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尋親消息得到了很多網(wǎng)友的積極回應(yīng),此事得到了棉蘭熱心人士、訊報董事、作家霖柏先生的熱情幫助,為此霖柏先生還親自去了棉蘭甘地街41號,得知門店已經(jīng)租給他人,主人是40多歲的女士,從后門進出。剛巧那位女士不在家,沒人應(yīng)門。有個老人剛?cè)ナ啦痪茫ㄒ粌赡昵埃R陨嫌嵪⑹亲庹咛峁?/p>
近來因中國騙子多,所以若資料不全的話,人家不會相信是真的,甚至不要和多講,警惕性蠻高,防人之心極強。
他們甚至也一度把霖柏先生也看成是中國人,他只好開牌說出身份,但是還是有防備心,叫他留下廈門的電話+8613860162345給他們讓他們自己聯(lián)系。
他們4月15日晚上抵達棉蘭后就和蘇北華聯(lián)秘書長陳岷生先生聯(lián)系,之后給安排一輛小旅游車和導(dǎo)游陪他們開始尋親之旅。17日(昨天)才與林氏宗親會和訊報聯(lián)系。
最終廈門尋親的一群6人來了,找到了林氏宗親會,下午和霖柏先生在《訊報》會面。
前幾天據(jù)說他們?nèi)チ藘商烁实亟?,結(jié)果還是沒遇到!
終于他們找到了鄉(xiāng)親和親人,老一輩的都沒了,只有年輕的,還好,都能用閩南語溝通!他們有族譜和照片見證,所以很快就對證認上了。
左5是林金華(60多歲),金蓮的胞妹。金蓮今年78歲,仍然健在,在棉蘭。今晚他們共聚吃團圓飯!
她們這么快認上:
1.以前曾有通信問候。
2.親朋戚友蠻多,都是相熟的,碰巧遇上同宗鄉(xiāng)親都認識族譜里的親人,一一追認正確,于是就報給其堂叔的地址,在市中心的回教堂街,卻沒有門牌,就說在老回教堂對面的門店;時近黃昏,匆匆忙忙趕去,問了一家店主,恰巧是認識他們堂叔的,他指就在隔壁過幾間罷了,終于在的那間店找到堂叔的兒子,堂弟也很細心一一追問確定;聊了不久,與此同時,等在店外的同行人給附近鄰居看到他們帶來林金蓮當年的婚照,認出了那是林金華的大姐婚照,就帶他們?nèi)チ纸鹑A的家,偏偏林金華出外購物,心急如焚也等了半個小時,金華回來后才能和親人相認。進屋后,他們發(fā)現(xiàn)這幾位遠方的親人和金華、金蓮的父親樣貌十分相似,幾乎是一個模打出來的,雙方都極為興奮終于找到了至親!
3.他們也和金華、金蓮的在廈門的外公族人熟悉,親情的血緣濃密,雖然都沒曾見過面,但很快就沖破了隔膜,陌生和顧忌也消失了。
多年親情血緣牽,一份熱忱炎黃心。
金華的老公下班回來,談得更融洽,因為他們也幾次想到廈門尋親,無奈沒有詳細地址,如今連上了!
女一號林金蓮來了!
他們的確是誠心誠意來找親戚的,雙方都有同樣的熱忱。
中國來客林振華還拿出一大貼的“印尼紅?!彼徒o霖柏先生表示感謝,(估計有兩三百萬印尼盾,合人民幣一千多塊),被霖柏先生好意言謝回拒,因為這是舉手之勞,份內(nèi)之事,怎能收下這禮,同時這也是他們的福報,霖柏先生說以后可以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孤單老人或孤兒院),這就等于謝謝他了。霖柏先生也都為他們高興,晚上一起和他們吃飯,本來是和掌柜說好振華先生付錢,結(jié)果還是給金蓮搶先付了。
飯后,他們再去看望已經(jīng)96歲的二嬸。第二天,早上再次會面,中午,全家人在阿斯頓大酒店的吉龍餐廳大團圓聚餐,餐后下午三點,林振華一行六人啟程棉蘭新機場,飛去雅嘉達,轉(zhuǎn)機回廈門。
今天全部約30人聚餐團圓,還有金蓮二哥的女兒,昨晚聽了他父親說中國親人來尋親,于是今早特地買機票從峇淡飛過來會見遠方親人。
原來他們的二嬸和子孫是曾經(jīng)去大陸探娘家,今天來了林家親戚更是高興。二嬸的女婿卻也是霖柏先生多年未見的好友,皆大歡喜!
本次尋親得到了棉蘭熱心人士、訊報董事、作家霖柏先生的熱情幫助,再次表示感謝。
通過本次在棉蘭尋親成功,也可以讓國內(nèi)更多要尋找印尼親戚的盆友們知道,如果要在蘇北省尋親,可以在本公眾號上留言,也可以投書到:
訊報:
PT. Abdi Wibawa Press (Xunbao)
地址:
Jalan Kapten Muchtar Basri 41,20238 Medan Timur,SUMUT , Indonesia
電話:
+62-61 6636700/. 6636800/ 6636900. +62-61 66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