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檔中有一部電影相當吸引大家的眼球,那就是《爸爸去哪兒》的電影版,盡管它沒有大的投資、也沒有電影大咖,但是憑借幾位星爸萌娃的超高人氣,該片可謂來勢洶洶,更在沈陽與《澳門風云》同日(27日)進行了提前看片,不過對于《爸爸》會否造成票房壓力,王晶則避開不答,只稱《爸爸》不是電影,沒有談?wù)摰谋匾骸啊栋职秩ツ膬骸肺矣X得這個不是電影,不在電影談?wù)摰姆秶詢?nèi),如果要談?wù)摰脑?,那以后大家都不要拍電影了,就直接把電視?jié)目搬上大熒幕就好了,大家也別看電影了,所以就不談?wù)摿?”
其實看電視也好,看電影也罷,觀眾想要的只有兩個字,好看。在看到很多人說這不是電影的時候,我甚不能理解,你坐在電影院里看的不是電影是神馬?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就得是個完整的故事,就得需要人演繹,而不能是真情實感嗎?寫實紀錄片在國外的電影院也是常客,而且憑借大的熒幕有時才能展現(xiàn)出甚為壯麗的景致。或許由于國內(nèi)電影院的原因,讓一部分人對電影產(chǎn)生了誤區(qū),這賴不了觀眾。而對于大家的要求來說,《爸爸去哪兒》的電影水準和電視水準,差不多,少了播報廣告的旁白潤色實際情況和風景確實讓他紀錄片的成份少了些,但少了的也不過是感覺。雖然拍攝周期很短,但是因為素材的豐滿,才能使得剪輯可以精益求精,這自然要比拍攝電影好,因為拍攝電影需要導演在腦子里勾畫好一切,在這里,憑借天性,選取最美的部分即可。同時比起那些特效電影來說,剪輯似乎也比特效容易些,這使得很多人覺得這樣輕松的圈錢,太對不起那些認真做電影的人。對于此,筆者也很感慨,但我的觀點不變,電影和電視都是載體,裝的是什么,那是導演和制作組去填寫。同期上映的《大鬧天宮》首日票房依舊能占優(yōu)勢,是不是說明做得好能得到認可?要知道,這片子也就放出了宣傳片。他可沒有十二集的長期宣傳和造勢哦。免費視頻在線觀看
從電視到電影這樣的方式其實并不少見,日本電視劇就有許多相對典型的例子,比如《欺詐游戲》最后的大結(jié)局放在了電影院看,看起來更為坑爹。其實只要好看,自然會去看的。而在之前《中國好聲音》以及《快樂到家》都通過這種長期宣傳和火熱來企圖圈錢,最終也被狠狠的甩了耳光。若以票房論成敗,《爸爸去哪兒》首日9200萬的票房就已經(jīng)站穩(wěn)了腳,如此的票房成績使得我在這里所寫或者各種水軍和噴子的叫罵都是無意義的,這場必勝的戰(zhàn)爭不被我們所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