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地質公園位于臺北縣萬里鄉(xiāng)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只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歷經長時間的海蝕風化和地殼運動,形成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等特殊的地質景觀。
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人物、巨獸、器物無一不是維妙維肖,如著名的“女王頭”(下圖)。海灘全長僅1700米,卻足以讓每一個來此的游客頂禮膜拜。
野柳地質公園中的地質主要由砂巖構成,為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層,大約在2200萬年前淺海堆積而成,因此在野柳地質公園的地層中可看到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和生痕化石。野柳地質公園中可欣賞的海蝕地形可分為三大種類:第一種為蕈狀石林,如著名的“女王頭”、蜂窩石等;第二種為風化窗和姜狀石,是較為特別的海蝕地形如仙女鞋、地球石;而第三種為壺穴和燭臺石,都是野柳濱海處才有的地質風貌。此外,野柳地質公園(原野柳風景區(qū))還可??吹皆S多生痕化石,像“星狀生痕化石”、“疣壁蛇形管痕”、“海草痕”以及“逃生構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