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便秘常用的中成藥有麻仁潤腸丸、木香順氣丸、附子理中丸、黃芪精口服液、蓯蓉通便口服液及六味地黃丸等,分別適合于不同類型的便秘患者。中醫(yī)認(rèn)為便秘可以分為腸胃積熱、氣機郁滯、陰寒積滯、氣虛、血虛、陰虛等不同的類型。
1.麻仁潤腸丸: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木香、陳皮、白芍等組成,適合于腸胃積熱型便秘,具有清熱潤腸通便的作用,該類便秘人群的常見癥狀是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面紅心煩,口干口臭等。
2.木香順氣丸:由木香、砂仁、香附、檳榔,甘草、陳皮,姜厚樸、枳殼,蒼術(shù),青皮、生姜等組成,可以順氣通腸,適用于氣機郁滯型便秘。該類便秘人群的常見癥狀是大便秘結(jié),排便困難,腹脹明顯,而且在情緒不好時便秘加重,伴隨有胸悶,噯氣,經(jīng)常嘆氣等。
3.附子理中丸:由附子、人參、干姜等組成,具有溫陽散寒,溫補脾胃陽氣的作用,適用于陰寒積滯型便秘。該類便秘人群的常見癥狀是排便困難,腹中冷痛,四肢冰冷,嘔吐,打嗝等。
4.黃芪精口服液:由黃芪等組成,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適用于氣虛型便秘。該類便秘人群的常見癥狀是糞質(zhì)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臨廁排便困難,需用力排便,導(dǎo)致氣短、氣喘,出汗多等。
5.蓯蓉通便口服液:由肉蓯蓉、何首烏等制成,可補腎養(yǎng)血滋陰通便,適用于血虛型便秘。該類便秘人群的常見癥狀是大便干結(jié),飲食減少,食后腹部脹悶不舒,面色萎黃。
6.六味地黃丸:由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澤瀉等組成,可滋補腎陰,適用于陰虛型便秘。該類便秘人群的常見癥狀是大便干結(jié),如羊屎狀,形體消瘦,睡覺時出汗多等。
總之,治療便秘的中成藥有多種,但分別適合于不同類型的便秘,必須對癥用藥,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果不能判斷自己適合哪種,建議及時就醫(yī),找專業(yè)的中醫(yī)醫(yī)師診斷辨證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