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年前,互聯(lián)網在國內普及開始,一代代“網紅”(網絡紅人)就如“長江后浪推前浪”般,一朝成名,眾人皆知,在這個時代留下了各自不同的印記。
最早接觸互聯(lián)網的那批網民,懷著探索知識的饑渴,通過和國內外無數(shù)同好的交流,獲取全世界范圍的海量訊息資源,在巨大的驚喜之下,亦將把所知所感大膽表達,公注于眾,其中那些才識過人的佼佼者們,擁有了第一批忠實擁躉,具有相同喜好的人們匯聚一堂,暢所欲言。
不論是《亮劍》原著小說,還是劉慈欣《三體》系列,最早都是通過互聯(lián)網傳播而廣為人知,獲得了大批支持和空前的討論度,而后逐漸進入傳統(tǒng)主流圈視野,并給作者帶來了不菲的經濟利益,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
此前的傳統(tǒng)媒體,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從業(yè)者們,只需一張紙一支筆,便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輿論風向。在網絡時代早期,他們跨界而來,迅速掌控了各個平臺的話語權。
連同大批的明星與名人,也紛紛在網絡開設博客,發(fā)布文章,他們的流量和點擊數(shù)據(jù),由之帶來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也是尋常普通網民所望塵莫及的。
于是,先后有幾位女星被打造成了“文藝女神”“博客女王”“微博女王”,靠著明顯出自藝人團隊之手、兼具知性與優(yōu)雅的文字,在平臺的包裝和熱捧下,一度風靡一時,獲得萬千追捧。
于是,幾乎所有的年輕藝人也相繼跟風,紛紛開通微博等個人網絡賬號,亦讓各個平臺獲得巨大流量和關注,擁有了以億為單位的用戶數(shù),甚至得以愈發(fā)熟練地操控網絡輿論,引導大眾思維,在傳媒領域的話語權與日俱增,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紙媒。
在當時,除了“術業(yè)有專攻”、專業(yè)素養(yǎng)甚高的專業(yè)人士,尋?!安莞本W民,是并不怎么受重視的,他們對名人言論的質疑,往往會被其他網友群嘲和圍攻,并迅速湮沒,悄然無聲。
他們精心撰寫的文章,繪制的圖畫,剪輯的視頻,往往都被其他網友去天經地義地無償共享,是單純的“用愛發(fā)電”。
確實也有個別人,別出心裁,通過極限的搞怪、賣丑來“博出位”,雖然也能獲得大量的關注,成為了初代網絡紅人,但也是被舉國公眾群嘲和惡搞的丑角:【芙蓉出水、玉鳳沖天】。若非有極限的心理承受力,相信并沒多少人愿意當類似的“網紅”。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從2013年開始,智能手機的全民大普及,數(shù)億不同年齡段、不同知識層面的用戶蜂擁加入,“網民”不再是對上網群體的特定稱呼,“網癮”不再被保守的老一輩視為心理疾病,一個全民網絡時代開啟了,更直接改變了此前的網絡眾生態(tài):
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向全世界來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鍵盤下敲擊的每一行字,聲麥里說出的每一句話,理論上都可以被迅速被數(shù)以億計的其他人,在第一時間便能知曉。
人們上網的目的,不再是因為單純的知識渴求欲,不再是單純的娛樂需要,或者彼此交流。
那些鋪天蓋地的看似無用的碎片信息,那些他人的生活日常點滴,亦如海洋潮水一般,無邊無垠,波濤翻涌,同樣能時不時吸引人們目光的剎那停留。
作為“草根”的普通網民,亦終于獲得了和各類知名人士、專業(yè)人士、傳媒從業(yè)者們,在同一個舞臺、同一個標準下去“平等競爭”的機會。
近年來,每一次的網絡和社會熱點事件,都成為了新一批網紅們脫穎而出的良機。
用內容吸引流量,用流量支撐變現(xiàn),直接帶來的巨大經濟利潤,遠勝普通工作薪酬,也吸引著無數(shù)人爭相恐后,懷著“我要成名”的執(zhí)著,加入到自媒體和流媒體時代的競逐。
相比于傳統(tǒng)的平面圖文,那些聲形并茂、節(jié)奏明快的短視頻,顯然擁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因為能更能高效抓住人們碎片時間,因此,不論對年輕一輩還是對老一輩,都是更老少咸宜的內容輸出。
理論上,一個人只需要一臺智能手機,有基本的后期剪輯和修圖技術,就能參與到這種“流媒體”時代的競爭。
當然,真想要脫穎而出,一夜成名,那么能幽默會搞怪,言談犀利,反應迅捷,巨大的知識儲備或專業(yè)能力為基礎,都是成為一名網紅的基本素質要求。
當然,更重要的是,通過巨大腦洞容量的創(chuàng)意,快速抓住當前最新的熱點話題,精心剪輯出廣受歡迎的內容,展示自己特立獨行的個性,積極奮進的生活態(tài)度,自然就有機會獲得了大量的點擊,關注,點贊,轉發(fā),
從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到成為粉絲眾多的紅人,也許只要短短幾個月、幾個星期,甚至幾天時間。
據(jù)行業(yè)內部人士透露,所謂的“頭部ip”網紅們,每支短視頻的廣告植入價位,至少都在50萬甚至100萬元以上。
而能讓一線知名明星也爭相結交,請求幫忙宣傳作品的頂級網紅,更是萬千商家爭相追捧的寵兒,實際收入遠遠勝過了需要被經濟團隊大量提成,被后臺公司巨額分成的頂級流量明星。
當然,這同樣亦是“大數(shù)據(jù)時代”下,各個競爭激烈的平臺,根據(jù)每個網民的各自不同喜好,無孔不入的滲透,鋪天蓋地的造勢,精心挑揀的灌輸,潛移默化的營銷……所共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