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油布黃雨傘
父親節(jié)這天早上,窗外傳來滴答滴答的雨滴聲,雖未睜開雙眼,但腦際里卻思緒萬千。老父親的身影反復重現(xiàn),仿佛又回到了40多年之前。
1980年的夏季,初中畢業(yè)不滿15歲的我榜中有名,父母為我是上中專還是讀高中出現(xiàn)較大分歧。母親認為我年齡小,潛質(zhì)好,應該去讀高中。父親則認為窮人的孩子應當經(jīng)風雨,早獨立,先捧個"鐵飯碗”也很好。爭執(zhí)不下之際,父親在一天早晨的四點鐘動身去了大舅家,會同我的舅舅一起來到我家商討,最終以2比1的優(yōu)勢決定送我去巢湖上學。
記憶中,父親肩挑一根扁擔,一頭小木箱子,一頭一床被褥。臨行前,母親則淚水漣漣,反復叮嚀我在外的注意事項,而我則懵懵懂懂,不時點頭。就這樣,父親帶著我來到青龍山火車站,登上綠皮火車,踏出了人生路上的重要一步。
火車一路晃晃悠悠,咣當咣當,每站必停。用時十個多小時,從上午10點多上車到晚上十點左右才到巢湖火車站。學長們接站到校并安排我們住進了學校大禮堂。父親與我在單人床上擠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父親說上街再給我買些生活用品。不多時,父親一手拎著幾個橘子,一手拿著一把油布黃雨傘在學校操場上找到我,父親站在操場斜坡路上把傘給我并說,巢湖這邊與我們淮北不一樣,經(jīng)常下雨,給你買把雨傘備用吧。然后轉(zhuǎn)身就走了。我接過雨傘,望著父親漸行漸遠的背影,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父親沉甸甸的愛。
當我接到油布黃傘時,我尚不知道這把傘的好與壞,貴與賤,優(yōu)雅與土氣,影響和能力。但隨著幾次雨天的觀察,我看到班里同學們都是打著黑色的雨布洋傘,有的帶著彎彎的把手,有的是半自動的,手指一按即"砰“地打開,而打黃布油傘的只有我一個人,忽然間我有了一種莫名的不安和羞愧難看。當我再細細品味這把油布雨傘時,那竹子的把柄,竹子的傘桿和傘骨,再加上涂著桐油略帶粗糙的黃布,與同學們那些黑布洋傘相比,尤顯土氣和落伍,心中不免升起一些怨氣,埋怨父親為什么不給我買一把洋氣一點的黑布雨傘。
又一個雨天,我看到學校圍墻外一片農(nóng)田菜地里,一位農(nóng)民大叔肩挑一桶肥料,打著與我完全一樣的油布黃傘在澆菜施肥。頃刻間,我徹底崩潰了……從此之后,我就再也沒有打過那把油布傘。再后來,那把傘不知道怎么丟了,直到現(xiàn)在也回憶不起來。
父親在世時,我曾經(jīng)問過他為什么當年給我買那樣的傘。父親沉思片刻,道出緣由。一則油布雨傘結(jié)實耐用,撐開型體較大,能更好遮風擋雨;二則是油布雨傘價格相對便宜不少,并說窮人家的孩子還是要實在一些,腳踏實地,不要追求那些花里胡哨、虛無飄渺、花鮮時尚的東西。
幾十年過去了,那把油布黃傘一直珍藏在我內(nèi)心深處,深深刻印在我的腦際,不時敲打我的靈魂,尤其是雨天的時候,我時常就會想起那把竹柄的油布雨傘來,雖然當年帶有埋怨,帶些遺憾,甚至不高興,但現(xiàn)在想來,那把傘給我?guī)淼奈拷?、思念和父愛,遠遠超越了油布黃傘本身。這把油布傘更多的是開啟了我的人生之旅,教我做人做事,融入社會思考人生;教我腳踏實地,立足崗位甘于奉獻;教我不慕虛榮,保持本真,堅守質(zhì)樸純凈內(nèi)心。更多的是,油傘帶給我的是無限溫暖、青春記憶和對父親無盡的綿綿思念……
謹以此文獻給天堂里的父親。
2023年6月18日寫于高鐵之上
圖片/網(wǎng)絡
作者簡介
呂玉林,就職于安徽省淮北市紀委監(jiān)委。工作之余喜歡閱讀歷史、文學作品。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