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23】“我的父親母親”全國散文、詩歌有獎?wù)魑拇筚悇⒈f溩髌?/div>

父親和他的兒女們

劉保鏈(河南)

父親去了,這一去竟是永遠。雖然早就擔心他很可能熬不過這個夏天,但還是沒想到他會走的這么匆忙,連一句囑咐的話也沒有留下……

接到父親病危的電話,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因為前天父親的精神狀態(tài)還很好,還能叫出來看望他的鄰居的名字,還能自己扇扇子……我和妻帶著孩子乘車趕回老家時,父親已經(jīng)被穿上了壽衣,并從后院臥室的床上挪到了前院堂屋的地上。他雙眼上翻,嘴巴張開,一口接一口的提氣。母親大哭,三個姐姐和孩子們也放聲大哭。他應(yīng)該是聽到了,我看到他的右腿一直在動,眼角也有淚水在不斷地流下。凌晨零點剛過的時候,父親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閉上了嘴巴;他的臉色也隨之變得很黃、很黃……父親累了,他就去了。這一天,是2013714日,農(nóng)歷六月初七。

父親病情的惡化,緣于半年前的一次意外。那是2013年的元月三日,我正在縣醫(yī)院探望一個病號,母親托人打來電話,說父親摔倒了。我急沖沖地趕回家,父親已經(jīng)被抬到了客廳的沙發(fā)上。我給醫(yī)生打電話,醫(yī)生說天氣太冷,建議明天到醫(yī)院檢查一下。第二天,我和哥哥用輪椅把他送到了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出來了,是轉(zhuǎn)子間骨折。經(jīng)過專家會診,建議轉(zhuǎn)院治療。我們當即聯(lián)系了洛陽正骨醫(yī)院,連夜驅(qū)車前往。經(jīng)過一系列的檢查,醫(yī)生說父親的心率不齊,麻醉時怕出現(xiàn)意外,建議保守治療。臨出院的時候,正骨醫(yī)院的醫(yī)生和護士告訴我們,對于像父親這樣的老年骨折病患者,褥瘡要比骨折可怕的多,所以要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就這樣,父親在病床上開始了兩個月的牽引治療。妻子買來很多白棉布,我把它們洗凈曬干,姐姐和母親把它們縫制成一個個棉墊和尿布。表姐送來了很多一次性床單、手套,我買了很多衛(wèi)生紙和護理床墊。白天更換三四次,夜里更換兩三次。晴天的時候,洗凈脫水后拿到樓下去晾曬;陰雨天氣的時候,就在屋里用油汀烘干。因為準備的東西多,所以從沒出現(xiàn)不夠用的情況。盡管如此,四十多天后,褥瘡還是出現(xiàn)了。隨后的日子里,每天兩三次的擦洗、換藥,我用完了1000ml的碘伏,數(shù)不清的藥面、紗布、棉簽和膠帶。

牽引支架去掉后,我把父親從病床上抱起來,發(fā)現(xiàn)他的右腿已經(jīng)能夠支撐著站起來,但無法行走。因為他的左腿血栓比較厲害,摔倒前就已經(jīng)是軟弱無力了。更要命的是,由于長期臥床,他腳后跟的部分肌肉已經(jīng)壞死,身體機能也大不如前,連坐也坐不好了。為了幫助他恢復,我和母親把他抬到沙發(fā)上或輪椅上,看一會兒電視后,再把他抬到床上。可憐的父親,在床上翻身也已經(jīng)很困難了。

身體機能下降的父親開始容易感冒。因為不能翻身和大小便的緣故,褥瘡開始加劇。先是臀部,再是大腿和背部,褥瘡的感染又不斷地引起體溫上升,腳后跟也開始化膿。剛開始的時候,我在藥店買來幾包感冒藥,再配上一袋板藍根或感冒顆粒,很快就退燒了。到后來,就需要打針才能退燒了。母親擔心父親不能葉落歸根,強烈要求我把他送回老家。

老家有兩座院落。哥哥的在前,新建的平房,四間,外加廚房和門樓;我的在后,老式的瓦房,五間,廚房和大門都已經(jīng)很破舊了,但主房還能住。哥哥把主房收拾了一下,接好水電。幾個姐姐送來了米面油鹽和冰箱。我給他們送來了奶粉、風扇、洗衣機。哥哥買來了電磁爐、煤氣灶。院子里種滿了各種蔬菜,有番茄、辣椒和豆角,也有韭菜、生菜、和黃瓜,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父親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個多月。在這段時間里,哥哥給父親掛過吊針,打過小針,擠出了腳跟的膿水,剪除了壞死的腐肉。父親這種情況,醫(yī)生已經(jīng)拒絕治療了——盡管我家與醫(yī)生家的私交很好。哥哥每天要清除父親腳后跟的膿水,用針管往里面打生理鹽水清洗,然后往里面撒大把大把的消毒藥面,再用繃帶纏住。盡管這樣,也沒有挽留住父親離開我們遠去的步伐。

父親得病已經(jīng)十多年了。剛開始是腦血栓、高血壓和小腦萎縮,后來又增加了前列腺炎。雖然是多病纏身,但父親的胃口很好,能吃飯,也能吃藥,加上母親的精心照料,這些年來的病情一直發(fā)展很慢。每天下班回來,總能看到母親帶著他在樓下的操場里漫步,或是坐在客廳的沙發(fā)里看電視。偶爾忘記了帶鑰匙,正趕上母親去買饃,他也能拄著拐杖,慢慢地挪到門口把門打開。每逢這一刻,我內(nèi)心總是涌起無限的溫暖。

父親沒有摔倒的時候,一兩個月理一次發(fā)。我們會選擇一個晴朗的日子,我用輪椅推著他,年幼的女兒坐在他腿上,母親拿著拐杖跟著。遇到上下坡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行人伸出手幫一把。風輕悄悄的,陽光溫暖地灑在我們的身上,商店里傳來一陣陣悅耳的歌聲,和著大街上汽車馬達的轟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溫馨。

父親沒有摔倒的時候,我每個月到醫(yī)院抓一次藥。先是到郭長河院長那里開藥方,再是到收款室付款,最后到藥房抓藥。郭院長是中醫(yī)院業(yè)務(wù)院長,駐馬店市名中醫(yī),來找他看病的人絡(luò)繹不絕,每天都擠滿了屋子。聽大姐說,郭院長告訴他,誰家的兒女孝不孝順,他最清楚——他治療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實在太多了。他對每一位患者都很熱心,尤其是對父親。每一次我來,他總是很快地過來詢問父親的病情,開出藥方。醫(yī)者仁術(shù),功同良相。對于郭院長,我總是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無論在哪里見到他,都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收款室的幾個人,早已經(jīng)很熟了,即使帶的錢不夠也沒有問題。藥房里的幾個人更是熟悉,一邊抓藥,一邊聊天,儼然是相識多年的好友。

父親沒有摔倒的時候,每年掛三四次吊針。伏天一次,冷天一次,年前一次。哪一段時間身體狀況不好,再加一次。每次時間短的五六天,長的十來天。湊合著能走的時候,在醫(yī)院里或診所里掛;不能走的時候,在家里掛。十多年的時間,父親的手上不知扎了多少針眼,嘴里不知喝下了多少碗中藥,咽下了多少粒藥丸。

父親離開老家進城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的父親身體還行,還能和母親一起種我們的四畝多地。嫂嫂比較強勢,母親的性格也比較要強,兩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xiàn)磕磕絆絆。終于有一天,婆媳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惡化,我一狠心把二老從老家接到了城里。

我是九八年參加的工作。大學還沒畢業(yè)的時候,哥嫂已經(jīng)和我們分家另過了。我上大學的費用已使家里經(jīng)濟捉襟見肘,找工作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回想起來,那是我一生中最為艱難的時光。我們?nèi)税鸦ㄉ鷱牧謭龅牡乩锱俪鰜?,洗凈煮熟,我?guī)У芥?zhèn)上和縣城的市場里去賣。在市場里,我受到過好心小販的幫助,也受過黑心攤主的欺侮。不能忘記的是,我受到了家在鎮(zhèn)上和城里的兩位表姐的幫助。還有,為了幫我跑工作,三姐賣掉了家里唯一的一頭豬,父親賣掉了家里的糧食。大姐和二姐那時家里也很窮,實在也沒有力量幫助我。

上班后沒有住處。我在表姐家里寄住了一個多月后搬到了第一個出租屋。房東姓胡,很厚道,是一位退伍軍人;女主人很勤快,待人也很熱誠。她的兒子和外甥女在我所在的學校就讀,晚上回來,我就幫他們輔導一下功課。房東夫婦過意不去,就邀我在他家吃飯,而且繳房租的時候說什么也不收。我再三堅持,女主人就用這筆錢買來毛線給我打了一件毛衣。隨后我又陸陸續(xù)續(xù)搬了大概有十多次家:土產(chǎn)公司、白云觀市場、馬洪濤家、黃玉斌的單身宿舍、小笑家、后教樓四樓、實驗樓一樓,前教樓二樓、武裝部、尚莊和現(xiàn)在的操場家屬樓?,F(xiàn)在回想起來,每一次搬家,都有一段讓人醉心的往事。

上班后的第一個學期沒有工資,每個月只有一二百元的量化獎金。因為是一個人,我常吃的食品是方便面。最艱難的時候,我曾經(jīng)口袋里揣了五元錢堅持了一個星期。生病的時候,我咬牙強迫自己吃東西,因為不吃東西就沒有體力堅持上班。過節(jié)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大街上游蕩,看商販們忙碌的身影,聽大街上喧鬧的聲音。

父親剛進城的時候,身體還可以。我結(jié)婚后,借錢在城郊買了一處舊宅,有三間平房,一個小院,屋后是大片的荒地。母親領(lǐng)著父親開了很大一片荒,種上了瓜果蔬菜。剛進城的父親,生活很不習慣。每天早、午飯后就一個人順著環(huán)城路散步。晚上一家人吃飯看電視的時候,就給我們講他今天又碰到某某熟人了等等。這樣的日子過了大概有一年,父親的腦血栓病犯了,左手左腿無力,說話吐字不清,走路踉踉蹌蹌,坐也坐不穩(wěn)了。在縣公療醫(yī)院治療了半個多月后,父親的病情穩(wěn)定下來,但從此走路就離不開拐杖了,一日三餐后也離不開藥物了。后來,父親的病又犯過兩三次,我們分別在縣醫(yī)院、駐馬店市醫(yī)院、漯河市醫(yī)院治療,雖然最終并無大礙,可是病情也沒有太大的好轉(zhuǎn)。最后,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上蔡縣中醫(yī)院的郭院長,父親的病情從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剛拄拐杖時父親可能還不大習慣,經(jīng)常會忘記了把它放在哪里。他仍然保持飯后出去走走的習慣,只是出行的距離已大不如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父親有時會忘記了回家的路。為此,我們沒少擔驚受怕,到處找他。再后來,他外出活動的距離更短,而且有母親一直陪同著他。直到我們從老院搬出來到一中操場家屬樓,父親的活動距離縮減到只能在操場里或大門口散散步了。所幸的是,父親上下樓樓梯很是穩(wěn)當。他拒絕我們攙扶,一只手抓著扶手,一只手拄著拐杖,一步一個臺階。走累的時候,就站在那里歇一會兒,歇過來再走。再到后來,由母親拿著拐杖,他用雙手抓著扶手上下樓梯。我們怕他摔著,多次勸他不要下樓,可是不管用,他依然按自己的想法來。

我家在家屬樓住戶層的一樓,整棟樓的三樓,下面還有兩層是面朝大街的商鋪。我們是三室兩廳的戶型,餐廳緊鄰大街。父親看電視看夠了,就到餐廳里拉開窗戶朝大街上眺望一會兒。我家門前有一個一米多寬的走道,站在那里,就可以看到操場里上課的情形。不想下去時,父親就在走道里,倚著圍墻站一會兒。那一次的摔倒,就是在那里。其實母親就在他身旁,眼睜睜地看著他像一堵墻一樣轟然倒下?;蛟S是站的時間太久了,也可能是轉(zhuǎn)身太倉促了,總之是實實在在地摔倒了地上。

沒有摔倒之前,父親一刻也不愿意閑著?;蛟S是小腦萎縮的緣故,只要回到家里,他就會把電視打開。不想看的時候,直接就走,也不管電視、風扇還在開著。而且開門之后,從不關(guān)上。有幾次,夜里,我被一陣嘈雜的聲音驚醒,起來一看,電視、風扇開著,窗戶、大門也開著,父親呢,在外面站著。父親經(jīng)常白天睡覺,而且是邊看電視邊睡。你把電視一關(guān),他會馬上睜開眼睛,慢慢地坐起來,站起來。如果你再把電視打開,他會看上幾眼,然后接著睡。父親看電視不分頻道,打開是什么就看什么,廣告、幼兒節(jié)目也看,不知道癡呆的父親是否真的在看。

癡呆的父親偶爾也有清醒的時候,對母親說他想誰誰了,或是說誰誰怎么不來看他??墒钱斀憬恪⒏绺鐜е齻兊暮⒆觼淼綍r,說不了幾句話他就拄著拐杖出去了。他有時也會同母親說想回家,也是說過了很快就忘記了。每當聽到我們要回老家時,他會拄著拐杖走到門口,然后回過頭來看我們收拾禮物,像一個迫不及待的孩子。我們就會笑他?;氐嚼霞疫€沒多久,他又會嚷嚷著要走。我們笑著問他要去哪里?他就說進城。父親的思維應(yīng)該是處于一個時而清醒時而糊涂的狀態(tài),抑或是半清醒半糊涂的狀態(tài)。他經(jīng)常會冒出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來,說的多半是他生病以前的人和事。母親有時接著他的話題聊兩句,有時候干脆說,說他干啥,也不來看你。而此時父親的注意力,似乎又轉(zhuǎn)移到別的事情上去了。

父親晚上睡的早,早上起的也早。每天天一亮,他不刷牙、不洗臉、不上廁所,連扣子也沒扣好就朝門外走。等回來的時候,很多次是尿濕了褲子或者屙了褲子。所以每次出門的時候,母親總是攔著他,讓他先上廁所??墒瞧婀值暮?,他每次都說不想上,而且即使硬上了廁所,他也解不下來什么。等到一出去,情況可就不一樣了。有時剛下完樓梯,有時甚至根本沒下樓梯,他就需要解手了。這樣的情況不知發(fā)生了多少回。母親氣的大哭,而他則面無表情地坐在那里,等著我們收拾。

父親的前列腺炎到后來也相當?shù)貒乐?。有時一天不解一次小便,有時半夜里起來了,解不出來,剛躺下,又起來。白天也是,解一次小便,要去好幾趟廁所。他對自己小便的感覺可能已經(jīng)模糊了,每次都是不等解完,就匆匆提上了褲子,所以他的褲襠經(jīng)常是濕著的。我們說了好多次,都不管用,后來干脆不說,只是給他勤換勤洗。掛吊針的時候,提前給他穿上紙尿褲,半天一換。大便好一些,就是太快。從產(chǎn)生便意到解出來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走的慢了就屙在了褲襠里,這種情況大多發(fā)生在他腸胃功能不好的時候。

他們房間的衣柜里,大多是父親的衣服——因為父親需要換洗的次數(shù)實在太多。夏天的衣服,主要由母親來洗,夏天單衣多,好洗。冬天的衣服,主要由我來洗,冬天棉衣多,母親洗不動。經(jīng)常晾曬的衣服太多,鄰居有時還會有些意見,因為我們共用一個露天的陽臺。

父親摔倒之前有一個怪癖。在陽臺或走道里需要小便的時候,就站到排水孔前就地解決。其實從陽臺和走道走到家里的廁所也就十來步的距離。我們多次吵他,都不起作用。有幾次父親正要小便,發(fā)現(xiàn)我們來了,趕緊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往屋里走,讓人又可氣又可笑。由于屢禁不止、屢教不改,父親一出來,母親趕緊跟著,怕他再做出荒唐的事來。

父親摔倒之后也有一個怪癖,那就是大便之后抓起來扔出去。這樣的事發(fā)生在牽引支架去掉之后,因為之前他躺在那里根本無法轉(zhuǎn)身。有時他也會告訴我們他屙了,抓屎都是發(fā)生在跟前沒人的時候。我們在客廳里或別的臥室里,就能聽見大便扔出來砸到墻上或門上的聲音。跑過去的時候,墻上、被子上都有。我們一邊大聲制止他,一邊端來熱水擦洗,更換被罩。我們多次告訴他,大便之后要喊人,不要抓。他也會點頭,可過后依然如故。

父親摔倒之前,吃飯也有一個怪癖,只吃干飯不喝稀飯。給他一個饅頭,他幾口就能吃完,再給還吃,也不管有沒有菜。因為他的左手不太靈便,母親一般是把饃掰開,夾上菜遞給他。喝稀飯就難了,遞一次喝一口。一碗稀飯,至少要喝十來分鐘。茶更是不喝,除非吃藥的時候,也只是抿著嘴喝一小點。我們大聲告訴他,醫(yī)生說多喝茶有好處。他一邊點頭,一邊端起碗來喝一口,然后又放下來不喝了。再勸,他就扭轉(zhuǎn)頭,看著別處了。

父親摔倒之后,飲食狀態(tài)就每況愈下了。剛開始還能吃一兩個小包子,后來就只能吃一些面片或面條;一個餃子,要分開才能吃;饅頭或蛋糕,要掰開泡進稀飯碗里。再后來,就只能吃一點很稀的面條或是喝一點奶粉了。

父親有抽煙的習慣。剛進城的時候,有時抽煙抽得吃不下飯。第一次發(fā)病后,醫(yī)生建議他戒煙。他不在我們面前抽,吃完飯就出去。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后,母親就經(jīng)常搜他的口袋,但他自己有錢,就在外面買。母親無奈就控制了他的經(jīng)濟,他急的很了,就在地上撿長一點的煙頭。我們只好改變了策略,給他買好一點的香煙,限制他每天抽煙的數(shù)量。可是根本就限制不住,他把煙往口袋里一裝,想抽多少抽多少。而且,他是見煙就裝,見打火機也裝。最多的時候,他口袋里能裝三、四盒煙。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去年,雖然最近幾年他已經(jīng)不怎么抽煙了。打火的習慣還在,家里時不時的聽到啪、啪、啪的打火機的聲音。臨去世前幾天,哥哥在他面前點燃了一只煙,他伸出手去要,還抽了幾口,我們都看著他笑起來。三姐笑著說,咱爸不礙事,不但會抽煙,還會彈煙灰。

父親年輕的時候能吃肥肉,聽人講他那時一人能吃兩碗紅燒肉。這應(yīng)該是真的,因為他進城后看到紅燒肉就想吃,而且無論是發(fā)病前后。看著他那么饞,我有時也不顧醫(yī)生的告誡讓他吃一點。父親不吃雞肉,我們就買魚。怕卡著他,母親就把魚刺擇凈。

父親年輕的時候也能喝酒,我經(jīng)常聽父親的朋友講起父親當年的海量。農(nóng)村的規(guī)矩,無論婚喪嫁娶還是過滿月,都要大擺宴席。尤其是定親、待客或新媳婦過門三天后回娘家,主客雙方的辦事的就開始比拼,互不相讓,以把對方喝倒的人多為榮。父親那時能喝一斤多白酒,劃拳劃的又好,經(jīng)常把對方喝的找不到陪客的。此外,逢年過節(jié)也喝,親友來往也喝。我有一個遠房的舅舅,曾在華陂鎮(zhèn)衛(wèi)生院當過院長,特別有酒癮,隔三岔五的就來和父親喝酒。邊喝邊聊,聊的都是我們聞所未聞的話題。我們姊妹幾個就在旁邊看,一邊看一邊笑。父親也有喝醉的時候。他喝醉了不出酒,就坐在椅子上喝開水、吃蘿卜或甘蔗。醉的厲害的時候,啥也吃不下去,坐也坐不住,東倒西歪的,樣子很難受,也很狼狽。但我從來沒見過他醉酒的時候耍酒瘋,更不會借著酒勁打人、罵人,總是一覺過后就啥事也沒有了。我現(xiàn)在的酒量比不過當年的父親,相同點是喝醉了就回家,回到家就睡覺,睡醒了就沒事了;不同點是,我醉酒時容易出酒,喝不進去的時候,當時就可以吐出來。這種情況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不怎么傷胃;壞處是丟人,當場丟人。

父親當時是我們村為數(shù)不多的文化人。那個時代有文化的人少,在外面闖蕩過見過世面的人更少。父親讀過私塾,上過高小,也闖蕩過新疆。所以無論親戚鄰居有了紅事白事或是分家的事,都愛叫上他。誰家孩子當兵了,誰家外地有親戚,寫信都先寄給他,回信也是由他執(zhí)筆完成。我另一遠房舅舅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假期回來,都愿意找他聊天。生產(chǎn)隊里分地有他,過年寫春聯(lián)有他,鄉(xiāng)里面開人大會也有他。

父親還是一個不錯的木匠。家里的很多農(nóng)具像犁、耙、架子車都是出自他手,這些東西到現(xiàn)在還很結(jié)實,仍在使用。至于椅子、凳子、方桌,更是小菜一碟。外婆的棺材也是他親手打制——這已經(jīng)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父親還做過一個手鉆,用來鋦缸、鋦盆、鋦碗。我很欣賞這個發(fā)明。家里的自行車、架子車壞了,都是他自己動手來修,包括輪胎。父親干活的時候,我和哥哥喜歡在旁邊看。有一次,不知怎么的,斧子頭掉了,正好落到了我腳上。至今,我的右腳腳面還留下一個疤痕。

父親還是一名出色的球員。在那個年代,方圓三五十里的籃球愛好者基本上都認識他。當時,我們村、杜關(guān)寨和趙集村同屬一個村委。趙集有一所高中,父親是副校長。每逢周日或假期,他就帶領(lǐng)籃球隊參加各種邀請賽。那個年代的人們,雖然生活貧窮,但精神世界卻相當富有。雖然吃不飽肚子,體育運動卻開展的熱火朝天。靠著出色的球技和務(wù)實的作風,父親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也結(jié)識了很多朋友。

趙集高中在當時很有名氣,離我家大概有二三里地的路程。我那時候還小,不到上學的年齡,每天跟著父親去學校。印象最深的是要路過供銷社對面馬路邊的一頂白色的帳篷。帳篷里有一口滾滾的油鍋,旁邊有一塊案板,上面整齊地碼著很多只肥大的油條,焦黃焦黃的,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攤主姓褚,個子不高,肚子很大,戴一頂竹帽,只蓋著腦袋中間的部分,大家都叫他褚短脖。每逢走過這里,我什么話都不說,拉著父親的手,眼睛瞅著肥肥的油條。這時候,褚先生就會面帶微笑,麻利地抓上一根,飛快地遞到我的手中,然后揮揮手說趕快走吧。小時候,這樣的事情不知發(fā)生了多少回。至今想來,仍然是一段美美的回憶。

父親種地治家也是一把好手。相同的地畝,我們家打的糧食往往要多一些。那時候我家八口人,十來畝地,好年景時一季能打一萬多斤糧食。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年麥季,趕上連陰雨,來不及打場,持續(xù)了有近一個月,小麥在垛上都生了芽。那時候還沒有四輪車、小手扶拖拉機,只靠牛馬拉套碾場。那時每家只有一頭牛,兩家合到一起拉滾碾場,輪流使用。這還算好的,有的人家連一頭牛也沒有,只能等別人家空閑的時間借過來用。那一年,我們家的牛累的眼睛紅腫,吃不下下草料,把父親心疼的要掉下淚來。后來,父親狠狠心又買了一頭小毛驢,這使得窘迫的境況大為改觀。再后來,又買了小手扶拖拉機,麥季就從一個月縮短到一星期了。我們家養(yǎng)過一頭母牛,每年產(chǎn)一只牛犢,每只牛犢能賣一千多元。那時候人民幣還很值錢,最大的面額才十元。哪像現(xiàn)在,人民幣飛速貶值,恨不得把廢紙也印成一千元一張的。一頭豬能賣幾千塊,一只雞賣一百多塊,連個雞蛋也敢要一塊多。

父親差點成為一個泥水匠,還差點把幾個姐姐培養(yǎng)出師。那時候建磚木結(jié)構(gòu)的瓦房,都是自己打土坯、撛瓦,然后燒制。父親帶著母親和幾個姐姐,在農(nóng)閑季節(jié)長年累月地辛勞。拉土,拉沙、打水,和泥、整理場地,打坯、撛瓦,晾曬,搭垛。最怕下暴雨、連陰雨,弄不好幾天的勞動成果就毀于一旦。在童年的記憶里,父親天天都有事做,母親和幾個姐姐也沒有閑空。陰雨天父親修理工具,母親則帶著姐姐做針線活。就這樣,一連燒了三窯磚瓦,除了建起五間瓦房外,還剩下七八千磚頭。聽母親講,那時三姐才十五六歲,干的活輕一些,大姐和二姐幾乎就像一個成年人在干。現(xiàn)在大姐提起來當年的辛勞,還每每會紅了眼角。她跟我講,有一次拉磚,三姐牽牛,她駕轅。遇到一個上坡,怕上不去,打的有點狠,牛驚了,一口氣跑了一里多地。姊妹倆就跟著跑,楞是沒撒手。后來姐姐說,她們一是怕牛丟了,二是怕架子車壞了,三是舍不得辛辛苦苦打出來的磚頭,就是沒想到自身的危險。

父親雖然沒把姐姐們培養(yǎng)成泥水匠,卻教會了她們干莊稼活的本領(lǐng)。割麥、裝車、搭垛、攤場、翻場、起場、揚場、拉耬、點播、施肥、鋤地、剔苗、打藥、摘棉花、紡線、織布……只要是女孩子能干的,樣樣精通。性格活潑開朗三姐甚至還差點學會了開拖拉機碾場。裝麥車,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shù)活。會裝的,裝的既多又牢,還美觀。不會裝的,擱不了幾杈就裝不上了,難看不說,還容易掉麥子。我和哥哥最后都學會了裝麥車,但與姐姐們的技術(shù)相比,就差的遠了。聽母親講,有一次,三個姐姐裝麥車。裝的很大,捆的很牢,卻忘記了她們的力氣很小。上下坡的時候,控制不住車把,翻倒在了路邊小溝里。等父親叫來很多人,把車子拉過來時,麥車依然很美觀,照樣能拉著走。這件事在我們村一時傳為美談。

父親對孩子很嚴厲也很溫和。從我記事時起,大姐就不上學了,后來學過幾天裁剪,家里人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她做的;逢過年的時候,親戚鄰居的也做。二姐不上學的時候,我剛有一點朦朧的記憶。父親拿著繩子打她,也沒有把她攆回學校。那時候家里的飯菜,主要是她做的。二姐最愛聽收音機,大姐、三姐都搶不過她。什么時間什么頻道有什么節(jié)目,她總是一清二楚。我當時覺得特別神奇,也特別奇怪:電臺不歸她管啊,怎么這么聽她的?三姐上到了五年級,我還到過她們的教室,聽她們齊讀峻青的《第一場雪》。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句: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萬籟俱寂,只聽得雪花簌簌地不斷往下落,樹木的枯枝被雪壓斷了,偶爾咯吱一聲響。三姐不想去上學時的情景我沒有留下記憶,據(jù)說也是挨了一頓打。大姐、二姐出嫁后,做飯的任務(wù)就落到了她身上。我至今還記得,每到冬天,三姐的一雙手都是紅腫的,甚至潰爛。所以我就主動幫她燒火。三姐喜歡聽戲,也喜歡唱戲。我小時候會唱的很多選段都是從她哪里學來的。三姐的嗓門很高,唱戲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動情之時,聲淚俱下。《白蛇傳》、《大祭樁》、《考紅》、《穆桂英掛帥》、《三哭殿》、《南陽關(guān)》、《打金枝》、《秦雪梅吊孝》、《秦香蓮》、《陳三兩爬堂》等等,都有她喜歡唱的選段。哥哥和二姐一樣五音不全,無論是唱戲還是唱歌,老是跑調(diào)。用三姐的話說,跟狗叫一樣。哥哥從小就體弱多病,家里人也嬌慣他,他自己也嬌慣他自己。喊他幫忙,一叫一白瞪眼。喊的緊了,干脆開溜。上學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他比我大兩歲,到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在一個班里了。五年級畢業(yè),我考上了初中,他去上??伤B一年級也沒有上完,就跟村里的人外出學手藝去了。哥哥上初中的時候,父親充分展現(xiàn)了一個父親的柔情。不要說零花錢,光飯票就買了三個地方的:學生伙,老師伙還有鄉(xiāng)政府食堂伙??墒堑任疑铣踔械臅r候,只有一個伙——學生伙。父親摔傷后在家牽引的時候,有一次和我愛人聊天,說他最疼的人是他大兒子。說哥哥從小身體弱,也不犟嘴;說我從小身體壯,說話傷飭人。

父親對親戚鄰居總是有求必應(yīng)。鄉(xiāng)鄰來借糧,拿著口袋隨便灌,不上秤,也不問什么時候還。我家買了小手扶和灌溉工具后,經(jīng)常有親戚鄰居來借,父親總是一個字:中!哥哥在家的時候,開著車幫人打場、犁地、灌溉。他不在家的時候,我?guī)腿舜驁?、灌溉。我那時還是一名學生,不會犁地。種完玉米,正好是暑假。每遇到旱天,我就每天頂著星星出來,戴著月亮回家。實在困得急了,就用草帽蒙著頭,在水井旁瞇一會兒。巡回澆地的時候,我在小手扶的駕駛座位上睡過,在架子車的車廂里睡過,也在荒郊野外的墳頭上睡過。

我開車的技術(shù),是在哥哥外出學藝之后學會的。剛開始的時候,也經(jīng)歷過危險。我家的場面緊鄰公路,中間有一條溝。因為挖土墊路,路口兩邊的溝很陡很深。場面的地勢很低,公路的路基很高,通過時就有很大的危險。手扶拖拉機的頭部重,尾部輕。上坡的時候無論是主動輪還是轉(zhuǎn)向輪都能使上勁,所以安全。下坡的時候,一頭扎下去,轉(zhuǎn)向輪幾乎懸空,很難控制方向,所以很危險。我那次就差點翻進溝里。我多次見過小手扶翻車,大多是在路口,由高向低轉(zhuǎn)彎的時候。幸運的話,車翻進去,人沒事;倒霉的話就很難說了。我把事情講給哥哥聽,他告訴我,下坡的時候,要轉(zhuǎn)大彎,先把車領(lǐng)直,它自己就下去了。我一試果然如此,從此再也不怕下坡轉(zhuǎn)彎了。

我架井灌溉的本事,也是哥哥不在家的時候?qū)W會的。我家買的第一臺灌溉工具是一種高速運轉(zhuǎn)的小機器,這是一款政府惠農(nóng)工程,數(shù)量有限。它的機器和水泵是連在一個共同的底座上的,使用起來很方便,但就是吸程太低、揚程也不遠。旱情嚴重的時候,水位下降,它就抽不出水了。第二臺灌溉工具是武安泵,它吸程深,揚程遠,可是使用起來比較麻煩。它需要提前固定好,還要灌飲水,用完后拔泵也很費力,需要三個人配合。我們開車來到井邊,把水泵從車上搬下來,架到井上。接著把小手扶開到與武安泵同在一條線上,保持適當?shù)木嚯x,再去掉三角帶,然后用一根長長的皮帶把二者連接起來。再打水把武安泵灌滿,然后搖開機器,井水就嘩嘩嘩地噴涌而出。一開始我只是在旁邊打個下手,看著看著也就學會了。剛開始不熟練的時候,小手扶上的機器怎么也和武安泵弄不到一條線上,而且距離也不好把握。往往是弄好了這頭,忘記了那頭。從來到井邊到水泵出水,得一個多鐘頭。后來熟練了,把車往前一停,根本不用怎么調(diào)整,無論是角度還距離都恰到好處。出水也就二十多分鐘的時間。再到后來,由于長期灌溉,水位下降,武安泵也抽不出水來,就用潛水泵。這時候用不著長皮帶了,只需用三角帶把發(fā)電機和機器連起來就行了?,F(xiàn)在灌溉就更簡單了,田間地頭水井密布,拉一根電線接上潛水泵就能出水。澆水也是,最初是一大群人,抬著水管搬過來搬過去,弄臟衣服不說,還容易損壞水管,踩壞莊稼。后來只需要一個人,既澆的好,不弄臟衣服,還不耽誤把蛻下來是水管卷好,送到地頭。方法是在出水管的盡頭接一個短管,五、六米或七、八米長,澆一截,蛻一截。澆水人只是換換接頭,稍作調(diào)整就行了,大部分時間是閑看流水。遇到主管道太長的時候,預備一個十多米或二十多米的水管,把它換下來,再接上短管。

為了抗旱,父親曾經(jīng)拿出過愚公移山的精神。我家有一塊地,附近只有一口水井,而且距離較遠,搶井的又多。父親曾在地中間鉆了一口壓井,一家人輪流壓水,還叫來了親戚幫忙。可是由于天氣太熱,田地太旱,壓出的水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那一口水井,上面架了兩三部機器,日日夜夜都不閑著。看著火燒火燎的莊稼,父親實在忍不下去了。他借來了一部機器,從遙遠的水井里把水抽到我家地頭的溝里,再用我們家的機器抽出來,送到地里。那一次灌溉,整整忙碌了一夜,就連我這樣的小孩子也一夜沒有合眼。因為搶井,淳樸厚道的莊稼人也強悍了起來。誰家的設(shè)備落后,誰家的就先抽不出水。所以每逢干旱季節(jié),家家戶戶爭相更新設(shè)備,就如同二戰(zhàn)前夕的軍備競賽。

父親活的很累,他既是民師,又種莊稼,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平日里按時上下班,看不出有多辛苦。趕上農(nóng)忙季節(jié),學校還沒放假,而地里的莊稼又急等收割或灌溉,就只能一個人頂兩個用了。別人放工的時候,他剛下班,匆匆地吃一點東西,就往地里走;別人吃完飯上工的時候,他又得匆匆地趕往學校了。每逢這種時候,他就會忙的連胡須也顧不上刮,衣服也來不及換。父親辛苦,母親和幾個姐姐也辛苦。本應(yīng)該是男人干的活,她們也只能頂上去。我和哥哥的年齡還小,也幫不上什么忙。等我們兄弟漸漸大了,幾個姐姐也出嫁了。哥哥的身體瘦弱,力量有限;我雖然強壯,但一直在上學。父親和母親的負擔并沒有減輕。等我上大學的時候,父親的力量就在逐年下降。這一點,從他搬運糧食口袋時就可以看得出來?;蛟S,從那個時候起,病魔就已經(jīng)悄悄潛入了他的身體,只是沒有公然發(fā)難罷了。 

父親有時還是很細心的。我家自留地里種了各種蔬菜,一年四季不斷綠色。我在上小學的時候,一放學就往菜地里跑,因為哪里有各種各樣的瓜果。那里還種過四五棵桃樹。麥黃時節(jié),碩果累累。親友和關(guān)系較好的鄉(xiāng)鄰就會聞風而來。我們自己吃不完,很樂意大伙與我們分享。問起種果樹的原因,父親這樣解釋,說看到別人家種了,不能讓孩子們看著眼饞。

放暑假的時候,父親就安排我和哥哥割草。每天午飯后,先跳進池塘里洗澡,再打一會兒撲克,等天涼快一點了,我們就成群結(jié)隊地下地了。那時后不打除草劑,莊稼地里的草全靠動手清除。玉米地里、棉花地里、黃豆地里,都留下過我們的足跡。夏秋季節(jié),正是牛馬勞作最為辛苦的時候。精疲力竭的牲畜一看見青草,就像瘋了一樣,不顧一切地張口就吃。

我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看見父親抱了一個鐵盒子也剛好到家。問他那是什么,說是收音機。打開后就聽到里面?zhèn)鞒龊寐牭穆曇?。我們姐弟幾個興奮地圍著父親,看他小心翼翼地選臺,調(diào)整方向。那一天,家里的氣氛比過年還歡快。幾個姐姐最喜歡的是聽戲,我和哥哥最喜歡的是中午十二點半的小說連播?!渡裰堇蕖贰对里w傳》《楊家將》《三俠五義》《人生》《平凡的世界》,都給童年的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父親平時不做飯,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下廚房。我喜歡吃他蒸的米飯,也喜歡吃他炸的油條。過臘八節(jié)或陽歷年的時候,父親會親自下廚為我們做一頓米飯。吃米飯,一定會有肉臊子,美美地一拌,吃得肚皮鼓鼓的,直打飽嗝。過年的時候,父親一般是先再炸油條、再炸雞肉、魚肉。頭幾根油條不許吃,要供奉天地和祖先。接下來就可以敞開肚皮狂轟濫炸了。過完油,父親就會趁著油鍋,做一頓菠菜魚頭豆腐細粉湯。吃飽了油條、雞肉和魚肉,喝一碗香辣可口的菜湯,甭提有多美了。

……

現(xiàn)在,父親已經(jīng)永遠離我們遠去了。我們再也沒有機會替他抓藥,送他理發(fā),再也沒有機會喂他吃飯,陪他說話了。只有他滴滴汗水澆灌的土地、歷盡艱辛建造的房屋,一鑿一斧打制的家具,還在訴說著曾經(jīng)的一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真是人世間莫大的悲哀。父親去了,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卻把沉痛的思念留給了活著的人?;蛟S,這并不是父親的本意。他只是心疼我們,不想再給我們拖累。或許,父親確實是累了,想歇一歇。 

                                  2013年7月27日于上蔡

作者簡介劉保鏈,男,漢族,197410月生人,河南上蔡人,大學本科學歷,上蔡縣第一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偶寫小文自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