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想探討一個問題:
高手和普通人之間有差別,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我不想把我的答案強加給你,希望看到最后,你能自己找到答案。
每個人都應(yīng)該是自己人生的戰(zhàn)略家,因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容易,從小到大、從大到老,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競爭。
有的人成為高手享受精彩人生,有的人卻始終普通而一生平庸。
無論起點如何,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很多可以自己選擇的時刻。最終是成為高手,還是成為菜鳥,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掌控。
不論出身,不論學歷,不論過往,只要你明白高手和普通人間的差距是如何產(chǎn)生的,找到這個答案,你也可以成為人生高手。
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
這是一個冪函數(shù),x叫做底數(shù),n叫做指數(shù)。
一個純數(shù)學公式,跟高手和菜鳥有什么關(guān)系?好像不夠接地氣兒。那我們來打個比方,換個說法,給這個公式賦予現(xiàn)實意義。
y代表一個人能取得的成績,可以理解為人生高度,或者人生財富,等等。
x代表一個人能努力的程度,可以理解為能吃苦,肯干事,不懶惰,等等。
n代表一個人能堅持的時間,可以理解為愿意堅持不懈,耐心等待,等等。
一個人能取得的成績,由他能努力的程度和能堅持的時間來決定。這么說,感覺沒毛病,但是用這個公式應(yīng)該怎么表示呢?
我們來做個情境假設(shè):
有位小伙叫小李,他這輩子可以選擇“不努力”和“很努力”兩種狀態(tài),即x可以用數(shù)字分別表示為1和2。因為人只要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努力,所以不考慮0的情況。
小李可以活到80歲,即n可以等于80。那么他在不努力和很努力的兩種選擇下,可以取得的人生成績分別是多少呢?
你沒看錯,我也沒算錯,1的80次方,依舊停留在原地,而2的80次方,已然是個天文數(shù)字。
人生選擇努力和不努力的結(jié)果有很大差別,通過這個公式計算對比顯而易見。
你可能會說,用一個數(shù)學公式生搬硬套,強行賦予其這些意義,并不科學。因為能夠影響人生的因素和變數(shù)實在太多,無法如此簡單計算。
的確如此。可正因為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我們將其簡單化,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思想來面對,難道不是一個可能更明智的選擇嗎?
如果上面說得太宏觀而感覺不現(xiàn)實,那么請跟著我切換一個具體視角。
小李從20歲到50歲的30年間,可以有“不鍛煉”和“堅持鍛煉”兩種選擇,依舊用數(shù)字分別表示為1和2。因為人只要活著,坐立行走就是一種運動,所以不考慮0的情況,那么:
30年后的身體狀況分別是:
不鍛煉和堅持鍛煉之間的差別,短期內(nèi)是看不出來的,但時間一長自然就有分曉。對于這點,我相信沒有人會反駁吧?
抬杠沒有意義,也不是重點。不知大家從上面這個演算過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
我將上面公式稍微變化一下:
通過這樣的變化,可以把公式寫成這樣的形式:
其中y表示未來身體狀況,a表示現(xiàn)在身體狀況,x表示鍛煉程度,n表示堅持鍛煉的時間。
這是個什么公式呢?
其實,這是復利計算公式,就是常說的錢生錢、息上息、利滾利的計算方法,只不過通常他會被表達成這個樣子:
今天我們不做專業(yè)的解釋,通過前面給公式賦予具體含義和演算,就是想告訴大家:
不管公式怎樣表達,人生中很多事情也無法精確計算,但是復利思維,我們可以好好加以運用,從中能得到的收獲,將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復利思維,可以說是不當菜鳥并成為高手的重要法寶。這個法寶沒有任何門檻,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并使用,甚至還可以幫助很多起點不高的人實現(xiàn)驚天逆轉(zhuǎn)、人生逆襲!
復利思維,難道就是高手和菜鳥之間差距產(chǎn)生的原因嗎?
我不想把我的答案強加給你,到底是不是?得看到最后,由你自己來回答。
可能有人會覺得數(shù)學公式過于理性冰冷,那么我用1句話來表達復利計算公式,看看是否會感性溫暖一些?
人生如棋,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人生大道,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落子無悔。時間無法被跨越,只能一步一步走。雖然每次前進只有那么一點點,甚至當下完全看不到,但只要堅持不懈,總會達到終點。一路上所有的付出,都不會浪費,銖積寸累,終有回報。
給大家說個歷史故事:
曾國藩曾組建湘軍,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和敵人纏斗13年,最終靠“結(jié)硬寨,打呆仗”的辦法,硬生生把已經(jīng)走到懸崖邊上的大清朝又給拉回來續(xù)了命。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一定會認為曾國藩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軍事家,當時大清20萬八旗兵和60萬綠營兵在驍勇善戰(zhàn)的太平軍面前都不堪一擊,但是曾國藩卻在對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
其實他的方法并不出奇,他從來不和敵軍硬碰硬,而是每到一個地方就在城外扎營,然后不停地挖戰(zhàn)壕、筑高墻,一道又一道,直到讓這個城市水泄不通,最終彈盡糧絕。
然后再換一座城接著挖,從不求速勝,用足夠的時間、耐心和堅持,一步一步最終把太平天國給挖沒了。
這樣的方法甚至可以說是“笨辦法”,但是卻非常有效,其中蘊含的戰(zhàn)略思想正是復利思維。
很努力,懂等待,能堅持,最終從軍事菜鳥翻盤成為高手贏家。這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钡木枰饬x。
通過前面的演算和故事,我們不難看出:高手之所以可以成為人生贏家,不在于一開始他們能力有多強和具備多少優(yōu)勢,而在于他們是否愿意努力,并且是否愿意持續(xù)努力。
回到復利計算公式上,從人生的角度,我們再重新梳理一下。
y代表我們能取得的人生成績,a代表我們的本金,x代表我們的努力程度,n代表我們能堅持努力的時間長度。
從人自身作為一種生物的角度來看,絕大部分人之間沒有太大差異,智商沒有實質(zhì)性差別,都有手有腳,能看能聽能說。我們本身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本金,因此我們讓代表本金的a=1。
努力的程度,我們可以用±0.01來表示,努力則x=+0.01,不努力則x=-0.01。
堅持努力的時間長度,可以用天數(shù)來表示,比如堅持努力了10天,則n=10。
這樣,公式就變成:
意味著我們能取得的人生成績,取決于我們是否努力,以及能堅持努力多長時間。
舉例說明:
小李和小王,同時開始做一件事。
前10天,大家的情緒、狀態(tài)都一樣,興致勃勃充滿干勁,都很努力。此時兩人的結(jié)果相同,可用公式表達為:
雖然過了10天,但因為結(jié)果相同,我們可以認為兩人仍舊處在同一個起點。
這時,小李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全心全意地繼續(xù)做這件事,變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對于這件事來說,不再努力,而小王依舊天天努力堅持。
就這樣又過了1年(365天),兩人的結(jié)果用公式表達為:
很明顯,對于同一件事,前10天,兩人獲得的結(jié)果是相同的,但是從第11天起,因為兩人選擇不同,導致此后一年時間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差距。
差距產(chǎn)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小王選擇努力并且堅持努力,而小李選擇中途放棄不再繼續(xù)努力。
多一點努力,或者少一點努力,并且長時間堅持下去,最終帶來的可以是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的差距。
復利思維 勵志公式
把人生進行這樣的簡單計算,肯定有bug,但我們的初衷并不是真的要去計算,因為人生根本算不了。
做這樣的演算,是希望能夠讓大家認識復利思維,同時清楚復利思維到底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意想不到的積極變化。
更關(guān)鍵的是,復利思維,不論出身過往,沒有門檻,人人可用。
比如當下大家都熱衷做自媒體,做直播帶貨,有很多人一開始都很努力,可是最后還是沒有成功。不成功,并不是他們不夠厲害,而是那些成功的人比他們更具備復利思維,懂得努力,更懂得要一直堅持努力。
沒有人天生是高手,更沒有人天生注定是菜鳥。
但現(xiàn)實中總會有高手和菜鳥的存在,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
如果已經(jīng)領(lǐng)先,如何保持并鞏固優(yōu)勢?如果暫時落后,如何逆襲實現(xiàn)人生跨越?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jīng)找到答案了呢?
人生如棋,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