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在后臺留言
年年六一年年回味無窮,那是對童年的依戀,更是隱約的遺憾和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愫…
但,她永遠和養(yǎng)育我們成長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們有割舍不下的愛與無奈。
想起外公,有時內(nèi)心會愧疚很久,關于他的身世背景于我依然像是一個解不開的謎。
記得十年前上海的表舅舅曾寫過一本家史,贈予我母親,只是里面提到外公很少,大部分寫的是關于我外婆的家世情況。
我很想知道外公的過去,他真心的愛我,疼我,憐惜我,但我在他晚年孤獨的最后一年里(外婆先離世了)卻沒有很好地照顧他,陪伴他,真的太遺憾。
他為我定制秋千,為我搭陽臺,又常常為我做好吃的點心,記得外公最愛苔條。
他平時總是會留意樓下的吆喝聲,從挑擔子的小販那里買來新鮮的苔條,
就放在煤油爐上烤,烤得香噴噴的,又脆脆的,再稍稍加點白糖,鮮美可口,外公會咧嘴笑著說:眉毛也要落特了。
外公還喜歡把饅頭切成一片片,然后放在鍋里用油煎,煎得兩面金黃色稍稍有點焦的時候就擺放在碟子上,其實光這樣吃味道已經(jīng)很不錯了。
而外公還把有點小貴的白塔油抹在饅頭片上,頓覺全身生香,那舌尖上味蕾的愉悅快感令我一生一世都難以忘懷。
當年的白塔油現(xiàn)在市面上已不見了,只有黃油,如今我也愛把黃油涂在面包上,
雖然味道不錯但終究還是抵不過外公親手烙的饅頭片,而且這饅頭都是外公親自發(fā)酵做出來的。
外公也喜歡咖啡和冰淇淋,說實話在七十年代有這幾樣東西,算是比較奢侈了。
而外公獨獨帶著我享用,從來也沒給過任何一個他的孫子孫女們。
我不知道外公為什么如此愛我,舅舅家的四個孩子,我表哥、表姐們都從沒得到過外公的寵愛。
小時候外公還單獨輔導我做功課,教我算術、英文等。
當革命現(xiàn)代樣版戲在劇院里演出的時候,外公每一場都帶著我去看,我小學的時候已經(jīng)會唱很多京劇段子,如《杜鵑山》、《紅燈記》、《海港》等等。
當然,越劇、滬劇、昆曲、黃梅戲都是外公所愛的,我從小耳濡目染,也對這些戲本情有獨鐘了。
回憶兒時,依然是滿滿的愛,外公為我制作秋千之后, 他還為了照顧外婆和我的心情,又自己親手搭成簡易而又舒適無比的曬臺。
他只用了一架木梯子橫跨在屋檐頭和門檻之間,上面用十公分寬的木板條鋪成,
梯子下朝外一部分是屋背面的青色瓦磚,朝里部分是外公用木板和紅色磚塊拼湊成的用灰色塑料布包圍不足一平米的小小的迷你陽臺。
夏天到了,濕潤的空氣中帶了點淡淡的鮮花氣息,晚飯過后,像往日一樣我不出門去和鄰居的同齡小伙伴們一起玩耍,而是去了我心議的小曬臺。
那是我外公特意為我搭建的,是我的驕傲,我受寵愛的標志。
到了曬臺上就可看見小小迷你陽臺了,她的周圍擺滿了外婆親手播種的各式各樣的花盆,一年四季的都有,石榴花,月季花,牽牛花,菊花是外婆的最愛。
而外婆還種午時花,這種花又稱太陽花,有很多種類,是按照單瓣,雙瓣,多瓣來區(qū)分,此花雖說色彩鮮艷奪目,有大紅,粉紅,桃紅,嫩黃,粉白等等。
我小時候卻不太喜歡,是嫌棄她枝葉的單調(diào)還是覺得花形的不夠氣派?
在我的眼里,外婆所有的花中就太陽花是最次的,總覺得太樸素,太單調(diào)缺乏華麗。
而杜鵑花,月季花就覺著比他艷麗多了,就好比一群貴夫人貴小姐與另一群小不點兒,小丫頭們聚集在一塊兒似的。
而外婆種的指甲花獨獨受到本小姐的垂愛。花骨朵兒雖小但卻不失艷麗,
最可愛是此花釆摘下來把它放在手指甲上用點力揉搓,紅色的汁液就滲透了整個指甲,
不一會兒十個手指全變紅色了猶如當今女孩子們所愛的指甲油,而它卻是純天然的,無一絲一毫的化學原料,還帶著一種淡淡的淸香味兒。
這些甜蜜的回憶足以撐起那把抵擋日后人生中風雨冰霜襲來的傘。
如今我們不再年輕了,童年就像夢境一般,變得模糊又遙遠,回不去,也難重來。
但即便如此,我們依舊擁有一顆童心,它如同一束光芒,照亮著我們前行的路程。
6月兒童節(jié),這是一個讓人心中充滿感慨的日子。
我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可以隨心所欲地玩耍,但我們依舊可以在兒童節(jié)這一天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和快樂。
即便歲月已逝,我們依舊可以保持一顆純真的心,用簡單的方式看待世界,用真誠的心對待他人。
即便我們身挑重擔,責任不允許我們?nèi)涡院[,但依舊掩蓋不了我們內(nèi)心的童心。
我們偶爾像個孩子,希望有人心疼,渴望被人呵護。
我們也擁有像孩子一般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用我們獨特的方式為世界帶來一些驚喜和改變。
時光如白駒過隙,即使青春不再,朱顏已改,但我們的心依舊年輕,臉上的笑容如花一般燦爛。
雖然我們不再年輕了,但童年的記憶依舊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成為我們前行的指南針。
即使歲月荏苒,我們依舊可以選擇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讓它成為我們生活的動力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