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打動人心的痛點,偏偏又不能以搞笑的形式呈現(xiàn)。所以,難為了導演吳君如啊。而片尾彩蛋,可以說與《妖鈴鈴》沒有太大關(guān)系。
正 文
本來想看《芳華》來著,退而求其次的就是《妖貓傳》。奈何時間都不合適,唯有選擇《妖鈴鈴》。事實上,我已經(jīng)主觀認為這部電影不咋地。雖然也是看香港電視劇、香港電影長大,但某些導演包括演員的表現(xiàn)方式還是不太感冒。據(jù)說這是吳君如的導演處女作,姑且看看。
嗯,看完之后還真有些頭暈腦脹。我很佩服,吳君如花兩千萬起了這些破樓。然而“萌貴坊”拍完之后就拆掉,這算不算資源的極大浪費?陳可辛解釋:不能把觀眾當傻子,要拿出最大的誠意。誠意是很夠的,至少兩千萬擺在那里。只是這個場景,上演的故事有些乏善足陳。
的確,吳君如在選角方面煞費苦心。瞧瞧這些個星級陣容:吳君如、吳鎮(zhèn)宇、沈騰、岳云鵬、Papi醬、張譯、方中信、潘斌龍、許君聰、阿如那、焦俊艷、李亦航(雞丁)等。有著濃郁的港味兒,還能借助內(nèi)陸演員保證票房。有開心麻花的加持,《妖鈴鈴》不愁沒有笑點。
哎哎哎,笑點是有的;但很低。臺詞太水、笑梗太老、笑點太少、表演層次不齊——影院里,時不時傳來孩子的笑聲。但稍有審美水平的觀眾,最多是回憶:這個梗,在從前的哪部電影看過。然后,比較著有啥不同。再來分析,為啥這里出現(xiàn)。最后明白了,原來是這個樣子。
晚上九點三十五的場次,沒到十一點已經(jīng)走了部分觀眾。并非太困了熬不住,而是對這部電影不存在其他期望??傊?,記住了:Papi醬的處女作,岳云鵬是沈騰的私生子,方中信與吳鎮(zhèn)宇上演無間道。最后吳君如一朝醒悟痛改前非,最后還成為了保護萌貴坊的最后那根稻草。
最后這萌貴坊有沒有拆成,并非故事的重點。而是大家通過這么跌宕起伏,學會了什么叫做團結(jié)。放下了成見,大家一笑泯恩仇。這些打動人心的痛點,偏偏又不能以搞笑的形式呈現(xiàn)。所以,難為了導演吳君如啊。(文/飄雨桐)片尾彩蛋,可以說與《妖鈴鈴》沒有太大關(guān)系。
兩位金馬影后異地飆戲,周冬雨是原配、馬思純是小三。一大伙人就這么沖進屋里,唯吳君如馬首是瞻。周冬雨瓶爆渣男,吳君如狐臭發(fā)作。還朝馬思純噴防臭劑,總之就鬧得不可開交。也是《七月與安生》在金馬大獲全勝,周冬雨馬思純在《妖鈴鈴》當彩蛋也是力撐監(jiān)制咯!
而這彩蛋,也是對觀眾看完整部電影的獎勵吧!實話實說,吳君如當演員更靠譜一些。哎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