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寫字
精致與唯美,神性與靈性,盡在靜靜寫字。
平臺常駐作家 程思良 余途 蘆芙葒 姚鳳閣 青霉素 段國圣 慕容羅縛 槐里布衣等
常駐詩人 新科狀元 埂夫 李云漢
編輯 張紅靜
最新征稿
親,如果你與靜靜一樣喜歡《紅樓夢》,歡迎投稿靜靜寫字平臺。凡是與《紅樓夢》有關(guān)的感悟文字或者讀書札記都可以砸來。過年了,每天依舊24小時,用平靜的心去度過吧,歡迎時時來平臺交流,提前祝新年快樂。投稿郵箱982017508@qq.com
黛玉的出身
韓雪麗
以黛玉的視角看紅樓,那么情比天高,她是孤標(biāo)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她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若論黛玉的出身,自然是十二釵中最清雅高貴的女子之一。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探花之名必要才貌雙全者),今已升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diǎn)為巡鹽御史,到任未久。原來這林如海之祖也曾襲過列侯的,今到如海,業(yè)經(jīng)五世(家世背景深厚)。起初只襲三世,因當(dāng)今隆恩盛德,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到了如海便從科第出身(林家教子有方,人家說是科第出身,就得了個探花,不似四大家族)。雖系世祿之家,卻是書香之族(又清又貴)。只可惜這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海俱是堂族,沒甚親支嫡派的(人生事都有遺憾,林家這般家族,奈何無人)。今如海年已五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又于去歲亡了,雖有幾房姬妾,奈命中無子,亦無可如何之事。只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丈夫五十,若論般配,賈敏的年紀(jì)也應(yīng)該是四十往上了),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中年得女,又只一女,自然是掌上明珠)。見他生得聰明俊秀,也欲使他識幾個字,不過假充養(yǎng)子,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這是林家的背景,又是列候又探花,何等清貴。黛玉的出身原是不低了。十二釵中,四春是國公爺?shù)谋尘埃禾酱罕臼鞘?,史家是候爺,寶釵是商之女,李紈占了個書香門第,鳳姐是王家的千金。秦可卿的身份一直成迷。妙玉另有猜測。但論及還黛玉的身份最貴重了。
黛玉的母親是賈府的千金,從賈母對黛玉的態(tài)度看,原是賈母所出,真正的嫡出小姐,身份夠硬,賈敏出閣時,賈府還是盛時,所以賈敏的陪嫁體面自然不俗。賈政這一代的婚事來看,賈府還是通過聯(lián)姻來鞏固地位。賈赦的夫人邢家身份是弱了些,不過一直猜測邢夫人是填房,賈政與王家聯(lián)姻,還算是門當(dāng)戶對。賈敏是賈母所生,自然婚事上精選,果然林家般配了。
所以說黛玉的身份是最非常高的,并不必自卑。
林家只黛玉一女,沒什么旁支,林如海是官五代了,家底是厚的,而且他本人官職,今欽點(diǎn)為巡鹽御史,這個官職不缺錢的。所以黛玉決非經(jīng)濟(jì)困難的小姐。別的不說,賈敏出閣時,賈家豐厚,又是賈母嫡出,那份陪嫁,賈母豈肯了委屈自家女兒。就是賈敏的陪嫁,也夠黛玉清貴一世了。
從教育上看,賈府的姑娘們也請了人教導(dǎo),而那些老師的水準(zhǔn),絕對比不及賈雨村了,賈雨村是正經(jīng)的寒窗苦讀,科舉成了名的人物。這雨村的學(xué)問自然不差,林如海本人是探花,他看人的水準(zhǔn)是不會差的,尤其是學(xué)問上。為女兒請老師,可見林如海對黛玉的珍愛了,這分明是當(dāng)兒子培訓(xùn)的。所以說黛玉的根基是不弱的。而且林如海才貌雙全,又是官場中人,思謀自然不會差的,他對黛玉的安排自然是最妥當(dāng)?shù)摹?br>
黛玉的父母
黛玉的父母資質(zhì)都是極佳的人物。
父親是探花,才貌雙全的人物。賈敏是賈母教養(yǎng)長大的,才情不凡。應(yīng)該說黛玉的遺傳基因非常強(qiáng)大。
但是她的父母有一點(diǎn)很是劣勢,身體比較弱。賈敏先亡故了。林如海死的時候,黛玉年紀(jì)也不大。父母中若有一方能撐到黛玉成年出閣,也是好的呀。
看看寶釵,雖說沒了父親,母親帶著兄妹二人依附在姐姐王夫人的婆家(其實(shí)也蠻尷尬的,賈府沒分家,掌家的并不是王夫人,王夫人上有婆婆和嫂子邢夫人)??墒菍氣O就沒那些寄人籬下的感傷,有母親的疼愛和照看,寶姑娘心態(tài)就很平和。
從書里看,黛玉進(jìn)賈府時年紀(jì)在六七歲,從沒有見過外祖母, 她對賈家的了解都是賈敏告訴的。對于賈敏來說,賈家是她的娘家,是她的靠山,所以她在病中,肯定考慮過黛玉的未來。
賈敏一病故,賈母就派了人來接,林如海也執(zhí)意讓黛玉去賈府。夫妻二人肯定商議過黛玉的未來。而且賈母和女兒必須有聯(lián)絡(luò),讓黛玉回去,也應(yīng)該是賈敏和賈母提議過的。
女孩子的大事就是婚事,賈敏要保障黛玉的未來,莫過于給黛玉找個好歸宿。過去也提倡親上加親,若說起來,賈府的門第和林家也算般配,而賈寶玉也算年紀(jì)相當(dāng),養(yǎng)在賈母身邊,自然不與別的孩子一樣,賈母肯定是贊不絕口的。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若兩個孩子愿意,自然是最好,而且還有賈母的照看。
林家族中無人,所以如海也知道,女兒的未來要靠外祖母家了。幸而岳母對妻子素來疼愛,而且賈母的人品能力都是讓人放心的。把黛玉交給外祖母照看,也算是一個安排。
如海和賈政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很好,都是愛讀書的人,所以彼此通信往來,從如海向賈政推介雨村,可知二人的私交極好。
賈府聲名一直不錯,賈政官聲也好,這樣的人家,如海感覺對于黛玉的成長是極好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唯一的女兒,自然要給她一個極好的安排。
賈府的現(xiàn)狀
此時的賈府現(xiàn)狀, 借冷子興與賈雨村的介紹,帶了出來。
賈雨村此時正急于復(fù)職,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專往官家作西席。他本是吃了沒有靠山的虧,自然要尋一個靠山。而起復(fù)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若有了人,自然是易的。若是無人,得了機(jī)會,怕也坐不穩(wěn)。在官場上跌了一個跟頭的賈雨村,反而對官場有了更深層次的認(rèn)知。
子興笑道:“榮國賈府中,可也不玷辱老先生的門楣了!”雨村道:“原來是他家。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自不少,東漢賈復(fù)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能逐細(xì)考查?若論榮國一支,卻是同譜。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認(rèn)他,故越發(fā)生疏了。(這雨村好大的口氣呀)”子興嘆道:“老先生休這樣說。如今的這榮、寧兩府,也都蕭索了,不比先時的光景(這個商人,道是一語說透賈家的現(xiàn)狀,用上了蕭索二字,可知此時光景,已有末世的形態(tài)了)!”雨村道:“當(dāng)日寧榮兩宅人口也極多,如何便蕭索了呢?”子興道:“正是,說來也話長。”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時,因欲游覽六朝遺跡,那日進(jìn)了石頭城,從他宅門前經(jīng)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大門外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后邊一帶花園里,樹木山石,也都還有蔥蔚洇潤之氣,那里像個衰敗之家?(從樹木庭園看興旺,一個大宅了有人打理有人往來自然是熱鬧興旺)”子興笑道:“虧你是進(jìn)士出身,原來不通。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缃耠m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原是有根基的)。如今人口日多,事務(wù)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榮,運(yùn)籌謀畫的竟無一個,那日用排場,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沒很倒,內(nèi)囊卻也盡上來了。這也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樣鐘鳴鼎食的人家兒,如今養(yǎng)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點(diǎn)透大家族敗落的根本。只知安富尊榮,只愿意享受,坐享其成,自然難以發(fā)展。日用排場不肯省儉,面子是有的,里子卻是落了。一個兒孫一代不如一代,才是根本,若沒有人才,如何維系百年大族。人才才是家業(yè)興旺的根本。教育是一切的基礎(chǔ)呀。
雨村聽說,也道:“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兩宅,是最教子有方的,何至如此?(原有賢名)”子興嘆道:“正說的是這兩門呢。等我告訴你:當(dāng)日寧國公是一母同胞弟兄兩個。寧公居長,生了兩個兒子。寧公死后,長子賈代化襲了官,也養(yǎng)了兩個兒子:長子名賈敷,八九歲上死了,只剩了一個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別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個兒子,名喚賈珍,因他父親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讓他襲了(賈珍這樣上位,原是襲職,并沒有奮斗史)。他父親又不肯住在家里,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們胡羼。這位珍爺也生了一個兒子,今年才十六歲,名叫賈蓉。如今敬老爺不管事了,這珍爺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樂不了,把那寧國府竟翻過來了,也沒有敢來管他的人。(這寧府當(dāng)家人這般情形,寧府是沒指望)
再說榮府你聽:方才所說異事就出在這里。自榮公死后,長子賈代善襲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為妻(門當(dāng)戶對)。生了兩個兒子,長名賈赦,次名賈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長子賈赦襲了官,為人卻也中平,也不管理家事;惟有次子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祖父鐘愛,原要他從科甲出身(有科甲出身之意,可知當(dāng)年對賈政的教育還是嚴(yán)格的),不料代善臨終遺本一上,皇上憐念先臣,即叫長子襲了官;又問還有幾個兒子,立刻引見,又將這政老爺賜了個額外主事職銜,叫他入部習(xí)學(xué),如今現(xiàn)已升了員外郎。(賈政是有危機(jī)感的,若論襲職本是長房一職,他這一房是沒有襲職的資格,而且也不能指望再有恩賞了)。
這政老爺?shù)姆蛉送跏?,頭胎生的公子名叫賈珠,十四歲進(jìn)學(xué)(也有才學(xué),賈政也是對教育嚴(yán)格的),后來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歲,一病就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就奇了。不想隔了十幾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說來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還有許多字跡。你道是新聞不是?(寶玉的身份,出身就有了特別之外,不知是天意,還是人為,反正賈寶玉有不同之處)
若此而論,賈府是有末世的光景了,只是架子還在。寧府風(fēng)氣已壞了,子興不過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都說的此語,可知寧府?dāng)?。榮府因了賈母,管束嚴(yán)些,還有體面,表面文章還做得。
她,在平平常常的生活里,寫著清清淺淺的文字;在不大不小的空間里,經(jīng)營甜甜澀澀半畝方田。
張紅靜,山東肥城人,中國寓言文學(xué)研究會會員,中寓閃小說專委會理事,泰安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閃小說作家論壇原創(chuàng)斑竹,閃小說百家展斑竹。代表作品有散文《寄居地》《我的楊樹》《行走的麥子》;短篇小說《一千個李煜》《我的杜魯門》《小五的愛情》;閃小說及小小說二百多篇。作品見于《讀者》《意林》《文苑》《視野》《天池小小說》《金山》《小小說選刊》《小小說月刊》《喜劇世界》《微型小說月報》《散文選刊》《金陵晚報》《威海日報》《江蘇工人報》等。
有紙刊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她。qq 982017508 微信 fcwyzhj123-123
電話1596602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