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今天是中秋節(jié),也是小長假第一天,先祝大家中秋快樂啦!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前幾天去影院看的,獲今年奧斯卡獎的紀(jì)錄片——《徒手攀巖》,真的把我看燃了,雖說和育兒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是看完對我們每一個人,都仿佛是一種“審視”和“重生”。
它記錄的是一個30多歲的美國攀巖愛好者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在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shè)備的情況下,徒手爬上高三千英尺(900余米)的“攀巖宇宙中心”酋長巖之巔的全過程。
這個900多米的酋長巖(相當(dāng)于近300層的高樓),寸草不生,幾乎垂直于地面,是全世界攀巖者都想征服的圣地。即使帶著繩子攀爬都困難重重,徒手攀爬無異于堵上自己的性命,一旦失手,代價便是粉身碎骨。
就算是知道最后得結(jié)果,觀影過程中,我還是忍不住為亞歷克斯的一舉一動揪心,緊張到手心冒汗。
最后,歷時3小時56分鐘,亞歷克斯勝利登頂,他笑了,笑得很純真,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濕潤了眼眶。內(nèi)心除了敬佩、感動,還有一股力量汩汩流入心中。
哪怕我們對攀巖一無所知,也會被亞歷克斯極其強大的專注力,以及為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不顧一切的勇氣所感染。
難怪這部紀(jì)錄片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分,在國外電影專業(yè)網(wǎng)站上IMDb高達8.5分。看似離我們生活有點遠的攀巖主題,恰恰擊中了很多人心中的熱血。
看完這部紀(jì)錄片,也許并不會燃起你對攀巖的興趣,但它卻向我們展示了,熱愛能讓人迸發(fā)出多大的能量,帶你去完成那些“不可能的挑戰(zhàn)”。
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只為自己的熱愛而活!
攀巖本來就是一項非常危險的極限運動,而徒手攀巖的死亡率更是超過50%。犯個小錯誤,手腳一滑,就可能喪命。
紀(jì)錄片里展示了這項運動的殘酷性,很多專業(yè)攀巖者,都因為自己的這項熱愛而喪生。
徒手攀巖的開創(chuàng)者,約翰貝克,從懸崖墜落,活了52歲。
上世紀(jì)最出名的德瑞克.赫希,死在了約瑟米蒂谷,只活了37歲。
光亞歷克斯認識的攀巖的朋友,也已經(jīng)有三四十個死在了山上。
而亞歷克斯這次要挑戰(zhàn)的酋長巖,可以說將這種危險系數(shù)提高到了極限。
它光禿禿的一片,就像是“玻璃”墻面一樣光滑。
手上能借助的,只有一個指甲蓋般大小的小突起。
腳下能支撐的,是滑溜溜的石面。
連跟拍的攝像師都快崩潰了,別過臉去,不敢看自己正在拍的鏡頭。
他是不是瘋了?為什么這么危險的事情,亞歷克斯還要去做?因為這是他內(nèi)心的召喚,是他和世界相處的方式。
亞歷克斯天資聰穎,從小就是一個好學(xué)生,17歲時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美國頂級名校加州大學(xué)伯克利分校工程學(xué)專業(yè)錄取。顯然,以他的資質(zhì),原本可以選擇舒適而穩(wěn)定的生活,但他最終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成為了全職徒手攀巖。
其實在亞歷克斯還是孩童時,他的媽媽就注意到,兒子成天在爬樹、爬墻、爬屋頂,爬一切垂直的東西,于是,11歲時,父母帶他到當(dāng)?shù)匾粋€攀巖俱樂部,從此亞歷克斯便迷上了攀巖。亞歷克斯19歲時,父親的離世促使他審視生命的意義,之后他毅然輟學(xué),全心全意去攀巖。
生命太短暫,他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活法。雖然在外人看來,這種活法如此艱難、如此瘋狂。
他基本上完全放棄了正常人的生活,為了方便到處爬山,他不住房子,連續(xù)9年住在一輛車?yán)铮M小的生活空間,睡覺連翻身都很困難。
生活極簡,穿最簡單的衣服,吃簡單的食物。車?yán)镆矝]碗,每次吃飯都只用鍋和鏟子。
也沒衛(wèi)生間,洗澡都要去外面,邊洗澡邊踩衣服。
跟女朋友去約會,也是一起攀巖,一起住房車。
一旦遇到女友類似“愛我還是愛攀巖”這種送命題的時候,他會毫不遲疑地做出選擇:更愛攀巖。
他媽媽也很擔(dān)心他,但已經(jīng)不再試圖改變什么了。她表情悲傷地說:“他每次去攀巖之前都不會告訴我。這很好。因為我知道了一定會阻止他?!?/span>
她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在徒手攀巖時,他最能感受生命的活力。“你怎么能從他手里把最熱愛的東西剝奪呢?我不會的?!?/span>
亞歷克斯沒有活成別人定義的“應(yīng)該有的樣子”,在走在去攀巖的路上,亞歷克斯有一段獨白: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奮勇當(dāng)先。
其中的原因,倒不見得有多么重要。
這就是你的人生道路,你要好好走下去。
這就是他媽的勇士精神?!?/span>
忘記恐懼,唯有專注
這部紀(jì)錄片,除了亞歷克斯對夢想的堅持和勇氣特別打動我之外,同樣讓我震撼的還有亞歷克斯的專注力。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guān)于“心流”的文章(提升2-3歲娃的專注力和內(nèi)驅(qū)力,“心流”魔法你一定要知道!),講的是人在“心流”狀態(tài)下做一件事情,會特別沉醉、甚至意識不到時間的存在,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鞓窛M足的感受。
而攀巖中的亞歷克斯正處于絕對的“心流”中心。他說,在攀巖過程中,什么都不能想,所有的注意力都要集中在眼前的任務(wù)。
攀巖的時候,亞歷克斯沒有任何雜念,不會去想女朋友,不會想遠處的攝影機。他的心思純凈,能看到每一個巖石縫,石壁上小小的凹凸,和微風(fēng)中晃動的小草。他仿佛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亞歷克斯最危險的一次,是在絕壁上起了疑慮。他開始想,“我在哪里?我為什么要干這件事?”為了消除雜念,他貼著峭壁,足足站了5分鐘,才繼續(xù)攀爬。
一位知名攀巖專家曾說過“心流”帶給他的感覺:
越來越完美的自我控制,產(chǎn)生一種痛快的感覺。它帶給你一種狂喜,一種自我滿足。只要在這種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過自己,人生其他戰(zhàn)場的挑戰(zhàn),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攀巖正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注的項目,可以想象,亞歷克斯在長期的攀巖訓(xùn)練中,內(nèi)心的專注力、控制力得到延展,他可以越來越不受自己的情緒、期待、外界因素的干擾,專注手上的攀爬,最后順利登頂難度極大的酋長巖。
亞歷克斯專注的狀態(tài),讓我很有共鳴。雖然我并不攀巖,但在我的人生中,也有過專注的做一件事,集中自己的小宇宙讓它完美爆發(fā),完成“不可能的挑戰(zhàn)”,那種感覺太棒了。
理想很高貴,背后卻是無數(shù)不為人知的付出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亞歷克斯太瘋狂了,太不怕死了,參加這種極限運動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汕∏∠喾矗?/span>亞歷克斯熱愛生命,也非常清楚生命的意義。
他的挑戰(zhàn)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一次就成功的。當(dāng)他知道自己的狀態(tài)不對,這次做不到時,他也會放棄。
通過紀(jì)錄片,我們看到的是亞歷克斯最終用了不到4小時順利登頂,但卻不知道他為此到底做了多少準(zhǔn)備。
攀巖看起來很酷,其實很枯燥,很辛苦。亞歷克斯為了登上酋長巖,準(zhǔn)備了 7年,控制飲食,保持身體狀態(tài),研究攀爬的路線和難點。
風(fēng)吹日曬,一條線路他進行了幾百次的摸索,幾百次地在同一個地方摔下來。
他在巖壁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標(biāo)記,做了好幾本筆記,記住了1000多個動作。
最嚇人的那段路,他在練習(xí)時一共爬了90多次。
有一次他真的摔傷了,還好只是扭傷了腳踝。但他坐在醫(yī)院里,一直在問,不會影響之后的攀巖吧?然后穿著石膏的腳,上練習(xí)場了。
連在下面幫忙拉伸的女朋友,也很無奈地說:“固執(zhí),太固執(zhí)了”。
即使他爬完酋長巖的當(dāng)天下午,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了,說這是自己最開心的一天。導(dǎo)演問他,你今天要做什么。本以為他會講要怎么慶祝,或者好好休息了,結(jié)果亞歷克斯說,繼續(xù)鍛煉。
果然鏡頭一轉(zhuǎn),他又回到自己的房車?yán)?,只用兩根手指把自己掛起來,做引體向上,表情重新回到了專注。
這個“瘋狂”的男人,又開始挑戰(zhàn)下一個目標(biāo)。
瓜媽最后說:
這部小眾運動題材的電影,戲劇沖突沒有商業(yè)片那么強,但給人的感動和震撼都是無比真實。亞歷克斯離我們并不遙遠,只是他熱愛的事業(yè)是極限運動,就如有人把唱歌當(dāng)成夢想一樣。
有些媽媽也會來問我,生完娃后回去上班感覺有心無力,或者想要跳槽開始新的工作,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其實,任何的夢想只要去做,什么時候都不晚,因為當(dāng)你專注進去,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力量。而無論你的夢想是什么,哪怕再小,為夢想堅持,就值得尊重和敬佩!
今日互動話題
媽媽也來說說,自己努力過的夢想吧!最后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月圓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