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輪第八十八顆佛珠的含義:相遇相處相離皆是注定,無常是必然。無論我們擁有多么珍愛的人和拼命的事,終究都要緣散,隨風(fēng)而逝。當(dāng)擁有時,其實,已然圓滿。
昨天,看到慧然茶舍的視頻,慧然姐出現(xiàn)在鏡頭里,身邊是寫著“五臺山”幾個大字的大石頭,她還真是向佛求圓滿去了。其實,當(dāng)她把許多事情盡量做好時,便已然獲得圓滿了,何須再專門跑一趟呢?
當(dāng)然了,大家也是一樣的,都獲得了自己應(yīng)得的那份圓滿。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第六天,跑得近的還不著急,那些跑得遠的可就要準(zhǔn)備回返了。
無論他們面對的是怎樣美麗的景致,相處的是怎樣友善的同路人,都終究是要各回各家的,正應(yīng)了開頭的那句“相遇、相處和相離,皆是注定”,緣分無常才是必然。
預(yù)祝大家歸途順利,一路暢通!
對于我這等連鹽池都沒去的,是感受不了旅途中的各種快樂的,許多的設(shè)定都是道聽途說和自己臆想的,不可能太精準(zhǔn)的。
即便是一個人到鹽池溜上一趟,也沒多大意思。因為人多,就沒了慢慢賞景的心情。只能是半低著頭的、腳步匆匆的,從這頭走到那頭,然后離開,像是在找人,又像是在撿錢,離開時的表情就可想而知了,既像是“人”沒找著,又像是沒撿到“錢”,呵呵!
于是,我這幾天的生活節(jié)奏和以往是一樣的,甚至還要更慢一些。
昨天出去理發(fā),本來是沒必要背個包的,想想還是背上了。因為我有個想法,包里放上一本書,乘著染發(fā)后的一二十分鐘,讀上一會兒紙質(zhì)書,把那段時間好好地利用一下。
真到了那個時間段,我才發(fā)現(xiàn)是根本讀不成書的,因為一開始理發(fā)就把眼鏡摘下來了,看一眼手機都費勁,想必看書上的字也一樣的費勁。
無奈,我只能和以前一樣,繼續(xù)看理發(fā)店里的布置,看墻上的價格表,看下一個理發(fā)的人……
從理發(fā)店出來,走到某個路邊的小公園,隨便找個長椅坐下,把書拿了出來,我又愣住了,出門時放進包里的不是那本《月亮和六便士》嗎?怎么就成了已讀過的《長安的荔枝》了?
再花時間想清楚自己是怎樣拿錯書的?更沒必要了。我就又讀了一會兒《長安的荔枝》,畢竟這是一本好書。
因為是復(fù)讀,即便這回只讀了一小部分,我也能夠分享一下整本書的大概意思:
大唐天寶14年,想討美人歡顏的唐玄宗,為在楊貴妃生日那天,讓她吃到嶺南的鮮荔枝,就發(fā)下一道敕令,讓官員們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這件看似很簡單的任務(wù)。
官員們“你謙我讓”,這件倒霉差事落到了九品小官李善德頭上。理科高材生出身的李善德,用盡渾身解數(shù),先去嶺南實地調(diào)研,了解荔枝的品種、成熟期、保鮮方式、裝運方式、最佳路線,計算出鮮荔枝運到長安的最短時間,期間還遭遇同僚的陷害、地方官的暗算,但他的運氣還算好,最終完成了這項差事。
為了楊貴妃的這口鮮荔枝,整個大唐帝國瘋狂地揮霍著各類資源,沿路配置了大量騎使、驛馬、快舟、槳手與纖夫,平均密度達到了驚人的每六十里一換,不光是換馬,還要換人。根據(jù)道路特點,每一段的配置還都不一樣……這一路下來,多少荔枝于中途腐爛,多少騎手奔勞涉險,多少牧監(jiān)馬匹橫死,多少江船槳櫓折斷,還有多少人為之喪命,沒人統(tǒng)計。
難怪幾年后,大唐便遭遇了安史之亂,唐玄宗和貴妃逃離長安,都是提前預(yù)支完了福報,早早地受到了天譴!
唏噓過后,我還是習(xí)慣性地再復(fù)制粘貼上書中的幾段話,做為最后的總結(jié):
1、千古艱難唯做事,一事功成萬頭禿。
2、既是身臨絕境,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搏出一點微茫希望
3、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多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