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懶漢張三

濟寧文學

「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懶漢張三

作者:邱素芬

1
陰差陽錯,我和懶漢張三成了門挨門、院挨院的鄰居。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那張三真是懶得名不虛傳,懶出了笑話,懶出了境界。

張三大名張斌,因在家排行老三,人送外號“張三”。在村里,人的外號永遠比真名要響亮的多。張三的懶是以邋遢為基礎的。很小的時候,張三就沒有個利索樣。好像天生的鼻涕資源特別豐富,每當鼻涕快要“過河”的時候,張三就會掄起袖管,順勢向臉頰邊一劃,臉上和袖管上同時留下兩個濕乎乎的“對號”。這是他每天不知道要重復多少遍的經典動作。特別是冬天,他的袖管在日復一日的經典動作重復下,在寒冷天氣的配合下,袖管錚明瓦亮,像一面鏡子。老年人會開他的玩笑說:“張三,你的袖管能打滑刺溜了”。這時的張三就會嘿嘿一笑,繼續(xù)來個經典動作。

張三的父親是村里有名的耍錢鬼,經常成宿成宿的在外面耍錢。贏錢了就回到家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如果輸錢了,兩口子就會發(fā)生激烈的爭吵,伴隨著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張三的父親摔門而去。這樣的情景每隔幾天就會上演一次。后來,張三的父親就很少回家了。他的母親仿佛變成了祥林嫂一樣的人,見誰都想控訴一下她老公的罪惡??墒怯幸荒辏瑥埲母赣H手氣格外的好,據說贏了不少錢。為了顯示自己的本事,在村里能讓人多看他幾眼,他用贏來的錢在老宅子基礎上,翻蓋了兩幢新房,一幢是自己的,一幢是給張三結婚用的。兩幢房子都是紅磚水泥結構,整整齊齊,亮亮堂堂,確實把村里的人鎮(zhèn)住了。這也是這個男人一生中做的最靠譜的一件事,也是留給家里唯一的遺產。新房落成不久,張三的父親因突發(fā)腦溢血倒在了他心愛的麻將桌上,再也沒有醒來,大約不到五十歲。

張三的母親從此變得郁郁寡歡,魔魔怔怔。大家見了她,老遠就躲開,不僅是恐懼她的絮叨,關鍵是她還很不講衛(wèi)生。特別是夏天,很少洗澡的她從里往外都是餿餿的,家里更是亂得像豬窩一樣。

張三稀里糊涂的念完了小學,想也沒想就輟學在家里了,不由自主的就過上了和他父親一樣的生活。

2
一晃幾年過去了,張三也到了該娶媳婦的年齡了。可村里的媒婆一提到他就直搖頭,哪個不睜眼的姑娘愿意跟他呢,要家庭沒家庭,要個人沒個人??墒虑橥傆欣猓恢缽埲巧裢◤V大的爺爺使用了什么法術,在春暖花開的一個艷陽天里,鄰村的媒婆給張三領來一個長相俊俏的姑娘。這個消息就像一陣風似的迅速的吹進了每家每戶,大家懷著好奇、不解的心情熱烈的討論著:

李嬸說:“那姑娘會不會是個騙子,要不怎么會看上他”。

小青子接著說:“恩,有可能,要不就是看上他家新瓦房了,也有可能是二婚呢”。

大個的媳婦說:“也許就是王八瞅綠豆對眼了唄,這叫傻人有傻福”……

有幾個特別執(zhí)著的女人,實在不滿足于目前的猜測,索性裝著毫無知情,閑來沒事串門嘮嗑的樣子悠悠蕩蕩的就來到了張三家一探虛實。打探的結果讓她們好事的心里多少有點失望,這就是一個從小寄人籬下,想早日擁有自己小家的一個普通女人。她的名字叫秀英,家住河沿村。

自從那天相親之后,雙方好像都有好感,秀英隔幾天就會來串門。每次來到張三家里,秀英就會帶上口罩和套袖,風風火火的投入到打掃衛(wèi)生的戰(zhàn)斗。無論什么的天氣,秀英都會把家里所有的窗戶都打開,通風換氣,登高爬梯,進進出出,只一會兒的功夫,就會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時候,她那未來的婆婆早就不知道串到誰家去嘮嗑了,嘮嗑的內容從以前控訴她的老公轉移到她未來的兒媳婦身上,一會兒夸兒媳婦能干,一會兒又說兒媳婦干凈的有點過分,好像有點嫌棄她。不管是褒是貶,聽那語氣,是有點說不出的味道。

在這段時間里,張三每天都笑呵呵的,跟著秀英身后,挑水劈柴,生火做飯。大家都說,張三這是浪子回頭了,張三聽后,又是嘿嘿一笑,只是沒有了小時候的經典動作。

村里那些光棍漢們從張三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瞇起了幸福的雙眼。

3
張三和秀英很快就結婚了?;榍澳欠N婦唱夫隨的好日子沒有持續(xù)多久,張三那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本性就慢慢的露出了小尾巴。

時下正是春耕的農忙時節(jié),張三給媳婦說:“我要去城里打工了,那樣能掙錢多點,讓你過上好日子”。

秀英說:“去吧,家里有我呢,放心”。

秀英給張三帶足了路費還有生活費。張三看似躊躇滿志的離家了,也暫時離開了讓他從小就特別討厭的干不完的農活。

秀英的心里美滋滋的。她幻想,張三出去打工,掙的錢可供日常生活,自己在家侍弄那十多畝田地,秋天賣苞米會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可全部存入銀行,這樣一算,自己將來的小日子就會像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想到這來,秀英甚至不由自主的笑了。

秀英每天天不亮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她可以和男人一樣風馳電掣的騎著摩托去鄉(xiāng)里買化肥,然后再一袋袋背到地頭,再均勻的撒到地里,累了,就坐在地頭抽根煙,解解乏;渴了,回到家里拿起水瓢,咕嘟咕嘟灌個水飽。偶爾遇到刮風下雨的天,這是莊稼人,也是秀英難得的“星期天”,她會抓住機會打上一天的麻將,直呼過癮。

經過緊張的播種、施肥,青苗出土了。在滿眼的新綠中,秀英家的莊稼苗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不僅苗兒出的整齊,還特別壯實,村里的莊稼漢們對秀英更是刮目相看了,覺得她仿佛就是為黑土地而生的。

一晃三四個月過去了,地里的苞米都長到了一人多高,農忙暫時告一段落。這時張三回來了。

秀英問:“掙了多少錢”?

張三說:“真是倒霉透了,白干了三四個月,老板跑了,你看我為了討要工錢,還被老板的大黃狗給咬了”。說著,張三一瘸一拐的走路,看樣子很是可憐。

秀英默不作聲,不知道她是相信了呢,還是不相信呢。可張三的心里卻是明鏡的。當初,他帶著秀英給的錢,來到了離家最近的城市,經老鄉(xiāng)介紹,來到一家建筑工地,干起了力工。他干活偷懶磨滑,三天打魚兩天嗮網,掙的工錢勉強維持自己的生活,不久就被包工頭辭退了。張三又換了一個工地,繼續(xù)重復以前的狀態(tài)。就這樣他斷斷續(xù)續(xù)換了三四家建筑工地,時間也好像漫長的過了一個世紀。他估摸著,這時候家里的農活忙得差不多了,該回家了,可身無分文回家怎么交差呢。一天晚上,在工地上閑溜達的張三看見包工頭的車從外面回來,從后備箱里卸下幾條長方形、輕飄飄的東西,借著月光,憑著感覺,那是高級香煙,大概是給人送禮的吧。只見包工頭把這些東西好像還有酒水等統統搬到了工地的臨時辦公室里。那個辦公室他熟悉,后面有一扇插銷失靈的小窗戶,經常虛掩著,想到這里,張三忽然感覺機會來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半夜,張三躡手躡腳的開始行動了。就在他帶著贓物準備跳窗而逃的時候,包工頭養(yǎng)的大黃狗阿黃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了,一下子就把他撲倒了……

在家的日子,張三身上的懶肉也沒有減輕一點。在媳婦眼皮底下干活,那真是不得已,只要離開媳婦的視線,他的勞動效率幾乎為零。好在農活不忙,加上他本人夸張的腿傷,兩個人也相安無事。偶爾張三懶得過分的時候,秀英罵他幾句懶貓、懶豬也就過去了。

秋風吹來了豐收的喜悅。秋忙又要開始了。

這一天,張三鄭重其事的對秀英說:“我的腿也好的差不多了,我還得出去打工,掙點外快,過個好年,今年是結婚第一年,你要風風光光的回娘家,讓那從小給你氣受的哥嫂羨慕嫉妒恨去吧?!?/span>

提起哥嫂,秀英就是滿心的委屈。秀英3歲沒了娘,15歲沒了爹,與大她六歲的哥哥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清苦,但還過得去。秀英幻想著哥哥能早日娶個好嫂子,一家人能繼續(xù)過上有女主人那樣溫馨幸福的日子。可真等嫂子進門了,秀英苦日子也就開始了。嫂子是個性格強悍,沒有多少文化的女人。她看見同村許多和秀英一樣大小的姑娘們都外出打工了,每個月都會給家里寄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她也想讓秀英出去打工貼補家用。可學習優(yōu)秀的秀英不肯。從這以后,秀英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看著嫂子的臉色行事。每天放下書包就立即去干家務,幫忙帶孩子,寒暑假里,每天都要和哥嫂一起下地干活,上山劈材,秀英現在的一身莊稼本事都是在那時練出來的。盡管這樣,嫂子還是經常指桑罵槐,雞蛋里推骨頭,暗示她是家里吃閑飯的,不但不能掙錢還要上學花錢;孩子咳嗽了,她說是秀英故意帶著孩子去嗆風;作業(yè)寫晚了,她嫌浪費電。特別在冬天里,嫂子經常會有意無意的忘記給秀英燒炕,秀英蜷縮在冰冷的炕上凍得瑟瑟發(fā)抖,心也冰到了極點。這樣的日子秀英再也熬不住了,沒等高中畢業(yè),秀英決定把自己嫁掉。這也是秀英一生最后悔的決定。

想起這些,秀英覺得丈夫說得似乎很有道理,就答應了他出去打工的要求。同樣給他帶足了路費和生活費。看著那些被張三拿走的花花綠綠的鈔票,看著張三有點貪婪和興奮的眼神,秀英的心里怎么也落不了地。

張三像鳥兒出籠一樣。這次他沒有去建筑工地,而是直接找到了一個賭博的窩點,幻想上帝哪天一不留神開了恩,讓他實現一夜暴富衣錦還鄉(xiāng)的美夢。也像他父親當年給家里蓋新房那樣榮耀一次。他白天在便宜的小旅館睡覺,晚上出去賭博。剛開始的幾天,他確實贏了不少錢,暗自慶幸自己遺傳了父親的會耍錢的好基因。可甜頭過去就是陷阱,好日子沒過幾天,張三身上的錢就輸的所剩無幾了。他只好又去建筑工地干活,繼續(xù)重復以前的狀態(tài)。掙得有限的幾個工錢全部被他用來抽煙喝酒,偶爾也去嫖一次。

家里的秀英天天天不亮就去地里掰苞米。十多畝地,她不舍得花錢雇人,全靠自己。中午回家還要自己做飯。秀英明顯的瘦了很多。那幾天中午,我就多做一份飯,看秀英干活回來的時候,就給她端過去,讓她吃個現成的,省點力氣。秀英十分感謝,吃的很香。

在一場場秋風秋雨的催促下,秋收結束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家家戶戶的苞米倉子都是滿滿的,秀英家的更不例外。

在東北農村,只要收完莊稼,基本上就沒什么大活了,接下來就準備貓冬了,這也是一年里最清閑的季節(jié),張三可不能錯過。在一個霜降的午后,張三失魂落魄的回來了。他告訴秀英,掙了好幾千元,在回家的火車上被小偷偷走了。秀英把滿肚子的委屈和失望,加上懷疑,換成暴風雨般的拳頭憤怒的砸向張三……可生活還得繼續(xù)。

4
這樣的日子重復了一年又一年,爭吵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張三很少回家了。秀英的婆婆在三年前就改嫁他鄉(xiāng)了,很少回來。唯一的兒子在他們吵吵鬧鬧中技校畢業(yè)后去了外地,也很少回家了。秀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不過他早已習慣了一個人過日子了,但心卻冷了。

終于有一段時間,村里的人好幾天沒見到秀英的身影了。大家都說,肯定是跟別人跑了,這么年輕,誰愿意守活寡呢。大家的猜測沒有錯,有一天秀英托人捎話給她大姑姐說:“別找我了,我已經跟別人過上了”。

張三知道媳婦離家出走后,顯得很平靜,仿佛就應該這樣。只是他自己把懶惰的本性更加發(fā)揮到了極致。

秀英是在秋收前離家出走的。她托人捎話給張三說,看在夫妻一場的份上,今年的莊稼她就不收了,讓張三收,也好有個收入。本來是好事,可張三一想,那十多畝的苞米,要一棵一棵砍倒,一穗一穗掰下來,因沒錢也雇不到人,自己猴年馬月才能收割完,這么繁重的勞動,想想都可怕。

于是張三就很豪氣的給捎話人說,我也不要。秀英得知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就雇人收完后放在家里原來的苞米倉里,等快過年的時候,賣個好價錢。

張三看到糧倉里滿滿當當的、黃橙橙的苞米,瞬間就看到了花花碌碌的鈔票。在一個晴朗的午后,他找來苞米販子,以極低的價格賣掉了所有的苞米,然后帶著“巨款”消失了。秀英對他徹底失望了。

快過年了,張三又垂頭喪氣的回來了。大概是把錢又輸得精光。那個原本很有希望的家,現在除卻寒冷的空氣,什么都沒有。

門上的玻璃碎了,灌著呼呼的北風,張三懶得去修它;炕是涼的,他用電褥子,也不愿意去燒它;下雪了,他寧愿繞道我們院里出門,也不愿意掃自家的門前雪……

有一天,張三推門進來了對我對象說:“大哥,給根煙抽”。接過煙就狼吐虎咽的吸起來,看來懶的只剩下煙癮了。

又有一天,張三來串門,坐在椅子上不說話。我問:“張三,有事啊?”

“恩,借我二百塊錢,有急用?!?/span>

因是鄰居,又是第一次開口借錢,沒指望他能還,就借給他了。后來聽說,張三拿著這200元錢,去找算命的了,算算秀英還能否回來繼續(xù)和他過日子。算命先生只看了張三幾眼,略略沉思,就對他說,只要你以后不懶,能下力氣好好干活,你媳婦就能回來。于是,張三給了算命的100塊錢,剩下的100塊錢給出租車了。這成了村里有名的笑話。不過大家也奇怪,算命的先生在百里以外,非親非故,他怎么會知道張三的底細,是他能掐會算,還是張三的境界讓他有了感應?

5
算命后的張三還是那個張三,故事還在繼續(xù)。

又過了N年,張三生病了,而且病的很重。記得那是一年冬至后的一個下午,農閑時期無所事事的人們正聚集在村口的小賣部,熱火朝天的搓著麻將。張三的叔叔忽然接了一個電話,從斷斷續(xù)續(xù)的通話中,大家得知,在外打工或流浪的張三突發(fā)腦溢血,正在醫(yī)院搶救。

這件事很快就成了村里的爆炸新聞,成了大家茶余飯后唯一的話題。獵奇、無聊和樂于杜撰的心態(tài),讓張三生病的事情猶如雨后春筍版冒出了許多版本,有的說張三已經生命垂危;有的說命是保住了,但從此可能會癱瘓在床;有的說是因為他酒后亂性,被揍進的醫(yī)院……

事情持續(xù)發(fā)酵了十多天后的一個中午,伴隨著救護車一陣陣刺耳的呼嘯聲,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可能是張三回來了。果不其然,救護車在張三家門口停了下來。張三被兩個白大褂醫(yī)生從擔架上抬下來,背進了屋內。原來,張三確實得了腦溢血,保住了命,但因壓迫了語言神經,張三暫時不會說話了。因付不起高昂的了醫(yī)療費,只好回到家里靜養(yǎng)、慢慢康復。

張三的媳婦跟別人跑了,孩子在外打工,老媽多年前改嫁,徹底混成孤家寡人的張三,面對的是四處漏風,戚戚冷冷的家。大家在滿足好奇心的同時,也替張三陷入深深的難過之中,這以后的日子可咋過?

第二天,在外打工的兒子回來了,據說為了照顧好他老爸,把工作都辭了,大家都頻頻點頭,嗯,張三的兒子還算孝順。張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炕上,脾氣卻與日俱長,因說話不清楚,整天對著兒子嘰里呱啦亂比劃,有時兒子做好飯,他不吃,兒子剛收起,他又比劃著要吃飯。每天都這樣折騰來折騰去,年輕人哪里受這樣的罪,一氣之下就走了,再也沒回來。

沒辦法,張三的娘回來了。張三的脾氣更加暴躁,對這個缺點心眼的娘橫豎看不順眼,拒絕吃飯。張三雖然說話不清楚,但那幾個罵人的字眼,吐出來卻格外醒目。但不管怎樣,那是自己的親骨肉,眼見張三瘦的皮包骨頭,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張三的娘一邊受著窩囊氣,一邊急的掉眼淚。

一天一輛白色的小轎車在張三家門口停了下來,從車里下來三個長發(fā)披肩的女人,各個濃妝艷抹。三個人好像很知道張三家情況,自帶的餃子餡,和好的面,進門就給張三包餃子,還給張三買了換洗的睡衣,有的還給張三洗頭,把張三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凈凈。張三這一天第一次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美好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三個女人只在家里呆了半天就走了,張三又陷入了愁悶苦臉的狀態(tài)。這一切都是張三那個缺心眼的娘說出來的。于是,這又成了大家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家紛紛猜測三個人的來歷,以及與張三的關系,最后心照不宣的一致結論,肯定不是什么正經人,估計是以前張三結交的坐臺小姐之類的。

6
張三變得更加喜怒無常,有時一連幾頓不吃飯,有時夜里嘰里呱啦的說胡話。張三娘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有人提醒,張三這病有點邪乎,不行就去看看陰陽先生。張三的娘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張三的娘從自家?guī)У腻X花完了,只好從村口小賣部借了300元錢,打車去臨縣一個據說很靈驗的陰陽先生那里給張三看病。經過陰陽先生一番復雜的程序后,收了張三娘200元錢,告訴她,張三確實是鬼神附體了,如果不治,張三活不過明年陰歷的三月十五。但了解張三家的經濟狀況,感覺無油水可撈,讓她另請高人后,便把她匆匆打發(fā)掉了。雖然張三對她這個娘呼來喚去,甚至罵罵咧咧,但聽到這么個準確的信誓旦旦的噩耗,張三的娘還是止不住的流眼淚。張三再懶,再混蛋,可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啊。

張三得邪病的消息在村里秘密傳開了,張三娘深信不疑,村里人更是篤定。于是,有同情者,也有幸災樂禍者,覺得這是張三自作自受。可村里有一個人卻高興了,覺得發(fā)財的機會來了。這個人就是張三的鄰居王老太婆。

王老太婆,年輕時可謂村里的一枝花,不僅貌美膚白,還會化妝打扮。那時在村里,絕對是小伙子們的追求對象和大姑娘們的妒忌對象。王老太婆也心生美好,一心想嫁個有錢人,過城里人的生活??尚牟惶旄撸燃埐?,陰差陰錯嫁給了村里人公認的老實人顧家老大。好在顧家老大勤奮肯干,日子過得也不錯。但王老太婆始終心存不甘,所以關于王老太婆的風流韻事在村里也時有耳聞。面對村里人的偷探和竊竊私語,王老太婆不以為然,笑話村里人沒見過世面,思想跟不上形勢。王老太婆有一兒兩女,不知道是遺傳的她不安分的基因,還是后天受她的影響,三個孩子如今都離婚了。兒子離婚賠錢,可女兒離婚再找對象,對王老太婆來說,絕對是搖錢樹。特別是小女兒,男朋友走馬燈式的換,隔三差五就領回家一個,都報著未來女婿的愿望來看丈母娘哪敢怠慢。于是,王老太婆家里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基本上不用花錢。最神奇的是大女兒,因搞婚外情,被對象暴揍了一頓,從此神經有些不正常。但據說,從那以后,因禍得福,鬼神附體,成了會看邪病的高人,經常有人請她看疑難雜癥,收入頗豐。

張三的娘有點缺心眼,這是大家公認的。因此,王老太婆沒費吹灰之力,就套出了底細:張三的娘有2萬塊錢存款,放在女兒家,那是自己背著后找的老伴藏的私房錢,也是自己養(yǎng)老的錢,不到關鍵時刻是萬萬不能花的。

一天,王老太婆臉上掛著一幅菩薩面相,一大早就來到張三家,和張三娘聊起了張三的病。如今已是陰歷三月初,離那個陰陽先生說的忌日越來越近了。張三的情況也愈發(fā)糟糕,仿佛預言真的要成真了。張三的娘哭哭啼啼,王老太婆甚是“同情”。于是,提出來讓她大女兒給看看,還給張三娘舉了許多例子,證明她女兒如何神通廣大,但費用較高,需要8888元,同時還要擺一桌供席,外加一個豬頭。王老太婆說的好,這些都是給神仙的,花錢越多,證明心越誠,看病效果越好。當張三娘提出家里沒那么多錢時,王老太太適時提醒,你自己不是還有2萬元存款嗎,哪有當娘放著存款不救兒子的,張三娘無話可說。雖然感覺要價太高,但看著躺在炕上奄奄一息的張三,張三的娘還是同意了,并答應過兩天去女兒家取錢。王老太婆心中一陣竊喜。盡管王老太婆告訴張三娘這事不要聲張,但張三娘心眼不全,說著說著就漏嘴了。村里人又議論開了,說王老太婆真是掉錢眼了,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治病可以,但不能要錢這么狠啊,想錢想瘋了嗎。那幾天,村里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王老太婆,王老太婆也不管這些,依然做著發(fā)財的美夢。

張三娘缺心眼,但張三娘的女兒可不傻。一天,張三娘到女兒家取錢,一聽事情的來龍去脈,女兒斷定這是個騙局,說什么也不同意。女兒告訴她,她正在籌錢,想把哥哥送康復中心進行系統康復,那些類似王老太婆等人的鬼話不能信,張三娘這才如夢初醒。

張三娘從女兒家回來后心情好了許多,仿佛看到了希望。在家坐等收錢的王老太婆看見張三娘前腳進門,后腳就跟了進去。這時張三娘一改往日可憐討好的樣子,而是帶搭不理的。王老太婆預感事情不妙,等知道結果后,王老太婆掩飾不住的失望。但她還是不死心,充分發(fā)揮她那三寸不爛之舌,想做最后一搏。一再降低價格,從最初的八千多,降到五千、三千、一千、五百,最后答應只要給買個豬頭就行。越是這樣,張三娘越覺得剛開始時確實是被騙了,打定主意就是不看了,王老太婆眼看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氣急敗壞,摔門而去。

王老太婆蝕米不成蝕把屎,自覺很沒面子,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頭了,也好多天沒出門了,據說她也病了。


作者簡介:                                                     

邱素芬,山東兗礦集團大陸機械有限公司職工,大學學歷,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業(yè)余時間喜歡用手中的拙筆記錄生活點滴,積累生活隨筆、散文等30余萬字。作品散見《祝你幸?!贰秲贾萑請蟆贰秲嫉V新聞》《烏金潮》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鄉(xiāng)村殘疾人:被侮辱和被損害的
【聊齋新語】計西平︱二牛奇緣
蠻子
民間故事:男孩去山里采蘑菇,無意聽到精靈對話,當晚化成了石頭
胡德明:人言可畏
這個季節(jié)糯糍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