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度過美好的童年,但是很多小孩其實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健康,父母在對待這類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并且還要有耐心,只有這樣孩子還是可以有救的。那么智力低下有何表現(xiàn)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餓的時候哭,尿濕的時候也哭。如果哭得很少,遇到什么事情只會尖叫,或者對外界刺激顯得很淡漠,往往是智商低下的表現(xiàn)。
寶寶患有視力和聽力障礙,如近視、遠視、散光、全聾、弱聽等,對智力也有很大影響。因為看和聽是人與外界交流學習的方式,存在視力聽力障礙的孩子,學習知識時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從而導致智力發(fā)育落后。
很多研究數(shù)據(jù)都表明過,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面部和體態(tài)方面相比,都會存在很多的不同。比如舌頭一直都拖放在外面、經(jīng)常性地流口水等等情況。智力低下也稱為精神發(fā)育緩慢或是智能遲緩,是指孩子在小兒發(fā)育時期內(nèi),一般智力都明顯要低于同齡孩子的平均水平,并伴有一些社會適應行為缺陷的一種疾病。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建議父母去醫(yī)院做一個詳細的全身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是幫助孩子恢復健康的關鍵。除此之外,建議父母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說話溝通,讓孩子經(jīng)常和周圍的小朋友玩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他增長自己的智力,有助于其大腦的開發(fā)。
有的寶寶會對周圍人物和環(huán)境都缺乏興趣,不喜歡與人交往,缺乏情感依戀。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不要掉以輕心,要多關愛寶寶,多和寶寶說話,讓寶寶變得開朗一些,同時也要詢問一些專家,確診一下寶寶是否存有什么問題,讓寶寶得到及時的治療。
正常孩子2個月左右就會笑,4個月時能放聲大笑。假如不會笑或很晚才會笑則是智力低下的信號,寶媽這時應該注意了,盡早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一下比較好。
出生3~5個月的孩子特別喜歡玩自己的手,但到6個月后仍不會玩手或到2~3歲還喜歡將玩具往嘴里放就不正常了。與同齡正常孩子相比,智力低下的孩子動作笨拙,等到學會走路后兩腳還是相互亂踢。
小兒對周圍的聲響常常特別敏感,會害怕很大的噪音或者打雷之類的巨響。如果他對聲音沒有什么反應,即便是聽到不普通的聲音也顯得特別“老實”,則常常是智力障礙的征兆。
一般正常寶寶3~4個月頭能豎穩(wěn),7個月獨坐穩(wěn),8個月會爬、10個月~1歲可獨站,智力低下的寶寶比正常寶寶運動發(fā)育明顯落后,俯臥抬頭、翻身、獨坐、爬行、獨站、獨走等動作獨立完成的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要晚。
正常嬰兒在7~8個月時就會模仿聲音,咿呀學語,一歲左右會主動叫爸爸媽媽,一歲半時會說十來個字,能聽懂簡單的指令,2歲左右會問簡單問題,3歲左右能基本表達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正常寶寶2個月以上,都應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號,家長要加以重視,及早干預。
上面講述的智力低下有何表現(xiàn)?父母在發(fā)現(xiàn)寶寶不對勁時,一定要先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一下,不要因為自己錯誤的認識,耽誤的孩子一生的幸福,也許孩子及早接受治療的話,還是可以很快好起來的,要是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的話, 那么到后期治療效果可能效果是不太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