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文旅」 獲取《2019-2020中國旅游地產發(fā)展報告》發(fā)布會PPT 本文作者:許七安 全文共 2025 字,閱讀需要 5 分鐘
三星堆
網紅博物館的養(yǎng)成
3月20日,在成都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通報,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新發(fā)現了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F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眼部有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其中一塊殘缺的黃金面具引起網友們的注意,它寬約23厘米、高24厘米,是一張方形臉,鏤空大三角鼻梁。許多網友腦洞大開,自己動手將黃金面具剩下的半邊補齊,甚至還做出了表情包流傳于網絡。
三星堆的文物熱吸引了大波粉絲在五一期間,打卡三星堆博物館。5月1日-5月5日,景區(qū)累計接待游客80914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近360.31%。與此同時,在五一期間三星堆博物館還上新了“青銅面具”冰淇淋,1200多支青銅味和出土味的冰淇淋一上午就被銷售一空。
三星堆趁熱度推出文創(chuàng)的營銷手段,讓它一躍成為目前最火的網紅博物館,而三星堆的文物熱,更是帶火了所在地四川德陽的旅游市場。五一期間,德陽市共接待國內游客185.74萬人次,實現旅游合收入11.84億元,較2019年增長52.18%。
貼近消費者
契合市場需求
目前博物館打卡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旅行方式,也是最受Z世代喜愛以及最熱門的打卡方式。
18日,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在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透露,2020年全球博物館受到疫情廣泛影響,我國博物館仍策劃推出了陳列展覽2.9萬余個,接待觀眾達5.4億人次。“十三五”以來,我國平均每兩天新增一家博物館,截至2020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5788家,其中國家等級博物館達1224家。
博物館的興盛促進了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發(fā)展,市場上以文化IP為主導的博物館文化正在吃香。在故宮博物館的彩妝文創(chuàng)系列出圈以后,河南博物院開發(fā)的“考古盲盒”又成為了新一代最受追捧的文創(chuàng)產品,它利用年輕人最富有的獵奇心理和娛樂性,將盲盒與考古挖掘完美地結合起來。
“考古盲盒”需要消費者用手中的“洛陽鏟”一點點挖掘手中的土塊,內里藏著古文物的仿制品,青銅器、銅佛、語氣、刀幣等。盲盒每晚8點開啟售賣,一經上架總是很快便被搶空。
另外一個較為出圈的就是今年的河南春晚。由河南省歌劇院編排的《唐宮夜宴》,在虛實結合的場景當中,14名舞者扮成的唐傭通過一顰一笑間轉換舞步,將大唐盛世展現了出來。
透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泛年輕化的市場需求,讓博物館文創(chuàng)有了廣泛而固定的消費人群?!短茖m夜宴》的出圈,也是文博機構轉型求變的最好的案例。通過虛擬科技、泛娛樂化的市場傳播,能夠更加貼近市場、更容易將文化符號傳遞出去。
市場同質化嚴重
博物館IP如何開發(fā)
然而,并不是只要有了文創(chuàng)IP就能成功。隨著博物館熱、文創(chuàng)IP熱,市場上的文創(chuàng)產品開始如井噴一樣出現,大家都做膠帶、手機殼、扇子等,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如果只是簡單的文化元素拼接,或是簡單的文物復制毫無生活美學,就將其投入市場,那么這樣的文創(chuàng)IP根本無法讓人記憶深刻,很難達到文創(chuàng)開發(fā)最初的想法:接觸歷史、弘揚博物館IP文化。
博物館文創(chuàng)大部分屬于旅游商品設計,較多供應于旅行參觀的人群。但目前除了故宮博物院以外其他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免費的,擁有很多旅行團、學生游客之類的固定旅行群體,市場規(guī)模大還有擴大性。但如何吸引游客、產品設計精美度、宣推度等等都是博物館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陸建松認為,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涉及設計、制作、物流、銷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需要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作為事業(yè)單位的博物館在這些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優(yōu)勢。他建議,博物館可以通過藝術品授權與第三方進行合作,這種模式可有效促進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
IP授權也是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業(yè)可利用的一個點,專業(yè)的設計和宣發(fā)團隊比起在體制內的博物館,受限性小了很多。專業(yè)的商業(yè)機構加持能夠更好地找準市場、受消費者喜愛定位,供應鏈以及商品設計的精美度,更好地將文創(chuàng)IP引入市場。
雖然說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是一片藍海,但是這一條路并不好走。三星堆網紅博物館的出圈路徑也可能并不適用于其他博物館,各大博物館還是要找到適合本館發(fā)展的正確方向。泛年輕化的市場需求,是博物館出圈的最大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