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儒(1896~1963年),滿族,愛新覺羅氏,正紅旗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字輩溥,光緒帝賜名儒(全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齋號寒玉堂。生于北京。曾留學(xué)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鳥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yù),又與吳湖帆并稱“南吳北溥”;與黃君璧、張大千以“渡海三家”齊名。
1928年作 楚雨江楓圖
1939年作 秋山吟詩圖
1950年作 秋林雁落圖
1950年作 群山橫暮煙
1951年作 秋冷溪云
1952年作 長松寒石圖
1952年作 秋山草堂圖
1954年作 深秋訪友圖
1959年作 溪山過雨圖
碧峰青溪
泛舟
高壑獨(dú)思
古木寒山
江山清秋
江山晴色
空谷風(fēng)雨
嶺樹穿云白
喬松帶夕陽
秋林落暉圖
秋山蒼茫
秋山寒枝
山水
松峽藏云圖
松崖孤棹
松崖野航
巖樹清波
倚石覓石句圖
早春牧牛圖
1923年作 山水
1951年作 松蔭漁隱圖
1956年作 松巖漁艇
1957年作 山雨歸人
1957年作 赭山漁丈
碧峰秋色圖
待月人相對
蕩壑飛舟
飛泉下遠(yuǎn)山
后赤壁賦圖
江山平遠(yuǎn)
連林古道圖
清溪孤隱
秋江泛舟
秋聲圖
松風(fēng)聽琴
野客忘機(jī)圖
云林秋山圖
1931年作 林皋深處
1933年作 仿漸江山水圖
1934年作 孤峰秋色
1956年作 日暮歸禽
1956年作 遠(yuǎn)村歸舟 溪岸書堂 (二幅)
1959年作 山村煙雨 1948年作 雪夜鐘聲
秋思圖·瓊島瑤臺圖 (二幅)
山水 (二幀)
山水(二幅)
漁棹晚歸 江岸行吟 (二幅)
溥儒 張大千 1955年作 山水 (三幅)
1955年 1956年作 山水 (四幀)
1956年作 山水 (四幀)
絹本山水 (四幀)
山水 (四幀)
山水 (四幀)
鄉(xiāng)居圖(四幅) 鏡心
紙本山水 (四幀)
1930年作 遐庵選詞園
寒林漁笛圖
寒煙秋水-楷書七言聯(lián)
秋樹茅亭·楷書七言聯(lián)
秋巖落木 楷書七言聯(lián)
秋齋讀書圖
山水 書法
1928年作 入山讀書圖
溥心畬的畫風(fēng)并無師承,全由擬悟古人法書名畫以及書香詩文蘊(yùn)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內(nèi)許多珍藏,自然多有觀摹體悟的機(jī)會。他曾經(jīng)收藏一件明代早期佚名畫家的山水手卷,細(xì)麗雅健,風(fēng)神俊朗,俱是北宗家法,一種大氣清新的感覺滿布畫面,溥氏的筆法幾全由此卷來。因此其所作山水遠(yuǎn)追宋人劉李馬夏,近則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筆挺健勁秀,真所謂鐵劃銀鉤,將北宗這一路剛勁的筆法──斧劈皴的表現(xiàn)特質(zhì)闡發(fā)無馀,并兼有一種秀麗典雅的風(fēng)格,再現(xiàn)了古人的畫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