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釉汝窯洗”就包含了北宋汝瓷的所有特點,瑪瑙末為釉,釉色如冰似玉,釉面呈魚子狀,層層相疊,胎質(zhì)細膩,胎體輕薄,且有“香灰胎”之稱,三枚支釘痕如芝麻狀,俗稱“芝麻釘”,素雅的釉色,秀美的造型,精細的做工,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展現(xiàn)出了含蓄清淡的藝術(shù)風格,成就了這件“天青釉汝窯洗”彌足珍貴的藝術(shù)珍品。
汝官瓷已成為傳世品保存最少的古瓷。而國內(nèi)民間的汝窯藏品大多數(shù)為臨汝窯、東溝窯等汝民窯器,其價值和汝官窯有很大差距,通過與出土發(fā)掘所獲得的資料反復對比考證,能得到各位專家公認的汝官窯瓷為數(shù)不多。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是現(xiàn)今唯 一存世之葵花六瓣形的盆洗,直徑十三點五公分,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豐下斂,淺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隨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細小芝麻釘痕三枚。是英國著 名的中國古陶瓷收藏家之一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的舊藏,上世紀70年代轉(zhuǎn)入日本收藏。
“汝窯在河南汝州,北宋時所創(chuàng)設(shè)也。土脈細潤,如銅體,有厚薄,汁水瑩潤,有銅骨無紋者,有銅骨魚子者,有棕眼隱若蟹爪紋者尤佳。豆青、蝦青之色居多,亦有天青、茶末等色。”
在一部分傳世汝窯瓷器的外底鏨刻有“奉華”、“蔡”、“壽成殿皇后閣”、“乙”、“丙”等銘文,其中“奉華”、“壽成殿皇后閣”是汝窯瓷器進入宋代宮廷后,由宮廷玉作匠師鐫刻于器物底部?!胺钊A”是“奉華堂”用器的標志,“奉華堂”是南宋高宗時德壽宮的配殿。“蔡”字則是物主的姓氏,有人認為可能是當時權(quán)臣蔡京用器的標志。而“乙”、“丙”則是清代乾隆時期乾隆皇帝將宮中所藏古董分成“甲”、“乙”、“丙”等級別后,命宮廷玉作匠師將字刻于器物外底。除此之外,汝窯瓷器上幾乎再無其它款字或銘文。
汝瓷的釉是石灰釉,燒成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就會嚴重流釉。汝瓷釉的燒成溫度范圍極窄,同窯不同窯位稍有溫差,就呈不同顏色,所以燒制御用器時改用小窯爐,目的即在于減少溫差。汝瓷的釉色分為天青、粉青、月白、卵青(俗稱鴨蛋青)、豆青、灰青(艾青)、蝦青等,世評“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p>
南宋時葉寘(1190-1267年)在《坦齋筆衡》中有“汝窯為魁”的記載,這就肇啟北宋汝窯青瓷——天青煙雨——至今無法超越的文化價值。時空越過一千年。在上一個千年中宋人創(chuàng)造的輝煌,在新的一個千年中仍然光芒四射!這就是北宋汝窯青瓷。汝窯青瓷在當今世界古今陶瓷中定 鼎的王者之位無法撼動,說中國的古陶瓷沒有人不談?wù)摫彼稳旮G青瓷的!汝窯在當今成為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