙哥大汗在釣魚城下的敗亡,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導致蒙古這場侵略戰(zhàn)爭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續(xù)20年之久。進攻重慶和四川的蒙古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靈柩北還。其弟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為爭奪汗位,紛紛從歐洲、亞洲和正在進攻的非洲戰(zhàn)場撤回,蒙古的大規(guī)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因此,釣魚城之戰(zhàn)的影響已遠遠超越了中國范圍,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頁。
1279年3月19日,南宋殘部和元軍在廣東新會的崖山開展決戰(zhàn),宋軍被元軍擊敗,元軍隨后包圍崖山,左丞相陸秀夫眼看“靖康之恥”又要重演,情急之下背著時年8歲的宋末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在崖山的十萬軍民也相繼投海殉國,宋王朝覆亡。
早在1276年1月,南宋都城臨安陷落,年僅五歲的宋端宗趙昰被俘,太皇太后就奉玉璽向蒙軍投降,同時向全國發(fā)布繳械投降的詔書。但四川由于地理封閉,加之戰(zhàn)爭時期信息不通,四川軍民仍以堅強的意志繼續(xù)著抗蒙斗爭,直至蒙古人宣布南宋皇帝投降的消息,他們依然沒有放棄。1278年12月重慶城陷落后,只有釣魚城的抵抗旗子在嘉陵江邊孤零零地飄揚著。這時釣魚城中已集聚了各地來投奔的難民十余萬人,吃飯都成了問題,饑民中竟發(fā)生了易子而食的慘劇。
此時宋王朝已徹底滅亡,在元蒙大軍的圍困和勸降下,城中守將也分為了主戰(zhàn)主降兩派。當時的守城主帥王立雖然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但此時也陷于兩難之中:若是堅持抵抗,以身殉國,還能保留一世英名;但是,顧了自己的名節(jié),博得后人為自己樹碑立傳,城破之日,城中的十余萬軍民定遭屠戮。幾經(jīng)權(quán)衡,王立派人到成都西川樞密院向李德輝傳遞了愿意停止抵抗的信息,但要求李德輝必須滿足“不可殺城中一人”和以尊嚴為前提的投降條件。
在元蒙川西王副使李德輝及其妹妹熊耳夫人的極力擔保下,勸說忽必烈免予執(zhí)行蒙哥關(guān)于屠城的遺詔,并得到元世祖忽必烈圣諭:“魚城既降,可赦其罪,諸軍毋得擅便殺掠,宜與秋毫無犯?!敝链?,王立放棄抵抗,開城投降,元朝統(tǒng)一了中國。
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釣魚城保衛(wèi)戰(zhàn)長逾36年,歷經(jīng)戰(zhàn)斗200余次,寫下了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我們來的這天不是節(jié)假日,也不是周末,所以游客稀少,正是憑吊人文歷史、遺址古跡的絕佳環(huán)境。沿著可供“三馬并進,五人并行”寬闊平直的跑馬道漫步徜徉,令人聯(lián)想浮翩。綠蔭蔽日,青石板鋪就的路邊覆蓋著一層淡淡的青苔,颯颯的涼風襲來,總有金戈鐵馬從身旁呼嘯而過的感覺。


在一片約1000平方米的光禿禿的石臺上,散布著大大小小規(guī)則的圓形淺坑,旁邊的石碑上刻著“九口鍋遺址”。
據(jù)專家考證,認定該遺址為當年的兵工作坊遺址,是釣魚城軍民碾磨火藥原料和制作兵器的地方,故有“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兵工廠遺址”之稱。因其鍋狀的圓坑共有九個,所以當?shù)厝藢⑦@個地方稱作“九口鍋”。
再往前走,在“獨釣中原”石牌坊的臺階上面,就是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的護國寺。大門上一幅石刻對聯(lián):“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塹;寺名護國,孤嶂飛云控蜀江”,訴說著釣魚城護國的重任。寺內(nèi)設釣魚城博物館。該館以釣魚城36年抗戰(zhàn)史為主線,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從“歷史風云、獨釣中原、鏖戰(zhàn)魚城、上帝折鞭、忠義千秋、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場景和名人字畫”等八個方面進行了展示。并有以油畫為背景的戰(zhàn)爭沙盤、12位宋蒙攻守雙方的歷史人物雕塑及蒙哥中炮的戰(zhàn)爭場景。
左手邊就是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的“忠義祠”。忠義祠正堂,“忠義千秋”的牌匾之下,陳列著釣魚城守將余玠、冉琎、冉璞、王堅、張玨的長生牌位。左側(cè)室則供奉著王立、李德輝、熊耳夫人三人的長生牌位。王立雖然因為開城投降不能算“忠”,沒能供在正堂,但他與李德輝、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卻不能忘卻,正所謂“丹心云表”。


 
在位于城南第二道防線的護國門里面,有一壁鐫刻于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的國軍要人的石刻題字。當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最為艱難的時期,日本侵略者對重慶和合川實施了殘酷的狂轟濫炸。原駐合川城里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特別訓練班”就搬遷到了釣魚城上。在該特別訓練班創(chuàng)辦十周年之際,兼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的蔣中正親筆題寫了“堅苦卓絕”,并委派何應欽、白崇禧和張治中等要員前來釣魚城參加了紀念活動,從而留下了這一片摩崖題刻。

 
回家的路上,釣魚城最后的守將王立的事跡久久在我心中縈繞:釣魚城的烽火熄滅了,700多年來關(guān)于王立降城之事褒貶交加,莫衷一是。后來清初的臺灣守將——鄭成功的后代,也走了降清而使國家統(tǒng)一的路。是耶?非耶?這其中曲直,確實難以簡單評說。
其實,釣魚城中綿延八百年的文物古跡,文化遺址不下數(shù)十處。若有興趣愛好,至少應該花一兩天的時間慢慢觀賞,方能品出個中滋味。我們一般游客,不過跑馬觀花而已。

八、寶頂佛經(jīng)融世俗  教化感人 沒齒不忘救命恩  義重情深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回到觀音橋后,陪鶴年到我母親墓地祭奠了,就忙著訂好了回武漢的機票。
還有點空閑時間,我建議到大足去看看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大足石刻”?!按笞闶獭笔侵貞c市大足區(qū)境內(nèi)主要表現(xiàn)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shù)的總稱,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說。
大足石刻的主景區(qū)距重慶主城區(qū)約170公里,主要分布在大足境內(nèi)的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等處。其中位于寶頂山的摩崖造像最具代表性。這是一個“U”字形的山灣,俗稱大佛灣。我雖然來過幾次,但無法系統(tǒng)全面的給鶴年講解,于是花了150元請了一位導游。
大佛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于東、南、北三面崖壁上,其內(nèi)容前后連接,無一雷同,猶如一幅圖文并茂的畫卷。
大佛灣石刻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總體構(gòu)思設計,并于公元1179——1252年間(宋孝宗淳熙至宋理宗寶佑年間)歷時70余年,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金剛部道場。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并把中國石窟藝術(shù)推上了最高峰。
 


寶頂山石刻的可貴之處在于將艱澀難懂的佛經(jīng)教義用世俗化的故事情節(jié)直觀的演繹出來,即所謂“經(jīng)變相”。通俗易懂,親切感人。這在一般民眾普遍不識字,沒文化的年代尤為重要。
特別是那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傲垒喕亟?jīng)變相”、“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地獄經(jīng)變相”等構(gòu)思新奇,雕刻技藝嫻熟,世俗色彩濃郁的連續(xù)造像群,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采,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其中如“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chǎn),以及養(yǎng)育子女的全過程,展現(xiàn)了父母撫養(yǎng)子女的艱難,告誡人們應當孝敬父母。形象生動,感人肺腑,易為世人接受。
據(jù)說有關(guān)部門還在石刻中發(fā)現(xiàn)了提倡廉潔的元素,繼而把大足石刻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這些摩巖造像中,“千手觀音”是中國最大的集雕刻、彩繪、貼金于一體的摩崖石刻造像,亦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千手觀音造像石龕高7.7米、寬12.5米,造像雕刻于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共1007只手臂如孔雀開屏般環(huán)繞于觀音主尊造像四周,金碧輝煌。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shù)中一大奇觀。


但建成800多年來,千手觀音造像受風化等多種“病害”侵蝕。根據(jù)史料,千手觀音分別在1570年、1748年、1780年和1889年經(jīng)歷4次修繕。2008年開始第五次維修,于2015年6月竣工。


      還有一處被稱作“寶頂山石刻藝術(shù)之冠”的圓覺洞,并不是天然巖洞,而是工匠們在堅硬的巖壁上一錘一錘鑿出的洞!洞深十二米,寬九米,高六米,是大佛灣內(nèi)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正面是跌迦而坐的三生佛,兩側(cè)儼然整齊地排列著文殊、普賢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三生佛面前另塑一尊菩薩跪著,表示十二位菩薩輪流向佛問法。
圓覺洞有“三絕”:一是在洞門上方開鑿一個采光孔,光線束呈45度角照射到跪著的菩薩身上,使洞內(nèi)主題突出,明暗適度;二是巧妙地利用雕塑造型,形成巖層滲水的排水系統(tǒng);三是雕刻細膩逼真,祂們臉部的肌肉豐滿細膩,具有童顏肌膚的質(zhì)感,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云流水一般搭在座臺上,極富絲綢的質(zhì)感,下面的石香案,也被處理得極富木質(zhì)感,達到了亂真的地步。
 


在返回城區(qū)的路上,小舅舅車安吉打來電話,詢問鶴年的行程安排,叫我們一定要與他見一面。我說鶴年本來就想在離開重慶前拜會他,還沒來得及聯(lián)系呢。于是便約在今天中午。
解放前,車家和毛家是石龍場上隔著一條石板馬路,斜對門的老鄰居。他的哥哥車安云是舅舅在石龍小學的同班同學和好玩伴。
間表示:毛鼎九死得冤枉!應該昭雪。解放前兩年,車安吉患病(那時他父親已英年早逝,家境衰落)八方醫(yī)治不愈,垂危之際找到我外公毛九鼎試一試,毛鼎九開幾服藥后居然讓車安吉起死回生,車家遂讓車安吉拜毛鼎九為義父;外公家本來也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欣然答應了。因此我就稱他為小舅舅了。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車安吉已是重慶市糖果糕點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開有一家頗有名氣的小食品加工公司。一次回合川區(qū)石龍場舉辦“清明會”,宴請車氏族人時,也邀請了我的姨媽們出席。


我們趕到他辦公室時已過了中午一點了,他卻一直在等我們吃飯。
別說鶴年與他是初次見面,就連我舅舅自從六十七年前那次突如其來的離別后,就再也沒見到過他了。在他們的記憶中,只有兒時的印象。
席間,小舅舅饒有興致的回憶小時候的情形。從石龍場渠江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講到滿街令人口饞的零嘴小吃。
我說:“從現(xiàn)存的石龍場老街道的規(guī)模來看,應該是很熱鬧的地方?!?/span>
“那當然,人家說石龍場有九宮十八廟七十二殿,那是不假?!苯又【司司桶馄鹬割^一口氣數(shù)出了十來處廟宇道觀。
鶴年一再表示:他父親因腿腳不便,無法回家鄉(xiāng)看望親朋好友,他這次回來特地代表父親轉(zhuǎn)達對親友們的問候。車安吉動情地說:“我是正式拜給你爺爺做兒子的,其實我也可以姓毛。我們也是一家人了。” 
飯后,他一定要我們?nèi)ニ铱纯?。他家在臨江門外的嘉陵江邊,視野極好。


他興致勃勃地給鶴年介紹周邊的景物,并說今天不算,過幾天周末還要正式請鶴年吃頓飯。
 


鶴年表示十分感謝,但因母親病重,已經(jīng)買了回去的機票,就此道別了。
他下午還要回單位辦事,我們便陪他一同出來。分別后,他那重情仗義的豪爽風度深深感染者我們,不愧為我們晚輩之楷模。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胡長安,1954年生于重慶。1971年~1978年在赴云南支邊,1979年3月大返城回渝。做過搬運工、電焊工、統(tǒng)計員、生產(chǎn)科長、生產(chǎn)經(jīng)營辦公室副主任、副廠長、廠長等。1994年~2004年到廣州,受聘于服裝企業(yè)任廠長經(jīng)理?;刂貞c后,先后受聘于重慶弘愿工具集團公司制釘廠任廠長、總工程師,重慶三維汽車服務公司任行政人事部經(jīng)理。
業(yè)余愛好文學,尤其愛好詩詞。1991年參與《云南支邊生活實錄·紅土熱血》的寫作和校對工作。迄至2019年已在博客上發(fā)表游記散文八十多篇,詩詞歌賦一百多篇。退休后積極參加知青文化活動,出席知青文化研討會并發(fā)表論文、書評十多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讀合川 | 釣魚城半島——三江交匯的風景眼(總第05期)
補世成:合川啊合川,我為你而自豪|散文
重慶釣魚城丨摩崖造像和宋墓石刻
祖國風光(228)重慶合川 石全寺
一臥千古
合川二佛寺淶灘摩崖造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