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我是濤聲依舊,今天聊一個親子互信的話題。
如果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主動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那么,很多悲劇就不會發(fā)生,孩子的發(fā)展會更加順暢。
家長們當然知道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然而,他們又很納悶,為啥孩子有困惑不咨詢家長,有問題也不和家長說實話呢?
不可否認,很多家庭的親子溝通,其實只是浮在表面而已,是無效溝通。
這個問題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那就是孩子對家長缺乏基本的信任。
一聽這話,有家長又會義憤填膺了:“我是他爹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不信任我信任誰???孩子怎么就不能信任家長呢?
先不爭辯,家長們想一想,咱們小時候,該說的事兒都和父母說了嗎?和家長都說實話了嗎?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那時候家長太專制,不理解我們,說了怕挨打。
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和我們那時候是一樣的心理,即使你不打罵孩子,但是你的神情、你的臉色也會出賣你的內(nèi)心。
即使你以為理解孩子,你的理解和孩子的所思所想也不在一條軌道上。
并且,很多時候,孩子覺得和家長說了沒用,徒增煩惱,既增加家長的煩惱,也增加自己的煩惱。
總之,很多家庭中,孩子和家長沒有建立起基本的信任。
所以,家長們需要清醒地意識到:當我們不能讓孩子對我們產(chǎn)生信任的時候,孩子當然不會和我們進行深入溝通,或者,他有問題也不會和家長說。
那么,怎么建立與孩子的信任關(guān)系呢?
有一位朋友,曾經(jīng)說了女兒這么一個事兒。
女兒初中的時候,有一個男生喜歡她,女兒對這個男生也有感覺,只是覺得不應該這個時候早戀。
但是,女兒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于是,就告訴了爸爸,說有男生喜歡她。爸爸對女兒說了這么一句話:“我女兒這么優(yōu)秀,肯定會有男孩喜歡啊?!?/span>
女兒能把這事兒告訴爸爸,也是因為之前爸爸也表達過這樣的意思,爸爸覺得有男孩喜歡這很正常,所以,女兒也覺得和爸爸說了也很正常。
沒有大驚小怪,沒有追根究底,說完這句話,爸爸并沒有再對女兒進行嘮叨說教。但就是這句話,讓女兒內(nèi)心對爸爸產(chǎn)生了足夠的信任。
這一天,男生想借女兒的數(shù)學筆記看看(明顯就是借口),女兒也告訴了爸爸。爸爸就把女兒的筆記復印了,騎著摩托車帶著女兒就給這個男生送去了。
見過這個男孩之后,爸爸知道機會來了。于是,接下來他和女兒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在這次交流中,爸爸就和女兒說了這么一個意思:
“孩子,你肯定是覺得這個男生好,你才愿意和他交往。爸爸也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一般來說,這個階段,你們互相會覺得對方什么都好。
但是,人哪能沒有缺點啊。所以,從今天開始,你需要特別注意一下他的缺點。這才是完整地認識一個人?!?/div>
女兒一聽有道理,于是就按照父親的要求,有意識地去觀察這個男孩的缺點。這一觀察不要緊,還真的就發(fā)現(xiàn)了男孩的不少缺點,比如:做事太幼稚,容易沖動,有時候不大講衛(wèi)生等等。
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女兒慢慢地感覺她和這個男孩不合適,很快結(jié)束了這段剛剛萌芽的感情。當然了,父親還教給了他如何拒絕這個男孩的技巧,于是,女兒在波瀾不驚中安然度過了這次危機。
一直到了高中,整個中學階段,女兒都沒有再出現(xiàn)早戀的問題。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家長要與孩子建立信任,需要注意這么幾點:
第一,孩子說了不好的事情,家長需要盡可能保持平靜,不要勃然大怒,也不要諷刺挖苦。這比較難,但這是必須修煉的家長基本功。
就像上面女孩的爸爸,輕描淡寫地說“我女兒這么優(yōu)秀……”,先把責怪的意思消除掉了。
當孩子一說事兒,家長先去責備、埋怨孩子的時候,下次誰還愿意跟你說呢?說了就落一堆埋怨,或者收獲一籃子指責,即使你有辦法,孩子也不愿聽你的。
第二,家長需要找準交流的時機,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再去和孩子交流,不可空對空地說教。
很多家長沉不住氣,往往在焦慮狀態(tài)下,急于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如何。其實,家長對于事情的真相還沒有完全了解,或者根本就沒理解孩子是什么意思,盲目地做出判斷,自然不會有好的效果。
還是上面的案例,如果這個父親一聽女兒早戀,就大講特講早戀的危害,或者傳授拒絕的方法,效果就不好。他是在見到了那個男孩之后,再去跟女兒交流,這樣女兒就比較容易信任父親。
如果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經(jīng)常說不到點子上,反而容易著急上火的時候,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再和家長交流了,因為他不相信家長會有多么有用的建議,說了還不如不說。
第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從孩子的需要出發(fā),為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贏得信任的重要砝碼。
讓孩子相信家長是真的幫他,而不是舉著“為你好”的大旗,做出讓孩子傷心的事情。
即使你是真為孩子好,也必須先取得孩子的認可。
就像這位父親,當女兒告訴他,男孩借自己筆記的時候,父親想的是,既不能借出筆記耽誤女兒學習,也不讓女兒為難,所以,他才復印了女兒的筆記,一塊給男孩送去。
這種姿態(tài),肯定讓女兒對爸爸產(chǎn)生了絕對信任,所以才有后面女兒真的聽從爸爸建議,發(fā)現(xiàn)男孩缺點的行動。
總之,作為家長既需要真誠對待孩子,也要換位思考為孩子著想,更需要拿出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運用智慧贏得孩子信任,親子之間的深入溝通才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也才能真正實現(xiàn)陪伴孩子成長的目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