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于心理咨詢是回避的,甚至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心理問題,也相信自己能夠調(diào)整好。
殊不知自己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最后演化成重度的心理問題,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結(jié)局。
那么大眾對心理學有哪些誤區(qū)呢?以下列舉的幾點僅供參考:
第一點:猜猜我現(xiàn)在在想什么?
覺得學了心理學就可以猜到別人心里在想什么,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想的一個問題。如果知道別人心里在想什么,那么心理咨詢師就是神仙了。
比如對方在想我的銀行卡密碼是多少,這時候心理咨詢師說你的銀行卡密碼是多少?這可能嗎?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別人心里在想什么?心理咨詢師根本不知道。
但是來訪者可以把內(nèi)心的想法和困惑分享出來,咨詢師可以幫助進行專業(yè)的剖析是可以的。
2
第二點:能不能幫我咨詢下?
很多人見到我,就會說一句:你幫我咨詢下唄。那我就回了一個問題:你想咨詢什么呢?不知道咨詢什么?
通常來說,每一位來訪者都是帶著自己的心理問題來到咨詢室的。比如焦慮、抑郁、失眠、情感、人際關(guān)系、家庭矛盾等等。
不是說認識咨詢師就要咨詢,按照咨詢規(guī)則,咨詢師對于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同學等親近的人,是不能進行咨詢的。
第三點:學心理學的都有病。
很多人會覺得學心理學的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問題。其實無可厚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問題。
也有很多人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惑,從而去學習心理學。
心理學也是一門專業(yè),是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技術(shù)幫助來訪者去解決他的心理問題,從而讓自己的人格完善,擁抱美好生活。
3
第四點:學心理學的會催眠。
其實對于催眠這個概念,是很多人在電視上看到的,常見的場景是一位咨詢師拿一個鐘表在來訪者面前左右搖擺晃,然后催眠來訪者,讓來訪者說出在清醒狀態(tài)下無法說出的話。
不是每一個心理咨詢師都會催眠,也不是每一個心理咨詢師都善于運用催眠。
催眠對于咨詢師的專業(yè)技術(shù)、話術(shù)引導、場景布置、咨訪關(guān)系的信任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第五點:學心理學的會算命。
記得當時我們的大學老師問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心理學?有一些同學就回答說學會了能夠算命。
真的能夠算命嗎?其實算命要學習易經(jīng)八卦、命理學、奇門遁甲等知識點。
而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自從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誕生。所以心理學不是算命的,是科學。
4
以上五點是拋磚引玉了,也是很多人對心理學產(chǎn)生誤解的幾個常見點。
對于一個東西,我們一開始不了解,沒有關(guān)系,但是可以去接近它、靠近它、認識它、使用它。這樣很多誤解就會被解開了。
心理學的知識面非常廣泛,是一門非常廣闊的學科,里面有很多的知識點需要自己去不斷探索、思考,并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靈活運用。
一旦揭開心理學的神秘面紗,發(fā)現(xiàn)跟自己預想的完全不一樣,總是有很多的驚喜在里面等待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