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之父斯坦·李逝世,享年95歲。
許多人對老爺子的印象,是由一部部漫威電影拼接出來的。
老版《蜘蛛俠》三部曲中的白發(fā)路人,不止一次化身英雄拯救他人,甚至拯救蜘蛛俠。
大本版《超膽俠》中被少年默多克救下的過馬路老人。
《神奇四俠2》中本色出演,卻沒一個人相信他就是斯坦·李。
《超凡蜘蛛俠》中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完全搞不清狀況的圖書管理員。
教美隊追姑娘,還給托尼起了個“屎大顆”的外號。
從1989年開始客串電影,斯坦·李在漫威電影中給影迷留下了許多難忘回憶。
每個影迷都期盼著老爺子能身體健康,因為有斯坦·李彩蛋的漫威電影,才算完整。
斯坦·李是漫威的中流砥柱,之所以地位如此之高,是因為他賦予超級英雄曲折的故事和糾葛的內(nèi)心,他是深入人心的故事的持筆者。
在斯坦·李任職期間,及時漫畫改名為漫威漫畫。
Marvel意為奇跡,而斯坦·李,幸運地見證了奇跡誕生,更是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
今天的文章,是小十君發(fā)表于今年2月份斯坦·李住院期間的舊文,簡單回顧了斯坦·李傳奇的一生。
當時,斯坦·李的發(fā)言人說,老爺子并無大礙,之后也確實沒有更多關(guān)于斯坦·李身體狀況的消息。
但缺席《死侍2》的客串,只以一幅畫替代,如今想來,也許就是因為老爺子身體抱恙。
沒成想,8個月之后,老爺子就離去了。
《毒液》中的斯坦·李或許不是老爺子最后一次客串漫威電影,有報道稱老爺子已經(jīng)完成了《復聯(lián)4》的拍攝。至于之后的漫威電影,如果有心,應該也已經(jīng)提前拍好老爺子的彩蛋片段。
只是物是人非,感覺總會有些不同。
或許是因為,他逝去的空缺,永遠填補不上。
斯坦·李今年已經(jīng)95歲了,可以這么說,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漫威,漫威卻更像他一手拉扯大的孩子。
從一無所有到紅遍全球,這一路上,無論有多艱苦困難,斯坦·李都挺了過來,并看到了漫威在新世紀重獲新生。
21世紀漫威的成功,正是建立在以斯坦·李為代表的畫師創(chuàng)造的強大IP資源之上。
雖然綠巨人、雷神在漫畫中算是二線英雄,但電影,讓他們的價值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你沒看錯,2008年以前,在漫威漫畫中,蜘蛛俠、神奇四俠、美國隊長才是一線英雄。
雷神、綠巨人等等是二線英雄。
但正是這群知名度、受歡迎程度都稍稍遜色于一線英雄的漫畫角色,成為了MCU(漫威電影宇宙)的中流砥柱。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一線這么受歡迎,那為什么在漫威電影宇宙中看不到像神奇四俠、蜘蛛俠(《美國隊長3》之前)這樣的一線英雄?
那是因為,這些漫畫角色的電影版權(quán),在很久以前都被賣了出去。
至于為什么賣版權(quán)?這還要從頭說起。
01
1940年,斯坦·李走進了當時還叫及時漫畫(即漫威漫畫)的公司。
從倒煙灰、拖地板、端咖啡和把已經(jīng)上墨稿子上的鉛筆痕跡擦掉,到拿起畫筆,成為正式編輯。斯坦·李與旁人沒什么兩樣,只是個頭高一點,身材瘦一點。
但就是這個又高又瘦的竹竿,陪漫威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每個行業(yè)都有各自的難處,上個世紀的美國,漫畫行業(yè)就經(jīng)歷過許多波折,受到過許多打擊。
無論是1954年“漫畫法典”的出臺,約束漫畫內(nèi)容,倡導“真善美”;六十年代末的社會動蕩,越戰(zhàn)戰(zhàn)火不滅,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被刺殺;還是九十年代,電子游戲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崛起,對漫畫出版行業(yè)的致命沖擊。
在這樣的形勢下,影視業(yè)的蓬勃升起,對漫畫行業(yè)來說,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
1965年,漫威的老板馬丁·古德曼與一家動畫公司達成了交易——利用現(xiàn)有的漫畫資源,制作出了《漫威超級英雄》系列動畫。
《漫威超級英雄》系列動畫
老馬的這個無心之舉,卻讓漫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guān)注。
正是這部系列動畫的熱播,讓漫威漫畫曝光在大眾的視野中,帶動了漫畫的銷量,提高了漫威的知名度。
《美國隊長》動畫版中的紅骷髏
也讓時任漫威漫畫負責人的斯坦·李初次嘗到銀幕的甜頭——大學巡回演講,接廣告,漫畫角色T恤大賣。
雖然這只是一次純粹的商業(yè)交易,但讓從事漫畫行業(yè)的人發(fā)現(xiàn)另一條康莊大道,那就是進入影視業(yè)。
02
僅僅過了一年,漫威旗下的漫畫角色幾乎都有了電影邀約。
斯坦·李作為漫威的負責人,肩上的責任也越來越重。除了每周花三天時間進行創(chuàng)作,更要代表公司出席各類活動。
斯坦·李對漫威而言,已經(jīng)變得無比重要了,但從斯坦·李的收入來看,他遠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
斯坦·李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過,他不理解那些看漫畫的人,如果自己有空沒事做,也不會看漫畫。
這是他的抱怨,他為漫威辛苦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換回來的卻只有微薄的薪水。更糟糕的是,明明是他的作品,卻并不屬于他,無論是版權(quán)還是改編權(quán),都在公司手里。
斯坦·李對漫畫行業(yè)越來越灰心,開始考慮轉(zhuǎn)向別的行業(yè)。他曾想過寫戲劇,寫電影劇本,甚至寫詩。當然,他也不會立刻放棄漫畫這個老本行,畢竟投注了這么多心血,而漫威又是一團糟,斯坦·李不能讓自己創(chuàng)造的漫畫王國就這樣消失。
即使他不看好漫畫業(yè),向往著影視業(yè),但前進的方向,需要時間來規(guī)劃。
1975年,身為漫威出版人的斯坦·李已經(jīng)脫離了漫畫相關(guān)工作,在好萊塢發(fā)展,樂不思蜀。當時的電影界朝氣蓬勃,而漫畫,幾乎沒人會買了。
用蜘蛛俠的形象給剃須刀拍廣告,與電影《星球大戰(zhàn)》合作發(fā)行漫畫,賣出了蜘蛛俠、綠巨人、美隊等等角色的電影電視版權(quán)。漫威和斯坦·李在做著種種努力,為了能提高漫畫的銷量,為了早日進入影視業(yè)而奮斗。
1977年的真人版《蜘蛛俠》
斯坦·李也為許多電影、動畫做了編劇工作,盡管如此,漫威在影視行業(yè)的發(fā)展,仍舊不太樂觀。
03
1978年,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了《蜘蛛俠》《綠巨人》兩部電視劇。雖然這一度讓相關(guān)漫畫的銷量大幅上漲,但是漫威在整體上仍然處于一蹶不振的狀態(tài)。
一方面漫畫整體銷量一直不好,另一方面,雖然版權(quán)賣出去了,但是電影電視的制作人不懂,也不看漫畫。
在購買了許多漫威角色的總裁被辭退了之后,CBS也暫停了相關(guān)動畫的制作。當時CBS的CEO表示,不希望CBS變成動畫片的平臺。
電視劇版綠巨人,經(jīng)費有限,技術(shù)有限......
拍電影的預算過高,等待售出的漫威角色無人問津。當時,電影里沒多少人在乎這些小孩子的玩意。
沒人搭理,那就自己來拍。
1980年,按捺不住的漫威成立了漫威制片公司,準備把主動權(quán)攥在自己手里。斯坦·李被任命為公司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頭一次徹底擺脫了漫畫產(chǎn)業(yè)線。
寫劇本,挑演員,多部漫改電影紛紛提上議程,所有人都干勁十足。
只是后來,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改編電影,實在是不盡人意。
1986年,環(huán)球電影終于發(fā)布了改編自漫威漫畫的電影《天降神兵》(《霍華德鴨》),遭遇慘敗,差評鋪天蓋地,虧損了幾千萬美元。
佳能那邊手握“蜘蛛俠”和“美國隊長”兩個大IP,卻連劇本都寫不好。
本想靠著電影吸引大眾的目光,擴大漫威的影響力,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還沒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的故事。
就在那一年,漫威換了新老板,一個正經(jīng)的好萊塢團隊——新世界電影公司。
這是個好消息,只不過壞消息是,他們對漫畫一竅不通、毫不關(guān)心,連自己收購的是“超人”還是“蜘蛛俠”都分不清。
04
漫威和斯坦·李在拍電影上又栽了跟頭,新世界電影公司想做的是利用知識產(chǎn)權(quán)在不同平臺上的潛力牟利。他們不懂漫畫,也不讓斯坦·李干預電影創(chuàng)作的事。
漸漸的,公司業(yè)務越做越爛,在全面虧損的情況下,漫威被轉(zhuǎn)賣給了資本巨鱷羅納德·佩雷爾曼。
緊接著,漫威上市,收購玩具、卡牌、漫畫分銷公司,背上了巨大債務。
作為商人,佩雷爾曼只想賺錢,在手握漫威期間,他陸續(xù)賣出了神奇四俠、X戰(zhàn)警、夜魔俠、綠巨人等等角色的改編權(quán)。
1990年上映的《美國隊長》,有點不忍直視......
終于,在1996年,被佩雷爾曼糟蹋得不成樣子的漫威申請破產(chǎn)。就在這時,漫威的救星——阿維·阿拉德出手,拯救了漫威,扭轉(zhuǎn)了局勢。
經(jīng)歷了合并、破產(chǎn)、轉(zhuǎn)賣之后,漫威終于重生。在阿拉德的領(lǐng)導下,漫威開始大量回收之前賣掉的版權(quán),成立漫威影業(yè)(Marvel studios)。
1998年,新線電影公司發(fā)行了一部名為《刀鋒戰(zhàn)士》的吸血鬼題材電影,根據(jù)漫威漫畫改編。一上映,便好評如潮,迅速收獲了70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
斯坦·李參與編劇,漫威和新線共同制作。電影的成功,證明了漫威漫畫的角色可以變成電影界的寵兒。
緊接著,阿拉德和20世紀??怂构?/strong>簽訂拍攝真人《X戰(zhàn)警》電影的協(xié)議;從佳能到21世紀電影公司到三星再到米高梅,幾經(jīng)易手,官司不斷,《蜘蛛俠》的電影版權(quán)最終被漫威以1000萬美元左右的價格賣給了索尼公司。
05
進入新世紀,2000年《X戰(zhàn)警》、2002年《蜘蛛俠》的上映,讓漫改電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斯坦·李也一展愁眉,開始在電影里瘋狂客串,了卻了自己多年的演員夢。
斯坦·李和新世紀第一代「蜘蛛俠」托比·馬奎爾
但是,2003年環(huán)球的《綠巨人浩克》、同年??怂沟摹冻憘b》、2004年獅門的《懲罰者》、2005年??怂沟摹渡衿?俠》、2007年索尼的《惡靈騎士》都暴露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劇本太差。
雖然都是漫威和各大電影公司合作,但對劇本和對電影的把控,漫威并沒有多少話語權(quán)。
本·阿弗萊克演了《超膽俠》,到現(xiàn)在還在后悔
從而導致了沒看過漫畫的人覺得電影可笑荒唐,看過漫畫的人覺得劇情內(nèi)容、人物設(shè)定嚴重偏離漫畫原著。
這一時期的漫威電影,除了《蜘蛛俠》和《X戰(zhàn)警》系列口碑、票房依舊堅挺,其他都不盡如人意。
更重要的是,漫威從這些電影身上獲得的利潤相當微薄,即使是原著持有者,但電影版權(quán)不在自己手里,只能得個好名聲,拿不到多少錢。
于是,漫威做了一個極其冒險的交易——以自己的電影版權(quán)作抵押,從美林銀行貸款5.25億美元,用來讓漫威為10個角色制作自己的電影。
從新線收回《鋼鐵俠》的版權(quán)后,漫威終于開始了自己的電影版圖計劃。
2008年,托尼·史塔克的閃亮登場,正式宣告MCU(漫威電影宇宙)的誕生。
2009年,華特迪士尼公司收購漫威娛樂公司,漫威終于有了一個實力雄厚的東家,再也不用擔心沒錢拍電影了。
06
如今,MCU已經(jīng)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里,漫威也回收了不少電影版權(quán)。
“夜魔俠”從福克斯回來了,“惡靈騎士”從索尼回來了,“刀鋒戰(zhàn)士”從新線回來了,“懲罰者”從獅門回來了,“綠巨人”電影版權(quán)從環(huán)球回來了,電影發(fā)行權(quán)卻沒回來(不過問題不大)。
最勁爆的,則是??怂顾浪牢兆〉?/span>“神奇4俠”、“X戰(zhàn)警”、“死侍”、“猩紅女巫”和“快銀”組成的“X戰(zhàn)警宇宙”,也被迪爸爸收入囊中,隨時供漫威所需。
還有一個,雖然名氣不大,卻是漫威超級英雄始祖之一——“海王納摩”也從環(huán)球悄無聲息地回來了。
還有沒回來的,索尼的“蜘蛛俠”和“毒液”依舊沒能回到漫威爸爸的懷抱。
??怂鼓莻€圈圈已被吞
誒?小蜘蛛沒回來,那《美國隊長3》是怎么回事?
說到這個,那就不得不說安德魯·加菲爾德版的《超凡蜘蛛俠》系列了。本來電影拍得好好的,就因為加菲的個人原因,惹到了索尼高層。再加上與漫威的談判也順利完成,于是索尼就狠了心,砍掉了《超凡蜘蛛俠》的續(xù)集計劃。
加菲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荷蘭弟從自己手里搶走了“蜘蛛俠”,不過好在接拍了《血戰(zhàn)鋼鋸嶺》,拓寬了自己的戲路。
話說回來,索尼和漫威的合作也是挺有意思的。想拍《蜘蛛俠》,可以,但掙的錢都歸我索尼。想讓小蜘蛛加入你們什么勞什子漫威宇宙,也行,但電影版權(quán)你可別想拿走。
于是乎,小蜘蛛終于回歸集體,在《美國隊長3》中驚艷亮相。《蜘蛛俠:英雄歸來》的上映則是又一次掀起了“蜘蛛俠熱潮”,票房口碑雙贏,漫威索尼真是打的一手好牌。
說著說著,是不是發(fā)現(xiàn)斯坦·李消失不見了,那是因為,在2000年,與漫威鬧了幾年矛盾、打了許多官司之后,斯坦·李與漫威正式分手。
2002年,創(chuàng)辦了“POW!”娛樂公司;2011年1月4日,88歲的斯坦·李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2017年,斯坦·李獲得迪士尼傳奇獎。
離開漫威,斯坦·李的日子反倒越過越滋潤,電影也沒少客串,該拍的一部不落下。
動畫電影《超能陸戰(zhàn)隊》中的斯坦·李
60年,漫威和斯坦·李互相成就,歷經(jīng)狂風驟雨,也有過許多美好的回憶。
分離總是不可避免,人來人往,漫威失去的,又何止斯坦·李一個人。
與斯坦·李齊名的杰克·科比,早已離開了漫威這個傷心地
MCU從誕生到大紅大紫,雖然不再是斯坦·李一手操辦,但跨不過這道坎的斯坦·李,還是盡心盡力地在各個片場晃悠。
他看著唐尼、美隊、錘哥、寡姐、抖森,看著他們把自己筆下的角色演得華麗又真實。斯坦·李或許會恍惚,眼前浮現(xiàn)自己在電燈下,手拿鉛筆作畫的樣子。
那是英雄的傳承,時光易逝,能夠留下的,總是關(guān)于英雄的故事和傳說。
斯坦·李筆下的英雄——小蜘蛛、綠巨人、神奇四俠等等,都是有血有肉會成功也會遭受挫折的普通人。
他讓我們更向往天馬行空的英雄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物的真情實感。
如果談金庸先生與斯坦·李老爺子的共同點,其中之一應該就是,他們筆下的人物,都十分鮮活立體。
斯坦·李的離去,是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
但對于更多人而言,偶像的離去,只是一瞬間。在這一瞬間,好似天翻地覆,下一秒世界依然在正常運轉(zhuǎn)。
只有你自己清楚,心里有些東西,隨之逝去了。
↑上下滑動查看如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