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柒柒
幾年前,借出去一筆數(shù)目較大的錢。原本想著對方周轉(zhuǎn)完,就會還回來。沒曾想,這錢就像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時至今日,我已不愿去想,為這件事情到底付出了多少?
只記得,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日子都忍不住問自己:“是不是你越好,別人就覺得你越傻?否則,又怎會在你傾囊相助的時候給予你致命一擊呢?”
從那以后,我對“借錢”兩個字變得很抗拒。
印象最深的一次,有朋友問我借30塊錢,我直接把她拉黑刪除了。
大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吧!
總覺得,于心不忍比要不回好過多了。當(dāng)然,也不是全然不外借。只是,考慮問題比之前更加周全了。
前幾天,婆家嬸嬸借錢。緣由我是知道的,打心底還是很想再幫一把。
但也因此陷入糾結(jié),讓我糾結(jié)的點在于:
一:我手上確實沒有可以周轉(zhuǎn)的閑錢;
二:我們跟對方周轉(zhuǎn)過,不借給對方心里過意不去,借給對方自己的開銷沒了著落;
三:短時間內(nèi),對方不一定能將這筆錢給還回來??墒?,我拒絕之后,對方會不會生氣?
衡量再三,還是咬牙拒絕了。
說實話,心里覺得歉意滿滿卻又無可奈何。雖說,對方家里剛出事情時,我們已經(jīng)借錢給對方周轉(zhuǎn)過一次。她們也及時還了回來,可這次借錢,對方不可能在一兩個月之內(nèi)還回來的。
而眼下,我們面對的事情更多更難更棘手??偛荒艽蚰[臉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吧?
想通了這一點,鼓足勇氣把真實情況跟對方說明了。
她聽完我們的難處,表示理解。
焉得,心里松了一口氣。
幸好婆家嬸嬸明事理,沒有為難我們。否則,還真是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這年頭,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借錢的人有恃無恐,被借的人“小心翼翼”。
我必須承認的是:在我鼓起勇氣拒絕對方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的輕松。
因為我心里明白,倘若我把那筆錢借出去,或許可以解去他們的燃眉之急。但我,可能要面對相同窘迫的境地。
比如:我資金周轉(zhuǎn)不開,問別人去借錢;
比如:我因為幫了對方,而陷入同樣被動的境地。
錢是什么?是“王八蛋”“大爺”“祖宗”。
錢能救命,能能讓人有底氣;讓人有尊嚴(yán),也能讓人在關(guān)鍵的時刻不被動。
或許借出去這筆錢,我不會“得罪”對方。但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拒絕別人是挺難,但幫助別人也要量力而行。
我們可以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否則,幫助別人等于“坑”了自己。
我也曾“傻乎乎”的借錢給別人過。別人用我的錢開銷,而我,啃著饅頭咬牙還著欠款跟利息。
夢醒時分才發(fā)現(xiàn),好心幫別人的我是徹頭徹尾的“傻子”。
借錢這種事情,一要量力而行;二要看對方值得不值得。
如果你很糾結(jié),不妨做一個全面的衡量再決定。
也不用怕拒絕別人會得罪人,因為,真的拿你當(dāng)朋友/親人的人,不會難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