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小清河溯源:脫胎于古時一條消失的大河
userphoto

2023.07.05 山東

關注

開欄的話2008年山東正式啟動小清河復航研究論證。2017年7月28日,省發(fā)改委正式批復建設小清河復航工程。2020年2月28日,《小清河沿線港口項目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正式簽署,小清河復航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2022年8月16日上午,侯辛橋的通車標志著小清河復航工程向全面通航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2022年12月30日,小清河博興港以下段試航活動在濱州博興港舉行,標志著小清河博興港以下60公里航道基本具備通航條件。2023年6月7日,隨著王道船閘通過交工驗收,小清河復航工程最長標段比原計劃提前23天完成全部施工內(nèi)容,小清河全線通航進入倒計時。2023年7月1日上午,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魯清101”號船舶,將從博興港出發(fā),駛往羊口港,正式開始小清河全線首次空載試航。小清河自1997年正式斷航,時隔26年,這條古老的黃金水道已然迎來復蘇。小清河復航后,預計到2030年運量可達4000萬噸,相當于再造一條膠濟鐵路,遠景年運量預計突破8000萬噸,屆時它將成為一條真正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晚報記者立足濱州,結合歷史文獻資料,通過多次實地探訪,尋訪熟悉小清河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從河流溯源、河道變遷、航運價值等多方位全面系統(tǒng)講述小清河的“前世今生”。

【探小清河①溯源】

濟水因河而衰 清河因河而興

小清河發(fā)源于濟南,經(jīng)5市10縣(市、區(qū))東流入海。由南宋劉豫開挖,因以鹽運著稱,又被稱作小鹽河、鹽運河,至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它的前身,則是“四瀆”之一的濟水。我國古代將獨流入海的大河稱為“瀆”,古代中國有“四瀆”——“江、河、淮、濟”,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如今,長江、黃河、淮河猶在,唯獨濟水不見了蹤影。濟水的消失不是突然間發(fā)生的,而是歷經(jīng)了數(shù)千年的滄桑變化,黃河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書·禹貢》記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益于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荷。又東北會于汶。東北入海。”概述了濟水流經(jīng)的區(qū)域走向及與黃河的關系。白居易詩中也有關于濟水的描述:“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睆囊陨鲜妨峡矗瑵畯慕窈幽蠞窗l(fā)源,經(jīng)今河南省武陟縣流入黃河,過黃河后,又自今河南省滎陽市向東流經(jīng)今山東濟南市以北,再向東入渤海。濟源,因濟水發(fā)源而得名,濟南、濟陽都從濟水得名。濟水以黃河為界,被分成了兩段,位于黃河以北的濟水上段稱為“河北之濟”,位于黃河以南的濟水下段稱“河南之濟”。實際上,“河北之濟”是黃河北岸的一條支流,“河南之濟”是黃河南岸的一條分流。因兩河與黃河交匯處隔岸相望,古人便誤以為是一條河流了。那么,同為“四瀆”共存的黃河與濟水,為何如今只剩下黃河了呢?

“河南之濟”的水源主要來自黃河和一些相對較小的支流,由于河水裹挾大量泥沙,極易發(fā)生淤塞。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濟水的斷流開始于東漢初年的王莽時期。至唐代后,滎陽至菏澤巨野縣的濟水河道已經(jīng)被泥沙淤平。巨野縣在古時為一片大湖,由濟水匯集而成,稱為巨野澤。由于湖水沉淀作用,水流變得清澈,再加上從東平匯入的支流汶水等也是水流清澈,人們稱汶水匯入之后的濟水為“清河”。

北宋時期黃河常年決堤改道,熙寧十年黃河決于澶州(今河南濮陽),黃河河道南移,沖入梁山泊分為兩支,北邊的一支奪清河河道東流入海;南邊的一支經(jīng)泗水流入淮河。人們把東流入海原先的清河就叫做“北清河”,把南流入泗的這條叫做“南清河”。此后,濟水之名被“北清河”取代。北清河在黃河水沖入后水勢浩大,在濟南歷城東北決口,經(jīng)濟陽,奪漯水河道入海。之后黃河水退去,北清河再也沒有回到原來的河道上,從此丟掉了濟水的河道,大清河(北清河)北移。

小清河之名始于南宋初年?!队碡曞F指》記載:“濟陽之流(北清河)日盛,則章丘之流(濟水故道)日微,故劉豫堰濼水使東以益之。”清河北移后,水量日益變大,而濟水故道的水量卻越來越少,幾近干涸。劉豫修筑洛下堰,使原本流入北清河的濼水東流入濟水故道增加水量。劉豫是誰?他又為什么要為一條即將干涸的河道補充水量呢?

劉豫原本是南宋濟南知府,宋金戰(zhàn)爭時期,被金軍利誘,投降了金軍,被封為“齊王”,建都大名,黃河以南歸其統(tǒng)治。作為金朝的附庸,齊王劉豫一方面要出財力供應金人與南宋的戰(zhàn)爭,另一方面還要維持小朝廷的正常開支,就必須要廣開財源,于是便想到了作為主要稅收來源的鹽業(yè)貿(mào)易。而據(jù)《書·禹貢》記載,濟水在春秋時期就是重要的“貢道”,產(chǎn)自青州的海鹽借助舟楫,通過汶水進入濟水,再由濟水進入黃河,然后到達帝都所在冀州。于是,劉豫下令開挖小清河,恢復濟水的鹽運作用。受當時生產(chǎn)力水平、財力限制,便利用了原本日漸干涸的濟水故渠,疏浚了部分濟水河道,修濼下堰,引濼水東流進入濟水故渠。因北依北清河,為加以區(qū)分,堰北改稱大清河,堰南命名為小清河,自濟南東北,經(jīng)歷城、章丘、齊東、鄒平、高苑、博興、廣饒入等縣入海,這就是小清河的由來。

有人不禁要問,既然是為運鹽,為何不直接借用黃河行船?記者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當時黃河入海處靠北,距離海鹽產(chǎn)地較遠;另一個原因可能由于宋金戰(zhàn)爭,黃河入海之地為雙方爭奪戰(zhàn)場,黃河航運作用衰落。

縱觀濟水的消逝、小清河的興起,都離不開黃河的影響,如果黃河不是那么頻繁的改道遷移和侵襲,或許,濟水會保留至今,成長為一條真正的大河。

記者:張迎賓 朱慶光 趙天軍 高亞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消失的大河
濟水之南 | 濟水在哪里?誰還記得大清河?@濟南人,來一起喚起這些不能忘卻的記憶
(5)2015年03月30日
那條直通大海的河流即將復航
曾經(jīng)有條河流給河南、山東留下眾多城市名字,今天為何消失不見了
流經(jīng)山東5地市的小清河的前世今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