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篇《民國看得最遠(yuǎn)的人:胡蘭成》又引起友人們對胡蘭成和張愛玲的一番貶損。關(guān)于他倆的愛情糾葛,因為多年來各種翻炒和增添佐料,早已爛熟并餿腐,并且難以分辨原來的面目了。但仍然有胡迷張迷樂此不疲來回咀嚼。
人們一邊罵胡蘭成渣男或沒品負(fù)心漢,一邊又毫無志氣地拾其牙慧引用那句“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云云。而另一邊廂又有人說張愛玲是自己找來的羞辱,因為她過于聰明而失了大節(jié),有人格障礙等等。這些話聽起來總是極刺耳。
盡管我既非張迷也非胡迷,但每次聽到別人評說他們的感情是非,總是感覺特別不適,因為聽得太多,更覺得厭煩。那些樂于評說的人,要么充當(dāng)歷史偵探員,要么充當(dāng)?shù)赖聦徟泄?,早早就占?jù)了道德制高點或獨家情報發(fā)布權(quán)。
我看張愛玲或胡蘭成這些人,其實基本上把他們自己也作為小說的一部分來看,他們的故事真真假假,誰能說得清楚,又與我們有什么相干。他們寫出來的文字是他們愿意呈現(xiàn)的一部分生命狀態(tài),他們自己早已躲藏到字里行間。
評說公眾人物的私生活同樣是在道人是非。竊以為一個體面的人即使不小心看到了別人私底下丑陋的場景也應(yīng)該背過臉去,譬如看到了一位女士把衣服穿反了,當(dāng)眾揭穿必定會讓對方難堪,若是我,不是若無其事便是急急走開。
(作者:秋水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