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愿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8分鐘
蔡少芬懷三胎:好姻緣不怕晚
文/晏凌羊
1
6月28日,張晉在社交平臺曬出一段視頻。
視頻中,張晉用粵語跟蔡少芬說話,說著說著接不上了,開始飚重慶話。
他問蔡少芬肚子里是不是還有一個人?蔡少芬回答說“是”,張晉說“我的,大家都沒問題啊”,然后夫妻一起向著鏡頭問“你有問題嗎”。
以這種逗趣的方式向大家宣布懷上三胎的消息,估計也只有這夫妻倆了。
蔡少芬今年已經(jīng)46歲,還是要生三胎,看得出來她對這段婚姻非常有信心(對婚姻沒信心還努力生孩子的,腦袋都缺根筋)。
魯豫有一次采訪蔡少芬和張晉。蔡少芬說自己的身體機能很好,很適合生孩子,她想給張晉生個男孩,但張晉說,有女兒就已經(jīng)很好了,不想再生。
采訪中,當談到兩人第二個女兒剛出生時的體重時,蔡少芬一時沒記起來,而張晉做到了秒答??吹贸鰜?,他對家庭事務很上心。
綜藝節(jié)目《我和我的女人們》,讓張晉和蔡少芬這對夫妻賺足了眼球、撒夠了狗糧。四對夫妻中,最和諧、最令人艷羨的就是這對了。
雖然張晉的媽媽疑似不大好相處,但好在張晉很會當“雙面膠”和“潤滑劑”,蔡少芬本人也不“玻璃心”,總能輕輕巧巧化解與婆婆的那些小矛盾。
比如,節(jié)目中,男嘉賓們需要挑戰(zhàn)攀巖。張晉本身即是學武術出身的,對他而言那是小case,蔡少芬就拿著個大喇叭在底下大喊“加油”。
張晉媽媽則覺得蔡少芬的這種行為容易讓張晉分心,可能會讓他發(fā)生危險,就提醒了蔡少芬?guī)状危躺俜覜]聽。
婆婆突然就大喊一聲:“我討厭你!”
就在大家都覺得氣氛很尷尬的時候,蔡少芬臉上依舊是笑嘻嘻的,她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喊了一句“啊,媽媽不喜歡我了”,巧妙地化解了尷尬。
婆媳倆去到一家體驗店,店主讓她們一個扮演聽話的男人一個扮演女王,張晉媽媽直接表態(tài)說“我不要”。
蔡少芬立馬自告奮勇說她來演“聽話男人”。婆婆開玩笑讓她跪下,她就半蹲著COSPALY,哄得婆婆大樂。
蔡少芬的幸運之處就在于,她找到了張晉這樣一個比較靠譜的男人,因此,這門婚姻目前堪稱圓滿。
蔡少芬的情商高,其實也未必是天生的。不過就是比尋常人多經(jīng)歷了一些磨難,所以比較容易看得開,該忍的時候比較能忍。大奇葩見得多了,她應付起“小奇葩”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2
蔡少芬出生于一個單親家庭,她從小跟著媽媽生活。不幸的是,她媽媽嗜賭如命。
17歲時,她參加香港小姐的選美大賽,據(jù)說也是母親希望她早點出去工作。
幸運的是,那場選美比賽讓她脫穎而出,她獲得季軍的成績。當年的冠軍,是郭藹明。
▲郭藹明后來與劉青云結婚,兩人成為娛樂圈的模范夫妻。那時候的港姐,是實打實的漂亮,蔡少芬當時的姿色也只能屈居第三。
▲當年的蔡少芬
蔡少芬當年的顏值,可以秒殺現(xiàn)今娛樂圈的一眾“小花”。無論是古裝還是現(xiàn)代裝,她的扮相都是相當漂亮。
▲蔡少芬當年的這個顏值,真的很能打了
進入娛樂圈發(fā)展后,蔡少芬得到了很多機會。陸續(xù)出演了《妙手仁心》《陀槍師姐III》《洛神》等膾炙人口的好劇,被港人譽為“收視天后”。
拍戲時,她也非常敬業(yè)和認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爆紅機會。
可是,她有一個嗜賭如命的母親,母親甚至曾一度欠下了巨額賭債。
為了替母還債,蔡少芬?guī)缀鹾谋M出道以來攢下的所有積蓄。
那時的蔡少芬或許是被孝道綁架,不敢跟母親決裂,又或許是太缺錢、太缺愛,骨子里又不獨立,還是想依附男人,就跟香港富豪劉鑾雄維持了6年左右的情人關系。
劉鑾雄為18歲的她辦生日會,在豪華酒店擺50桌。
▲18歲的蔡少芬這妝化得像是48歲的……
還有人說,劉鑾雄為蔡少芬的母親還債近1億。
蔡母不斷在澳門豪賭,但逢賭必輸,加上借高利貸利滾利欠債數(shù)額巨大,因而被人瘋狂追債。
蔡少芬當時救母心切,向富豪央求代還,并表示會一世跟隨??刹棠纲€性難改,繼續(xù)在澳門賭場出入,且賭注越下越大,債臺越筑越高。
蔡少芬為代母還債還到要崩潰,甚至為此萌生自殺念頭。
劉鑾雄在娛樂圈的情人,還有關之琳、李嘉欣、洪欣等。在這些情人中,李嘉欣是最具攻擊性的,曾打電話大罵劉鑾雄的前妻。
▲劉鑾雄和李嘉欣
有意思的是,劉鑾雄前妻寶永琴對蔡少芬的評價就只一句“蔡少芬很乖”。言下之意是,她不渴求名分,對劉鑾雄的原配妻子構不成任何威脅。
寶詠琴念及蔡少芬生活的不易,甚至還找人教授蔡少芬社交禮儀。
原配與小三相處到這種程度,也堪稱是“奇緣”了。
▲寶永琴真是蠻獨立的,跟劉鑾雄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丈夫出軌后,她離婚,專心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后來她自己也成為商界傳奇,只可惜身體不大好,后來患癌去世。
2000年,蔡少芬面對媒體召開了一場震驚四座的發(fā)布會,宣布不再為母親償還債務,彼此脫離母女關系。
▲蔡少芬在這場發(fā)布會上形容憔悴
在發(fā)布會上,她痛哭流涕,哭訴道:“我頂不住了,錢已經(jīng)全部給了家里人,我真的是無能為力了。其實很久以前已經(jīng)幫媽媽還了好多賭債,所有的收入都給了她,三年前我已經(jīng)抵押了兩層樓還債,以為可以還清債務,沒想到還有好多,我好怕”。
這場發(fā)布會,也間接證實了蔡少芬已脫離了劉鑾雄的“后宮”,她徹底擺脫了劉鑾雄的“照顧”。
蔡少芬從來不承認與劉鑾雄有情人關系,她公開承認過的戀人只有吳奇隆一個。
而早在1994年,蔡少芬與吳奇隆在拍戲時就產(chǎn)生了感情。兩人當時對媒體說,很欣賞彼此的孝順情義。
當時,蔡少芬甚至說,是吳奇隆給了她生存的勇氣,而吳奇隆則說“我會對她更好”。
熱戀之中,兩人曾應某婚紗公司邀請拍攝廣告,以致于被朋友取笑為吳生、吳太,而他們也欣然受之。
可是,兩人相戀三年后,卻還是分手了。
蔡少芬親口證實他們分手原因與第三者無關,全是性格不合所致,但外界認為:兩人之所以分手,是因為各自背負著沉重的家庭債務。
眾所周知,吳奇隆并不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他有個非常不成器的、嗜好賭博的爹。在這點上,他跟蔡少芬算是“同病相憐”了。
為了幫那個只知道坑兒子的爹還債,吳奇隆不斷地接戲、拍戲、即使是爛劇他也接拍,有時候他每天要工作20到22個小時,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和蔡少芬分手后,吳奇隆愛上了馬雅舒,可后來兩人很快又離婚了。
也有人說,蔡少芬與吳奇隆之所以會分手,是因為當時她與劉鑾雄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吳奇隆的家人也無法接受“名聲不好”的蔡少芬。
2003年是蔡少芬的“轉運年”。她轉戰(zhàn)內陸發(fā)展,并在劇組里認識了張晉。
蔡少芬媽媽也皈依了基督教,母女倆的關系開始有所緩和。
▲2001年,張晉還是替身演員,在電影《臥虎藏龍》里當過章子怡和楊紫瓊的替身。在連續(xù)劇《小李飛刀》里,他擔任過焦恩俊的替身;在張藝謀的電影《英雄》里,擔任過甄子丹替身。他還和吳奇隆合作,出演《蕭十一郎》里面的雪鷹,而吳奇隆正是老婆蔡少芬的前男友,真是無巧不成書。我總覺得,即使沒有蔡少芬的提攜,張晉自己也能憑借扎實的業(yè)務能力在娛樂圈出頭的。
2008年1月,蔡少芬嫁給了張晉,婚禮只花了兩萬塊錢。
▲傳言兩人結婚后,蔡少芬媽媽貪財不改,想向女婿索要上百萬的彩禮。這事兒曾引起張晉媽媽的不滿。后來,在綜藝節(jié)目《我和我的女人們》中,本該蔡少芬媽媽出席的環(huán)節(jié),由蔡少芬的閨蜜陳法蓉代替。
蔡少芬結婚時,有記者采訪劉鑾雄,問他是否會祝福蔡少芬,劉鑾雄面色鐵青,不發(fā)一語。
盡管張晉的父母身在重慶卻從報導知道兒媳的情史略有微言,但豁達的張晉則開腔力撐愛妻:“每個人都有過去,我覺得并不是壞事情。”
當時的張晉,是“小透明”一個,要么是電影幕后的武術指導,要么是大明星的專門替身,要么就是電視劇中的無名配角。
兩人實力、名氣相差太大,對張晉“不般配”和“吃軟飯”的嘲諷連綿不絕,但面對這些非議,兩人都不care。
結婚后,蔡少芬變成了“炫夫狂魔”,多次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猛夸張晉。張晉也從“小透明”變成“蔡少芬的老公”再變成了“知名演員張晉”。
張晉本人也很懂感恩,在演戲方面也夠努力,“小奶狗變白眼狼”的劇情沒有發(fā)生。兩個人朝著越來越幸福的方向走了去,羨煞眾人。
3
蔡少芬在不懂事的階段,是有過“黑歷史”的,但她及時從那段“黑歷史”中抽身,并未讓它影響終身。
她有過沉淪,有過“拎不清”,但最終她及時警醒,敢于與過去割斷,敢于開啟新的未來。
與母親切割后,蔡少芬將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到事業(yè)上,努力打磨自己的演技,并憑《甄嬛傳》“皇后娘娘”一角而再次翻紅。
一個女人,若是陷身泥潭時,能有“我不能這樣過下去”的警覺,那么,她的境況絕不至于太糟糕。
蔡少芬如今能過得幸福,當然有時運等原因。
不然,“貧賤夫妻百事哀”,并不是所有“女強男弱”的婚姻都能經(jīng)得住現(xiàn)實的考驗。
以前的香港明星,看著光鮮亮麗,但實際上都是給經(jīng)紀公司打工的。他們都得向公司要資源,實際上掙不了太多錢。
內陸娛樂業(yè)發(fā)展得比較晚,經(jīng)紀行業(yè)起步比較慢。明星本身可以成為一個“金字招牌”,經(jīng)紀公司大多是為了明星服務的,因此,明星賺的錢,大多能進自己的腰包。
明星賺錢多了,腰桿硬了,不需要抱富豪大腿也能維持較高的生活水平。蔡少芬選中了一個“福地”,也碰上了一個好時代。
蔡少芬跟張晉認識時,已是30歲,但她直到35歲,才和張晉完婚。
兩人看起來像是姐弟戀,但實際上蔡少芬也就比張晉大八個月而已。
兩人都是差不多到了三十四五歲的年紀才結的婚。
或許是因為早年有過那些不堪的“情史”,蔡少芬再次面對愛情時,沒有表現(xiàn)出“饑不擇食”,而是“慎之又慎”。
結婚前的蔡少芬,該看的世界都看差不多了,該經(jīng)歷的也都經(jīng)歷了,走過浮華,也走過泥潭,她比從前更懂男人、更懂人性、更懂愛情,知道哪些地方該堅持原則,哪些地方該妥協(xié),也知道什么樣人、什么樣的生活更適合自己。如果遇上的那個人,剛好也比較“靠譜”,那么,一樁好姻緣便水到渠成。
張晉早年在娛樂圈打拼,有過非?!安蝗菀住钡慕?jīng)歷,所以他很懂得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在經(jīng)營和蔡少芬的這段婚姻過程中,他也無數(shù)次表現(xiàn)出了較高的情商和較好的經(jīng)營智慧。
▲張晉說愛情像一個銀行,你需要不斷的存錢不斷的存錢,日積月累存款越來越多,等到有危機的時候這些存款就派上了用場。
蔡少芬和張晉的婚姻故事,或許能給我們普通人的一個啟示是:結婚,可以晚一點。
在很年輕、不夠成熟的時候,我們因為懵懂,因為好奇,所以可能會對伴侶、對婚姻有過高甚至是不切實際的期待。我們相信一切美好,相信能跟對方一起到老。
可是,步入婚姻之后,我們卻可能需要面臨諸多現(xiàn)實問題,比如,忙碌卻不見漲薪的工作,狹小卻價格不菲的房子,家庭的開銷增大,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孩子的教育問題,雙方的父母等等……
太早結婚的話,你能確定你的心智足以應付得了這些問題?如果應付不了,你要知道的是:一段失敗的婚姻,帶來的不僅僅是當事人身心受傷,還會牽扯到財產(chǎn)、孩子的歸屬問題,影響深遠。
社會學家保羅·阿馬托《一起孤獨:美國婚姻的變化》一書研究發(fā)現(xiàn),在年齡大一些的時候相識和結婚,會提高婚姻的成功概率,因為30多歲的單身人士更自信、感情上更成熟,他們的結合會比年輕夫妻有更高的存活率。相對于20幾歲的早婚,年齡較大結婚的夫妻考慮離婚和婚姻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較小。
31歲任美國洛杉磯副市長的美籍華人陳愉寫過一本《30歲前別結婚》的書,她直言:“我們都必須承認,我們成長、認識自己,得到穩(wěn)定生活都是需要時間的。神經(jīng)醫(yī)學家認為大腦的發(fā)育要到20-30多歲才會完全,這意味著當你覺得自己還不成熟的時候,那可能是對的。所以,不要跟一個錯誤的對象過早結婚,這會令你無法遇見自己的靈魂伴侶。而就算你跟對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不會知道,他也不會知道。很多時候,年輕是幸福婚姻的頭號障礙。”
人們反對晚婚的理由,無非是:女人一過三十歲才懷孕,就成了高齡產(chǎn)婦,對孩子、自己的身體都不好,所以應該要早點結婚,早點生子。再說了,女性年齡一大,擇偶時可選擇的范圍就變小,好一點的男人都被搶光了。
首先我得承認,這是一種無奈的現(xiàn)實。
但是,這些思想之所以能成為主流,是因為背后蘊含著一種邏輯:女性在婚姻中的最大資本,就是性價值和生育價值。而跟這二者息息相關的,便是年齡和顏值。
可科學研究證明:晚婚晚育會導致唐氏綜合征、懷孕困難的說法,其實也是夸大事實的說法,何況現(xiàn)在醫(yī)學比過去發(fā)達了許多。但是,因晚育導致孩子不健康的風險,要遠遠小于因為過早結婚而離婚的風險。
不管男女,在心智尚未成熟時,對自己、對伴侶、對婚姻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領悟力,就匆忙走進婚姻殿堂甚至生下孩子,結果不一定是美滿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倘若是二十五歲的蔡少芬嫁給了二十四歲的張晉,兩人的結局會怎樣?
我敢打賭,他們一定會離婚。
不,甚至兩人根本都沒有相遇的可能。
一個對男人有依附之心,另一個還是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
▲24歲的張晉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同樣的,好姻緣也不怕等。
有些花很晚才開,有些人很晚才來。有些幸福,是值得等待的。
結婚是為了幸福,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我們自己成熟一點,我們的婚姻也會穩(wěn)固一點。
以上。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fā)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念
從理論上來說,當你遇到一個與你兩情相悅的人,你會期待與他有一個共同的家,相依相伴,快樂一生,你會向往與對方步入婚姻的殿堂。那么,不管在什么年紀,你都可以踏入婚姻。人們說“沒有該結婚的年紀,只有該結婚的感情”,大概也是這個意思。此文也只是倡導青年男女們能晚一點再結婚(因為這樣能提升婚姻幸福的贏面),絕沒有“早結婚的人一定會不幸?!被蚴恰坝龅搅藢Φ娜艘卜堑靡鹊饺畾q以后才適合結婚”的意思,望周知。
關注「晏凌羊」