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冬
說起中國的近代文學史,那就要說說一對夫婦了。這兩位都是江蘇人,而且在文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他們就是錢鐘書和楊絳。這兩位不用小編做太多介紹,相信大家都聽過他們的名字。兩位都對近代文學作出了很多貢獻,因為對文學的熱愛而互相吸引,最后成為了夫妻。
錢鐘書出版了很多散文和學術著作,他的許多作品都帶給了人們新的思考,即使在現在也有很多人受到他的影響。楊絳精通好幾門外語,在翻譯方面成就斐然。大家都喜歡稱她為楊絳先生,這個先生不是指性別,而是對她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和刻苦研究精神的敬佩。
楊絳先生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和聲望,不僅是因為她的學識,還是因為她的人格魅力。楊絳先生在為人處事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三句先生說過的話。
第一句話就是“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fā)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這句話是楊絳先生對讀書方面的理解,一個人讀什么書,怎樣讀書,都和這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想法,喜歡的事物也會不同,看的書自然而然也是不同類型的,讀書的目的也可能不一樣。
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人生可能還沒有太多的展望和計劃,那時候讀書的目的是希望能從書里學到一些道理,讓自己未來少走一些彎路。
但因為年輕書中有很多道理都看不懂,處在朦朧階段的年輕人便認為讀書沒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這時候在看書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了。
經歷得越多,就越容易將自己代入書中。文學的創(chuàng)作本就是來源于生活,只有了解生活,才能了解書中的道理。楊絳先生還說過一句“剛開始假裝堅強,后來就真的堅強了”,這句話是先生對大家的勉勵。
每個人都有遭遇低谷的時候,我們不能被困難嚇倒,而應該迎難而上,也許挺過這一個困難就會看到風雨后的彩虹。
所以在遇到挫折時即使很無力也要勇敢地上前,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哪怕是假裝出來的努力和堅強,也會讓情況變得好起來。這樣的假裝不是欺騙,而是一種自我鼓勵,讓自己有自信去努力和爭取。長久以來那些挫折都不算什么了,也就是真正的堅強了。
還有最后一句話就是“你的問題在于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這句話我們好像經常聽到,據說這句話是先生給一位學生的回信,給那位迷茫的學生指明了方向。
有時候人們喜歡胡思亂想,這樣一來就容易浮躁,其實也是內心空虛的一種反映。比如頭天晚上你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想著第二天的計劃,但實際上第二天你啥也沒做,一邊玩樂一邊后悔。
與其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不如抓緊當下的時間努力學習,多看書來充實自己。等到讀的書多了,真正地學到了東西,還怕未來自己沒法施展才華嗎?
讀書就是積累自己的資本,也是為自己的將來打下基礎。想得太多的人不適合做研究,因為這樣的人往往比較浮躁,還沒有多少真材實料,要想提升自己還是要腳踏實地讀書。
楊絳先生的這三句話表現出了她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在現在看來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小編認為與其在網上看一些雞湯文,不如看看老一輩文學家們說的話。了解完了這三句話,不知大家有沒有新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