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散文||穿越方斗山記

穿越方斗山記

人生路上,追夢穿越云海,穿越風雨,穿越溝壑萬千的方斗山。一次次地穿越,見證故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我的思緒拉長,塵封幾十年的記憶,如今像打開的閘門,奔涌而出。

我的故鄉(xiāng)原本是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夾皮溝,距石柱縣城約40公里,幅員面積74.36平方公里。境內(nèi)山巒橫亙、溝壑深邃、小山羅列,依方斗山背斜,形成前槽、中槽、后槽的地貌特征,故得名“萬槽”,后因書寫簡便改寫成“萬朝”。萬朝就像一位臥槽的巨人,腿腳難伸,步履艱辛。

上世紀50年代中期,石柱縣調(diào)集民工配合忠縣修筑了第一條萬朝至忠縣東溪的簡易運煤公路30公里。但人們進出石柱縣城、忠縣、西沱區(qū)等地,仍全憑一雙腳走天下。70年代初,石柱縣至忠縣才正式通車,路基寬6.5米,路面寬4米,最大坡度13%,為泥結(jié)碎石路面。雖有貨車在方斗山盤旋爬行,但仍改變不了老百姓肩挑背磨和一雙腳翻越方斗山的現(xiàn)狀。

那是1971年的嚴冬,天還未亮,母親就催我出發(fā)到石柱縣城參加體檢。一路上,路過萬朝公社(鎮(zhèn))、麻地彎,到了茶元煤礦天才開始發(fā)白。我們繼續(xù)往前走,走了長長的一段路,才到方斗山腳下的竹林溝(今方斗山隧道口旁)。我站在山腳抬頭向山上望去,眼前并沒有竹林,而是一片森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林間。母親用手指著前方說:“孩子,媽就不送你了,你就沿著這條山路一直上,上到山頂就是茶店,然后再順小路下,下到山腳就是大歇公社,再沿公路右向前走就到縣城,要是迷路的話,就多問幾人或看路邊電線桿,腳是江湖口是路?!?/span>

我第一次走出夾皮溝,那時沒有時鐘,以天色估摸著時間,更沒有像現(xiàn)在的手機可以定位。我按母親的囑咐,第一次翻越平均海拔1200多米的方斗山。開始還是有股初生牛犢不畏虎的氣勢,從竹林溝出發(fā)就爬坡,走不多遠就進入一片森林。林中高大挺拔的松樹密得透不過風,樹下無雜草,黃土裸露,林間霧氣籠罩,陰森森的一片。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前不見路的盡頭,后不見來者,幽深恐怖。走著走著,突然撲哧一聲打破林中的寂靜,嚇得我毛根倒立。屏住氣,回過神一看,原來是一群鳥騰空而飛,讓我虛驚了一場。

一路上時而有幾步石梯,時而土路從松樹身邊擦過,形成彎彎曲曲的小道,路上空無人煙,我就一直往山頂走。不知走了多長時間,林中又有嘰嘰嚓嚓的聲響,我不寒而栗,腦海跳出一大堆的假設,莫非像老人們講的故事那樣真有老虎、狼、老熊?頓時,我才感到害怕起來,雙腿發(fā)軟,全身起雞皮疙瘩,那股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元氣大傷,心里直想哭、想喊。但荒無人煙,哭給誰看,喊又管用嗎?不要怕,不要怕,我捏了一把汗,一邊暗暗地為自己壯膽,一邊逃命似的往山頂上爬。心想,翻過這座山就勝利了。我走了約二個小時,才到方斗山的茶店,仿佛身后帶著一股仙霧,置山的頂峰,飄飄而來又飄飄而去,露出太陽,大有“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之感,終于見到了人煙。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解開外衣透透風,滿身的熱氣像剛打開的蒸籠,熱氣騰騰的,里面的衣服全濕透了。我喘了一口氣,順著村民指的山路往下走。這一下又是幾十里,“上坡腳又軟,下坡腳打顫”,那時心生莫名其妙的想法:要是有一條地下通道,從山那邊的竹林溝穿越到山這邊的大歇公社,那就用不著翻越方斗山了,該多好呀!我邊走邊描繪穿越的感覺,不知不覺到了石柱縣城,按時參加體檢。

相隔一月之久,我第二次翻越方斗山。這次還是母親送我到竹林溝,正巧遇到一位女同胞,我們背著背包結(jié)伴而行,步行到石柱縣城參加全縣第二批師訓班培訓。培訓班共一百多人,分兩個排,大部分學員是來自修建襄渝鐵路的,也有退伍軍人,少量的是從學校初中畢業(yè)后的回鄉(xiāng)知青。培訓結(jié)束的當天晚上,老天爺給我們送來一個大禮包——雪,很有寓意。第二天早上我們起來一看,整個縣城完全被大雪覆蓋,白茫茫一片,樹枝被風欺雪壓直不起腰,殘肢斷臂的;有的竹經(jīng)不住大雪的折騰,東倒西歪,缺脖子斷腿的比比皆是,更談不上有車了。回家的路又是那樣的艱難,連坐貨車的希望也泡湯了。時近過年,還得回家呀!我們只好重復著來時的路,身后留下一串串腳印,耳邊響起嚓嚓的聲音,一踩一個坑,一步一個腳印丈量著回家的路程,天快黑時才到家。

多少年過去了,兩次翻越方斗山的情景卻歷歷在目,一直塵封在我的記憶里。帶著塵封的記憶,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石柱人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或財政投資,或干群集資,群眾投勞,大抓交通建設,打隧道,架橋梁,改土路為水泥路或柏油路,縣連鄉(xiāng),鄉(xiāng)連村,村連組,在短短的幾年內(nèi),實現(xiàn)了村村通公路的格局。

2009年滬(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石柱至忠縣段全面竣工,隧道口在方斗山腳的竹林溝,實現(xiàn)一次性雙向穿越,全長7.6公里,為西南片區(qū)建成的最長公路隧道,并修通萬朝鎮(zhèn)至忠縣磨子鄉(xiāng)互通連接公路7.4公里。滬蓉高速公路的貫通,給萬朝鎮(zhèn)老百姓帶來發(fā)展機遇,從根本上改變了老百姓肩挑背磨的現(xiàn)狀,結(jié)束了交通不便的歷史。此時,翻越方斗山已改寫為穿越方斗山了。

我第一次穿越方斗山隧道,不到一小時就回到家鄉(xiāng),我的夢想實現(xiàn)了,這位長臥槽中的巨人振臂而起,邁開巨人的步伐,在夾皮溝的高速路上,向東向西,向南向北。不僅可穿越方斗山,更讓人驚奇的是還可穿越山川河流。石柱縣高速鐵路于2008年開工建設,2013年12月28日通車,承載多少代中國人夢想的交通大動脈,至此變成了現(xiàn)實。高鐵建成后,石柱至重慶1小時,至武漢5小時、至廣州8小時,至上海9小時,至北京10小時,迅速提升了石柱的區(qū)位優(yōu)勢。

交通給石柱縣帶來的變化令人驚嘆不已,人們出遠門再不用發(fā)愁了。2019年,我從北京回到家鄉(xiāng),幾年不見的光景,家鄉(xiāng)交通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進石柱縣火車站,讓我這位土生土長的石柱人都不認回家的路了,到處高樓林立,方位難辨。

沿著高速路穿越方斗山脈,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重慶高速路的建設帶給石柱縣的巨大變化,乘坐高鐵火車走南闖北,承載石柱人的夢想。交通線路如蜘蛛結(jié)網(wǎng),東南西北,四通八達,結(jié)束了石柱縣沒有高速公路、沒有火車的歷史,譜寫了一曲石柱縣交通發(fā)展史的新篇章。

插圖/網(wǎng)絡

 

作 家 簡 介

高興蘭(筆名:蘭草),女 ,土家族,重慶市人,畢業(yè)于西南大學文學院,重慶市作協(xié)會員,曾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紀檢監(jiān)察工作、林業(yè)工作和編修地方志工作,先后有散文、論文、人物通訊、評論等多篇文章在《中國地方志》《中國監(jiān)察》《中國民族報》《重慶日報》《重慶文藝》《重慶晚報》《重慶晨報》《貴州民族報》《巴人》《運河》《檢察文學》等報刊發(fā)表。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無   之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陳益峰:蟠龍穴,石柱縣西坨的秀才坡,自古以來就文風昌盛
巴渝彭氏:石柱彭氏概況
文氏族譜 | 重慶市石柱縣各支文氏源流與字輩
日志要保護好秦良玉家族人文
陳益峰尋龍點穴(45):三星伴月,數(shù)百年的石柱古鎮(zhèn)
石柱旅游景點介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